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欣 莫天生
(廣州工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850)
物流業在電子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也在飛速的發展著,物流理論的內涵也隨著經濟社會的變動而變動著,逆向物流是近些年來在環境保護的驅使之下而產生的一種與正向物流也就是傳統物流相反的物流管理方式,同時也成為了諸多學術研究者們所關注的問題之一。逆向物流也能夠讓一個企業找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領域,有相關調查顯示,某些行業的物流退回比例能夠達到三成,這就說明了逆向物流在經濟發展當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逆向物流的研究,一是逆向物流的管理,二是逆向物流相關的供應鏈,三是第三方逆向物流的決策。
其中逆向物流的管理所涉及到的部分就有報廢產品的回收、網絡結構的設計、回收利用、運輸的路線以及存貨管理,并且還包括回收中心回收的產品是否再次利用或者報廢處理如何能夠選取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供應鏈主要是指所有與逆向物流有關的供應鏈決策,例如:供應鏈當中的IT作用以及閉環供應鏈的決策等。而第三方逆向物流則是關于企業在物流的選擇上,如:自營逆向物流、外包逆向物流等等[1]。我國對逆向物流的相關研究起步比較晚,目前還沒有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的聯系,所以部分學者認為逆向物流的產生是由消費者與企業之間、政府之間相互博弈的結果,研究也要從這幾個方面展開。有學者提出,逆向物流的展開應該由政府相關部門出面進行制度安排,并對目前已有制度進行改革,然后逐漸的構建起逆向物流鏈。近些年來在我們國家由于電子行業的崛起,物流工程的應用與發展也都十分迅速,從國外的相關文獻當中可以看出,他們對于能源以及燃料等方面的研究更加的重視,同時在經濟學以及管理、工業工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涉及到。反觀國內,在物流這一塊的研究,只是局限于供應鏈,或是制造業與物流業的結合問題等,切入點相對單一。
當前逆向物流的相關工作人員,沒有掌握到最先進的信息技術[2],而高水平的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十分匱乏,這樣與國際之間很難銜接上。并且目前對于環境保護這一塊的認識還不夠充分,對于資源的浪費、亂用情況都比較嚴重。例如:電器的,無論是可回收與不可回收都有隨意丟棄的現象,超市當中的塑料用品、塑料袋的使用率還是居上不下,不單單是消費者對資源這一部分的認識不足,生產商也都對商品的后期服務不負責任,都覺得維修成本與精力相對于新產品會高,這都是對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的表現。
當前我國的物流行業受到電商發展的影響,發展十分迅速,但是很多企業對于逆向物流的重要性還沒有認識到,對于逆向物流的管理顯得比較消極,對待回收與逆向物流的處理方式上也都設置繁雜的過程與手續,降低退貨和回收的效率,這些都是十分不利于逆向物流發展的相關因素,同時也是逆向物流系統不暢通的主要原因。
其一,逆向物流的核心是可持續發展,其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主張“綠色”“環保”,當前主要研究包裝技術這一部分,但是應該將發展的眼光放長遠,將來逆向物流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前景將會很大,與此同時對于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也十分有益。其二,逆向物流在目前被研究的部分大多都是物流網絡的設計、物流運營的管理、戰略決策等,但是逆向物流與正向物流二者之間的關系卻很少有考慮到,在二者之間實際是存著重疊的部分,所以進行有效的融合應該是將來研究的主要內容[3]。其三,當前對于逆向物流的研究在數據以及選取的對象上都是不夠多元化的,過于單一。這也就說明研究的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單一的研究對象,導致所得出的研究結論不足以說服所有人,所以,在這一塊還要加強補充。其四,一個企業如果想要發展逆向物流,那么必然要在管理上進行規范化。因此,在關于逆向物流管理這一塊一定要加強研究,并且要逐漸的深入到決策結構以及參與方等各個方面。
在我國當前的狀態之下,還有很多企業的物流網絡所處階段還不成熟,同時也由于逆向物流網絡所涉及到的領域十分繁雜,如采購、財務、物流、營銷等,如果想要開展實施,那么就要對每一個環節都要充分的了解。文中對逆向物流的理論以及發展進行了梳理,希望未來逆向物流的發展能夠逐步走向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