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軍
(大衛國際設計院改造加固分院院長,山東 濟南 250031)
現階段,鋼結構已經被應用到各大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當中,但是,因為結構設計與施工不規范,各項材料質量不很達標,使得鋼結構的功能不能夠有效發揮,降低鋼結構的耐久性。為了保證鋼結構能夠得到更好的運用,采用合理的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特別重要。鑒于此,本文重點分析鋼結構的黏鋼加固技術原理與應用要點。
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原理比較簡單,通過適當地增加鋼結構截面,能夠保證鋼結構構建愛你相應的剛度、承載力得到雙重提升,將適量的膠黏材料涂抹在構件上用來黏貼鋼板,保證原有的構件截面逐漸增加,進一步提高構件的耐久性與穩固性。和焊接鋼板法相比較來說,黏鋼加固技術能夠減少高溫焊接現象的發生,適用于不宜拆除位置、防止高溫的鋼結構。
通過對薄壁的鋼管外黏鋼進行壓力試驗得知,針對加固鋼管,采取焊接鋼管套的方法進行加固,針對鋼管和鋼管套間可以灌注一定量的膠結材料。在外界壓力作用下,鋼管的變形量不斷減小,膠體材料發生變形,內、外管壁出現細微變化。
針對大閘門受壓區域的黏貼鋼板采取補強加固方法進行加固,通過進行非線性靜力計算之后,將鋼板與黏結劑有效黏合,保證材料特性得到更好發揮,結合最大應力準則進行結構破壞分析能夠得知:鋼板和黏結材料彈性模量不同,多層鋼膠復合材料截面應力發生明顯變化,故作業人員可以在低剪區進行鋼板黏結加固施工。
鋼結構黏結加固工藝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能夠妥善解決鋼結構不穩地等問題,黏結鋼板施工方案種類較多,作業人員可以黏結加固鋼結構與型鋼等。該項工藝的操作比較便捷,能夠保證建筑結構外觀更為美觀,與常規的鋼結構施工工藝相比,黏結鋼加固工藝能夠提升作業效果。因為此項施工工藝操作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特別小,工藝操作比較簡單。在運用黏鋼加固工藝時,作業人員僅需要在重要位置的鋼結構進行加固施工,對建筑物整體結構的美觀性影響較小。
結合多年的工程實踐能夠得知,和眾多加固方法相比較來說,黏鋼加固施工工藝能夠保證鋼結構更加堅固耐用,使鋼結構的強度與剛度均符合有關設計要求。在鋼結構建筑項目中,部分施工工藝受外界環境、材料質量等因素的影響較小,項目的施工進度很難得到保障,但是,黏鋼加固施工工藝的出現,能夠更為有效地保證工程施工進度,這主要是因為該項施工工藝操作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特別小。
鋼結構的黏鋼加固施工工藝,因為具有良好的技術優勢,被廣泛地應用在鋼結構建筑工程中。將該施工工藝運用到鋼結構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結構滿足設計與施工要求,提升建筑工程結構的可靠性。因為該項工藝需要使用一定量的黏結材料,通過妥善的運用,能夠保證工程結構更為完整,提升工程的施工速度,從而保證工程如期完工。
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被廣泛的運用在承受靜力作用的受拉、受彎構件當中,施工環境溫度不宜小于5℃,不宜超過60℃,施工濕度不能夠超過70℃。在沒有任何化學腐蝕作用條件下,作業人員可以按照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如果在具有一定化學腐蝕作用條件下進行施工,作業人員要采用良好的防護對策。另外,如果鋼結構構建的強度等級較低,則不宜采用此項施工工藝。
