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云
(江蘇省興化市中醫院,江蘇 興化 225700)
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腹腔鏡技術治療膽囊疾病。該療法的療效顯著,手術的切口小、美觀性好,術后患者可以更快恢復,但存在一定的手術風險。在對膽囊疾病患者施行該手術期間,需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1]。在本次研究中,筆者選取在江蘇省興化市中醫院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20例老年膽囊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研究,旨在分析綜合護理干預在對此類患者實施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具體的研究方法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江蘇省興化市中醫院肝膽外科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120例老年膽囊疾病患者。以計算機抽簽分組法將這些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在常規組中有6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61.67%,共37例;女性占38.33%,共23例;其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65.21±4.21)歲。在研究組中有6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55%,共33例;女性占45%,共27例;其年齡為60~80歲,平均年齡為(65.18±4.18)歲。以專業統計學軟件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此研究經該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許可[2]。此次所選對象的納入標準是:患者的病情符合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指證;其年齡≥60歲。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患者的臨床資料不全;其存在藥物過敏史、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在這些患者的圍手術期,均對其進行緩解疼痛的護理、病情觀察、生活照護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方法如下。
1.2.1 進行心理護理 在手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在與其進行溝通后,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對于出現緊張不安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為其講解手術的相關事宜,同時通過為其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來安撫其情緒,引導其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以保證其手術能夠順利進行。在手術期間,護理人員采用言語安撫、撫摸等方式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另外,護理人員認真聆聽患者的訴說,耐心、細致地解答其疑問,以使其放心。告知患者手術后的注意事項。
1.2.2 進行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合理搭配日常飲食,要遵循“少食多餐,營養均衡”的原則。在手術前,指導患者禁食、禁飲,告知其在手術后6 h可根據身體狀況少量飲水。如果患者身體的恢復情況良好,告知其可適當地食用流質溫食。待患者的身體逐漸恢復后,告知其可從食用流質食物逐漸轉為食用半流質食物。待患者排氣后,告知其可由食用半流質食物過渡到食用普通食物。告知患者應食用低脂、低鹽、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不要吃辛辣、難消化的食物,并應多飲水,以保持排便的通暢。
1.2.3 進行康復護理 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將其頭偏至右側,定時為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以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待患者蘇醒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定時翻身,協助其取半坐臥位,遵醫囑對其進行足底熱敷護理,以促使其腹腔內的CO2盡快排出。同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病床上進行肌肉伸拉訓練,告知其盡早下床活動,以使其胃腸道功能盡快恢復。護理人員囑咐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勞逸結合,在手術后2周內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告知其采用的運動方式以慢跑、散步等有氧運動為主。
1.2.4 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腹腔出血是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患者的出血量若較大,可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患者若出現脈搏加快、血壓降低、在短時間內腹腔引流量達到100 ml、其引流液的顏色呈深紅色等情況,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處理。護理人員仔細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腹部脹痛、壓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等癥狀。患者若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告知責任醫師,并協助責任醫師處理上述情況。如果患者的切口出現大量的滲液,護理人員應遵醫囑對其切口處的滲液進行負壓吸引,定期為其更換敷料,告知其要保持切口處敷料的清潔、干燥。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效果若不理想,可在其切口周圍的皮膚上涂抹氰化鋅軟膏。
1.2.5 進行延續性護理 在患者出院當日,護理人員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家庭護理計劃,定期對其進行電話隨訪,以了解其身體的恢復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健康指導。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住院的時間[2]及出血、腹脹、腹腔感染等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選擇專業的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本次研究獲取的數據進行處理。以χ2檢驗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資料,以t值檢驗手術相關指標等計量資料,以P值檢驗組間的差異性,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研究組患者術畢至排氣的時間、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均短于常規組患者(P<0.05),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s )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術畢至排氣的時間(h) 術畢至下床活動的時間(h) 住院的時間(d)常規組 60 18.32±2.24 23.54±0.35 8.2±3.4研究組 60 13.24±2.08 19.32±0.32 5.7±5.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膽囊疾病的常用手術。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膽囊疾病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其手術切口小,在手術后其身體恢復的速度快。但是,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膽囊疾病患者較易出現腹腔感染、切口出血、腹脹等并發癥[3]。因此,在對膽囊疾病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期間,應對其實施相應的護理,進而保障其手術的效果,預防其在術后出現并發癥。
在本次研究中,筆者的團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康復護理、飲食護理及延續性護理。對該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緩解其不良情緒,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4];根據其飲食習慣為其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可提高其免疫力;對其進行康復護理,可促使其各項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對其進行延續性護理,可使其在出院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6]。
總之,在對老年膽囊疾病患者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治療期間,對其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療效確切,可使其在術后盡快下床活動,促使其胃腸道功能盡快恢復,縮短其住院的時間,并可有效地預防其出現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