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玲波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近年來,我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主要在畢業生本人及家長、社會和用人單位3大群體進行,其中用人單位作為與畢業生產生直接聯系的一方,對畢業生就業質量的評價也最直接,本次在30家用人單位展開的調查內容主要涵蓋單位的薪資待遇、畢業生適應崗位的時間、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素質和職業規劃的評價、對我校就業服務反饋情況等5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和研究,提煉出用人部門對大專畢業生就業能力和質量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探討我校學生就業質量提升的道路。
我校開設專業培養的人才主要向食品、藥品和醫療器械行業生產、經營單位輸送,此次調查全部面向食品、藥品、醫療器械行業生產、經營類單位,共計收回30份有效問卷。這30家單位在2018年7月底之前共計接收我校2018屆畢業生達到562人,占我校2018屆畢業生總人數的33.35%。
調查數據顯示,這些用人單位接收我校畢業生薪資待遇普遍在3000-5000元,畢業生3-6個月適應崗位的情形占50%。
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度要求超過83%,在畢業生能力方面,用人單位最看重的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是社會適應能力。除此之外,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素養、對單位的了解準備、臨場反應方面也提出了較高要求。
提及對畢業生素質和職業規劃的評價,用人單對我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與職業道德、團隊合作精神的認可度最高,但是適應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吃苦耐勞精神、組織協調能力、自我發展定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在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抗壓抗挫能力方面需要加大培養力度。
用人單位對我校就業服務反饋情況普遍較好,尤其對我校招聘場地的安排和對接工作給予較高評價,對就業網站建設及信息服務、檔案管理及傳遞方面的工作也給予了中肯的評價。
面對愈發嚴峻的就業形勢,學校和畢業生都應該反思、改進。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綜合素質、核心競爭力是否突出,會直接影響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為積極促進學生就業質量提升,學校和學生都需要發力。
1.以就業為導向,強化技能培養
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和能力為根本任務。我校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食品和醫藥健康產業行業的相關工作。為適應行業需要,學校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課堂教學和實訓內容契合行業企業的崗位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如藥學服務、中藥鑒定與炮制等技能的培養,需要學校與企業聯動,增強競爭力,使學生真正成為技能型人才。
2.開展社團活動,增強就業意識
團委、學生工作管理部門立足于我校開設專業,指導學生成立創新創業協會、青年志愿者服務部等社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團活動,如聘請相關企業工作經驗豐富的企業專家進校園,在講授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與學生一起討論就業形勢、企業需求,讓學生對食品和醫藥健康產業行業有清晰的認識,從而逐步明確其就業目標,讓學生在選擇就業單位和崗位時能有所準備。
3.多效舉措提升就業服務水平
在就業管理方面,就業指導中心聯合二級學院,通過解讀政策、積極推進,成立專門的就業管理工作小組,共同進行實習就業管理、指導和跟蹤,為學生就業提供基礎支持。繼續優化就業網站建設及信息服務的功能,依托“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多渠道發布就業信息,精準對接,完善就業指導服務,真正為企業和學生發展服務。
1.端正心態,擺正位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我校給大一新生設置了《職業生涯規劃》、《創業基礎》等基礎課程,學生在入校伊始便能接受專業的食品和醫藥健康產業的指引,學生要緊跟“以就業為導向”的步伐,端正心態,始終以積極的形態面對在校和工作崗位上的挑戰。
2.理論和實踐齊頭并進
學生在職業教育階段不光要學好理論知識,更要練好基本技能,需要結合藥理學、藥事管理法規等專業知識進行用藥指導、規范藥品經營和管理,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工作。并且及時了解行業政策和動態,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分析、調整,使自己的職業生涯得到穩定發展。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不斷推進的潮流中,提升大專畢業學生的就業質量是多方共同努力的方向,學校應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對于學生本人而言,在學習專業理論課程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身的職業素養,增強個人競爭力,努力提升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