在原始的鋼結構構件結合面位置,作業人員可以使用硬度較大的毛刷來沾濕洗滌劑,將鋼結構構件的雜質清理干凈,待清理徹底之后,將黏合面進行打磨,需要將黏合面2mm 到3mm 厚表層直接去除,待新面露出之后,使用無油壓縮空氣吹去粉粒。
經過上述處理之后,若鋼板仍然處于不平整狀態,作業人員可以采用平砂輪與紗布實施打磨處理,待鋼板平整后,光澤度較好,則可以停止打磨。如果鋼板發生銹蝕現象比較嚴重,作業人員可以采用適量的鹽酸進行浸泡,浸泡時間為2min 左右,保證鋼板表面的繡層徹底脫落,待繡層脫落之后,使用適量的石灰水進行合理清洗,石灰水能夠與鋼結構表層的酸離子中和,采用平砂輪繼續打磨,直到鋼板打磨出規則的紋道,方可停止打磨。
在進行配膠施工之前,作業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卸合工作。在卸合施工作業過程當中,作業人員要將鋼板的應力徹底消除,待鋼板發生滯后性反應后,方可在黏鋼板構件上部開展卸合施工。在配膠施工過程當中,作業人員要明確膠結劑的主要成分,通常來說,膠合劑的成分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甲、乙兩組,在具體施工前,作業人員要對其進行質量檢驗,檢驗達標后,方可進行配膠施工。為了保證配膠施工得以順利開展,作業人員要進行規范配置,保證配置容器之中不能有油污與雜質,避免出現氣泡,進一步提升配膠質量。
黏結劑配置好之后,作業人員可以使用抹刀,將黏結劑均勻涂抹在鋼板表層,涂抹厚度不宜小于1mm,不宜超過3mm,中間厚邊緣薄,將鋼板直接貼在預留位置,若是采用立面黏貼方法,為了防止流滿現象的出現,可以添加一層脫蠟玻璃絲布。鋼板黏結好后,使用手錘順著鋼板黏貼面進行規律敲打,待沒有任何空洞聲音之后,則可以判斷鋼板黏結牢實,如果鋼板出現空洞聲音,作業人員需要將鋼板卸下,進行重新黏貼。鋼板黏結結束后,作業人員還要利用水桿,對鋼板進行頂承,或者采用夾具進行夾緊施工,在鋼板施加相應的壓力后,可以將鋼板邊縫多余的膠液擠出。
在常溫環境下,鋼板固化好之后,歷經24h 后作業人員才能夠將支撐或者夾具拆除,并在3d 后對其施加一定的壓力。如果外界環境溫度低于15℃,作業人員加溫處理,一般采用紅外線加熱法進行加熱處理,在固化的過程當中,作業人員不能夠擾動鋼板,從而保證黏結鋼結構的可靠性。
荷蘭的跨哈特卡納爾高速公路橋梁修建于20 世紀中后期,其設計使用年限是40 年,因為運行時間過長,橋面板出現大面積裂縫。為了保證橋面板裂縫得到更好修補,作業人員采用真空注膠方法進行修補,對原有的鋼板結構進行加固,將原有鋼板表層清理徹底后,吊裝好需要黏結的鋼板,采取真空注膠方法進行施工,待溫度升高到50℃時,進行注膠施工,注膠結束后,還要進行修補,保證鋼板黏結更為密實。
某工業廠房的輕鋼結構因為承受的荷載較大,超過了設計數值,廠家為了提升建筑的美觀性,將鋼結構中的一些主要受力構件去除,使得鋼架結構出現嚴重變形,降低了鋼架結構的承載力。因為廠房內部的設備數量比較多,很多設備仍然處于生產狀態,為了保證設備的穩定運行,作業人員決定采取黏鋼加固方法進行施工。采用黏鋼加固方法之后,廠房結構的強度有了明顯提升,鋼結構承載力提高,廠房內的各項設備仍然能夠保持正常運行。
綜上,通過對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的應用要點進行全面介紹,能夠保證鋼結構更為完整。但是,從實際應用角度來分析,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適用于特定的作業環境、黏結加固之后的構件使用年限問題等,故有關學者要對鋼結構黏鋼加固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保證該工藝得到更好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