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文
(山西省呂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山西 呂梁 033000)
腦出血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此病是指患者的顱腦在無明顯外傷的情況下,其局部腦組織的血管發生破裂和出血,進而導致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疾病[1]。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老年人是腦出血的高發群體。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關鍵[2]。在本文中,筆者對山西省呂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用微創血腫清除術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山西省呂梁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78例老年腦出血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其年齡均在60歲以上。其中,排除合并有顱內腫瘤、腦外傷、顱內動靜脈畸形及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排除有腦卒中病史及存在嚴重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將其中接受開顱血腫清除術的39例患者設為Ⅰ組,將其中接受微創血腫清除術的39例患者設為Ⅱ組。在Ⅰ組患者中,有男22例(占56.41%),女17例(占43.59%);其年齡為61~85歲,平均年齡為(66.92±5.88)歲;其出血量為35~59 ml,平均出血量為(41.96±6.59)ml。在Ⅱ組患者中,有男21例(占53.85%),女18例(占46.15%);其年齡為62~83歲,平均年齡為(66.38±6.46)歲;其出血量為33~58 ml,平均出血量為(40.75±6.31)ml。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對Ⅰ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腦CT檢查,明確其出血的部位。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根據其出血的部位在其顱上的相應位置(多為血腫腔對應的頭皮處)做一個馬蹄形切口,切開其皮膚與皮下組織。用銑刀銑開其骨瓣,做一個3 cm×3 cm的骨窗。切開其硬腦膜,找到血腫腔。在直視下將血腫抽吸干凈,在此過程中盡量保證周圍血腫壁的完整。若患者伴有活動性出血的情況,用電凝刀對出血點進行電凝止血,并排查其是否有新的出血點。在確認無新的出血點后,為其放置一次性閉式引流管,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將骨瓣放回,最后縫合其硬腦膜與手術切口。用微創血腫清除術對Ⅱ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腦CT檢查,明確其出血的部位,確定預穿刺點(多在血腫腔對應的頭皮處),設計穿刺路徑。對其局部頭皮進行清潔和消毒,對其預穿刺部位進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在CT機的輔助下,于預穿刺點處對其顱腦進行穿刺,一直穿刺至血腫腔內。在穿刺孔內插入一次性閉式引流管,持續對其血腫腔進行引流,將血腫腔內的淤血抽吸干凈。若引流不暢,可于血腫腔內注入3~5 ml的尿激酶。引流結束后,用生理鹽水對其血腫腔進行沖洗,然后將引流管夾閉2~3 h。2~3 h后,再次開放引流管,對其血腫腔進行引流。術后留置引流管3~5 d,在此期間每天對患者一次進行腦CT檢查。
進行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評估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嚴重程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
臨床治愈: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90%,其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生活可完全自理。顯效: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46%~90%,其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其生活自理能力明顯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8%~45%,其臨床癥狀有所減輕,其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的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8%,其臨床癥狀未減輕,其生活自理能力未得到改善,或患者死亡??傆行?(臨床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平均的NIHSS評分分別為(17.03±3.01)分與(17.22±2.84)分,二者相比,P>0.05。治療后,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平均的NIHSS評分分別為(14.10±3.03)分與(11.21±2.95)分,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 NIHSS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Ⅰ組 39 17.03±3.01 14.10±3.03Ⅱ組 39 17.22±2.84 11.21±2.95 t值 0.12 6.00 P值 0.90 0.00
Ⅰ組患者與Ⅱ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4.36%與94.87%,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癥。此病患者占腦卒中患者總數的20%~30%[3]。此病在老年人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過去,臨床上主要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對此類患者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雖然可以在直視下將其顱內的淤血清除干凈,但對其造成的創傷較大,易損傷其腦神經,從而可導致術后其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或運動功能障礙[4]。近年來,臨床上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血腫清除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對此類患者進行微創血腫清除術是在腦CT的輔助下,對其顱腦進行穿刺,一直穿刺至血腫腔內,然后為其放置引流管,將其血腫腔內的淤血引流干凈。臨床研究表明,與對老年腦出血患者進行開顱血腫清除術相比,對其進行微創血腫清除術具有創傷小、療效確切、手術的安全性較高及術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和運動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低等優點。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微創血腫清除術治療老年腦出血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減輕其神經功能損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