肖治江 陳名志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是我國園林綠化行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盛會,是展示城市園林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
打造生態宜居園林
自2016年獲得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以下簡稱“園博會”)承辦權以來,南寧園博會籌辦工作進展備受關注。園內所有配套項目將于2018年8月基本建成,并于12月完成全部建設。
南寧園博園以“生態宜居 園林圓夢”為辦會主題,著力在“生態、文化、共享”三個方面打造“三大特色園博”,讓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園區總體規劃按功能不同分成九大功能區,通過對現狀山水格局的研究,形成“三湖十八嶺”的景觀特色,園內規劃設計了中華城市園、東盟國家城市園、絲路國家城市園、廣西園、設計師園和企業園共80個展園,總面積22.84公頃。各參展城市將展示其獨特的園林景觀、歷史文化風貌、園林建設成就與園林技術創新成果。
打造智能信息化園林
在硬件設施上,南寧園博園遵循南寧市政府“統籌集約、限額設計、共建共享”的建設原則。充分利用社會、政府已有資源,構建“智慧園博”信息化應用系統,實現智能化的園區綜合管理與服務,助力南寧園林博覽會的成功舉辦。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助力打造“生態的園博、文化的園博、共享的園博”,實現“全域旅游+生態園林”產業的協同發展,全面提升園林博覽會的國際政治效益、區域影響效益、城鄉帶動效益。
目前,園區智能化系統已經完成基礎設施設計。本次設計綜合考慮了基礎設施設計的實際情況以及后續不同系統集成、數據對接等問題,本項目的建設規模和界限定位主要為應用軟件系統以及相關配套硬件設備。其中包括園區數據資源庫、智慧園博綜合管控平臺、植物模型資源數據庫、APP應用以及相關配套系統設備。
智慧園區標準體系包括“總體標準、業務標準、數據標準、應用標準、基礎設施標準、信息安全標準、管理標準”七個方面。該標準體系涉及到游客、旅游企業、行業管理部門、相關協同領域等多主體協同,包含業務架構、數據資源框架、基礎設計技術架構等多層架構,保證了“業務流程規范、數據標準統一、管理標準全面、安全標準嚴密”。
為了全方位地保障園博會的順利進行,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園博會的智能化系統會與政府其他部門諸如公安、應急、交通、氣象、環保等產生數據傳輸或交換。大數據的共享,南寧園博園應該是有史以來,硬件條件最牛的一次園博會!
同時,南寧園博會是第一次在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舉辦、第一次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舉辦、第一次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舉辦、第一次面向東盟國家舉辦、第一次在冬季建成開放、第一次與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周年大慶同期舉辦的園博會,六個第一,史無前例,讓我們一起期待南寧園博園的開
展吧!
作者簡介:肖治江,廣西南寧五象新區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陳名志,南寧五象新區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象騰投資部副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