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瑕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7)
從近三年高職生源來看,其生源數是逐年減少的。另外,對未來適齡人口、高中生數量的統計分析可以明顯得出,今后的若干年高等教育生源將逐年減少。對高職院校而言,招生競爭異常激烈,招生規模比例逐年提高,生源總量卻在逐年下降,從而導致高職院校生源量減少。從一定意義上講,招生宣傳工作的好壞,將直接決定招生工作的成敗。
目前高職院校的招生宣傳分為線上及線下兩種形式。傳統的線上宣傳,大多數是采取向報刊、雜志等媒體投放學校及當年招生計劃介紹等方式,另外還可以通過學校官網、微信公眾號平臺向廣大考生及家長發布招生信息。傳統的線下宣傳,主要是采用印制學校招生簡章、冊子等的方式,組織學校相關人員參加各省各地市州招生巡展及咨詢會,直接面向考生及家長,解答學校招生計劃、專業、學校環境等的疑問。這些宣傳手段可以有效地幫助很多考生了解學校情況,但畢竟覆蓋面有限,首先巡展地點不能覆蓋所有高中及中職學校,其次并不是所有考生都會看到學校投放的宣傳報刊雜志,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創意,缺乏創新。
高職院校的招生宣傳往往集中在兩個時間段,一個是1月-3月的單招宣傳,另一個是5-7月的普招宣傳。而在其他時間段,學校往往沒有開展宣傳。高職院校的招生宣傳往往是確定了招生計劃后才開展此項工作,目的是為了招生而宣傳,且著重宣傳招生計劃、招生專業、實驗實訓環境、就業前景、課程設置、優勢專業等。特別是招生計劃和歷年分數線,往往是考生特別關注的問題。
招生宣傳工作是一項重要且專業的工作,宣傳人員的形象及專業知識的培養,有時候直接影響著考生及家長的志愿填報選擇。高職院校挑選合適的招生人員,構建一支訓練有素、知識面廣、科學合理的招生團隊,有利于提升學校整體形象和知名度,系統地解答學生疑惑。招生宣傳人員的選擇,一般建議從專任教師、專職輔導員、學生、及學校其他職能部門中選擇,明確每個人的職責與分工,從而有效提高宣傳質量與效率。另外,招生宣傳人員的多年知識沉淀,也有利于為學校科學合理地制定招生計劃,服務好考生的各種專業提問。
在“互聯網+”的時代,各種新媒體手段層出不窮,微信、微博、貼吧、抖音等平臺更新不斷,它們在給廣大群眾帶來信息的同時,很多商業機構也相應策劃自身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在當前的自媒體發展中,微信已然成為主流的社交軟件。在公眾號的管理過程中,為了能夠吸引用戶的注意力,消息推送的內容應設計合理,除了需要涵蓋基本的招生政策,重要的是消息內容的設計符合新的年齡層次考生的需求。另外,也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宣傳,如結合學校情況,制作視頻、漫畫等,并將制成的內容在廣播、電視、官網等新媒體中進行投放。并結合受眾特點,在QQ群、微博等平臺與考生和家長互動交流,及時解答其疑惑。
生源是職業院校辦學的基礎,而招生宣傳工作,應該是貫穿全年的一個長期工作。全年招生,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一是充分利用在校生資源。調動在校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暑假或寒假回到母校,對大學生活、專業知識等進行分享。二是充分利用生源學校資源。高職院校與生源高中及中職學校建立合作關系,把這些學校作為高職院校的生源基地,把學校招生信息、發展動態、專業介紹以及常見的招生問題傳達到生源學校。也可以采取“共建”、“職業教育走進中學課堂”等形式,鎖定生源目標,做好生源儲備。調動全校各部門積極性,共同參與到招生宣傳工作中來,對高職院校的長效發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