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峰
(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醫院,江蘇 如皋 226500)
齲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病。WHO將齲病列為需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1]。兒童罹患齲病后,可導致其咀嚼功能降低,進而影響其生長發育[2]。有研究資料顯示[3],我國5歲兒童齲病的發生率為66%,12歲兒童齲病的發生率約為29%。在這些齲病患兒中,約有90%的患兒的六齡牙發生齲病。六齡齒是指兒童在六歲左右萌出的牙齒。六齡齒是兒童口腔內最早出現的恒牙。有研究資料顯示,對兒童進行窩溝封閉術可預防其六齡齒發生齲病[4]。為了探討對兒童進行窩溝封閉術對預防其六齡齒發生齲病的效果,筆者對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醫院收治68例接受口腔檢查的兒童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醫院收治68例接受口腔檢查的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將這68例兒童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34例兒童。在對照組兒童中,有男19例,女15例;其年齡為6~9歲,平均年齡為(7.5±1.2)歲;其總共有六齡齒88顆。在研究組兒童中,有男20例,女14例;其年齡為6~9歲,平均年齡為(7.5±1.2)歲;其總共有六齡齒88顆。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這68例兒童的納入標準為:1)其六齡齒未發生齲病。2)其六齡齒未接受修復,且其六齡齒的窩溝較深,可被探針插入。3)兒童及其家長具有預防六齡齒疾病的意識,對治護的依從性高。4)為本地居民,可對其進行隨訪。其排除標準為:1)患兒合并有四環素牙、氟斑牙、牙釉質發育不全等牙體變色疾病。2)其牙體沒有完全萌出。
對兩組兒童均進行口腔檢查。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兒童進行常規口腔指導,方法為:囑兒童飯后刷牙、保持口腔衛生等。對研究組兒童的六齡齒進行窩溝封閉術。進行窩溝封閉術的方法為:1)清潔。應用小毛刷與氣槍對兒童六齡齒的窩溝點隙及牙面進行清潔。同時,用探針清除兒童下頜磨牙頰溝及上頜磨牙腭溝上的軟垢殘留。2)酸蝕。對兒童的六齡齒進行隔濕處理,并將牙面吹干。采取濃度為37%的磷酸凝膠涂在兒童六齡齒的窩溝點隙處,以酸蝕其牙尖斜面的2/3,并等待半分鐘。注意在酸蝕操作中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兒童的牙齦進行保護。對兒童六齡齒進行酸蝕時不要遺漏其牙面的任何地方,對視野不清楚的地方要配合使用口鏡。3)沖洗及干燥。用棉卷為牙齒隔濕,并將牙面吹干。若兒童的六齡齒上出現白堊,說明該牙酸蝕的程度良好。若兒童六齡牙酸蝕的程度不夠,需重新對該牙進行酸蝕。在對兒童的六齡齒進行干燥前試用氣槍,保證氣槍內有壓縮空氣時再用氣槍將其牙面吹干。在為干燥后的六齡齒磨牙溝時,應控制好氣槍的氣流大小,避免因氣槍的氣流過大而濺起兒童的唾液污染牙面。4)涂布封閉劑。確認兒童的牙面充分干燥后,為其涂布窩溝封閉劑,在其六齡齒的窩溝點隙進行涂抹,注意涂布封閉劑的量要適當,以免其六齡牙出現咬合高點及氣泡。5)光照。應用光固化機照射涂布在兒童六齡齒窩溝點隙處的封閉劑。照射時注意不要接觸兒童的牙面,距離牙面的距離約1 mm,照射的時間為20~40 s。6)檢查。觀察兒童六齡牙上窩溝封閉劑硬化的情況,若牙齒表面有氣泡,則需要重新對其進行窩溝封閉術。檢查窩溝封閉的效果令人滿意后,磨除多余的封閉劑,以免損傷其牙齦。
對接受檢查后的兒童進行6個月及10個月的隨訪,觀察研究組兒童六齡齒上窩溝封閉劑的保留情況及兩組兒童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術后的第6個月,在研究組兒童的88顆六齡齒中,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的六齡齒有83顆,窩溝封閉劑部分保留的六齡齒有3顆,窩溝封閉劑完全脫落的六齡齒有2顆,其六齡齒窩溝封閉劑的保留率為97.73%。在術后的第10個月,在研究組兒童的88顆六齡齒中,窩溝封閉劑完整保留的六齡齒有78顆,部分保留的六齡齒有7顆,完全脫落的六齡齒有3顆,其六齡齒窩溝封閉劑的保留率為96.59%。詳見表1。

表1 在術后第6個月及第10個月研究組兒童六齡齒窩溝封閉劑的保留情況[n(%)]
接受檢查后的第6個月及第10個月,研究組兒童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分別為2.94%與2.94%;對照組兒童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分別為17.65%與20.59%。研究組兒童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兒童(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檢查后第6個月及第10個月兩組兒童齲病發生率的比較[n(%)]
齲病的病因有兒童的口腔環境較差、其牙齒上滋生細菌等。兒童新萌出的磨牙表面具有很多點隙,其在吃甜食后不刷牙,可導致其牙齒滋生菌斑,進而使其發生齲病。患兒發生齲病后,其齲病處會出現劇烈疼痛,影響其進食,進而導致其營養不良。患兒罹患齲病后,其牙頜系統的發育可受到不良影響,而導致其牙頜畸形。因此,要選擇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預防其發生齲病[7]。六齡齒一般在兒童6歲左右萌出,是其第一恒磨牙。六齡齒對兒童頜面的生長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可保證其正常的咀嚼功能。有研究資料顯示,與其他牙齒相比,兒童的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較高。對年齡為7~8歲的兒童進行窩溝封閉的效果較好。對兒童進行窩溝封閉術是一種無損性手術操作。該手術中使用的窩溝封閉劑為高分子復合樹脂材料,將這種材料涂布在患兒六齡齒窩溝的點隙內,用光照射牙齒的表面可使該材料變硬,從而為其牙齒形成一種物理屏障。這種物理屏障可有效地阻止細菌、食物殘渣等進入兒童牙齒的窩溝內,有效地降低其齲病的發生率。對兒童進行窩溝封閉術時的注意事項為:1)術中應保證兒童牙面的干燥,防止其牙齒被唾液污染。2)在不影響兒童牙齒咬合力的情況下,為其牙齒涂抹的窩溝封閉劑需具有一定的厚度,若涂抹窩溝封閉劑太薄,很容易被咬碎。3)進行窩溝封閉術后24 h,不可讓兒童進食堅硬或高粘的食物,以免其牙體表面填充的窩溝封閉劑受損[8]。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術后的第6個月及第10個月研究組兒童六齡齒上窩溝封閉劑的保留率分別為97.73%和96.59%。接受檢查后的第6個月及第10個月,研究組兒童六齡齒齲病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兒童(P<0.05)。
綜上所述,對兒童的六齡齒進行窩溝封閉術可有效地預防其發生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