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云
(江蘇省揚中市中醫院,江蘇 揚中 212200)
在對膽囊疾病患者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時需對其實施全身麻醉。過去,臨床上主要使用氣管插管法對此類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有研究指出,對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可使其發生氣管機械性損傷及較為明顯的心血管應激反應。此方法不適用于合并高血壓的老年患者,易增加其心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1]。近年來,臨床上常用喉罩通氣法對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實施全身麻醉。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并發癥少的優點。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用喉罩通氣法對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老年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間在江蘇省揚中市中醫院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60例老年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膽囊息肉患者1例,有非結石性膽囊炎患者1例,有膽囊結石伴膽囊息肉患者1例,有膽囊結石患者57例。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18例;其平均年齡為(72.2±5.1)歲,其體質量指數(BMI)的平均值為(22.6±1.9)。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1例,女性19例;其平均年齡為(72.4±4.8)歲,其BMI的平均值為(22.4±1.6)。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年齡≥60歲;2)其存在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適應證;3)其ASA麻醉分級為 I~II級。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2]:1)患者存在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2)其患有重度肥胖癥;3)其血壓、血糖的控制效果不佳;4)其存在重度心功能不全。
兩組患者進入手室后,為其開放靜脈通路,對其進行心電監護,動態監測其生命體征,為其肌內注射0.5 mg的長托寧。待麻醉起效后,對其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在手術結束前停止給藥。使用喉罩通氣法對試驗組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使用10 mg的地塞米松、0.04 mg·kg-1的咪達唑侖、0.5 μg·kg-1的舒芬太尼、0.3 mg·kg-1的依托咪酯、0.6 mg·kg-1的羅庫溴銨對患者進行誘導麻醉。在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使其頭部向后仰,為其選擇合適型號的喉罩,在喉罩上均勻地涂抹水溶性潤滑劑,為其將喉罩插入咽喉處。如果患者兩肺的呼吸音清晰,說明其喉罩固定妥善,未出現漏氣的情況。然后,為患者連接T形接頭,對其進行通氣。在進行手術期間,使用 0.1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0.1 mg·kg-1·min-1的丙泊酚、0.15 mg·kg-1·h-1的阿曲庫銨對其進行維持麻醉,并按需為其吸入七氟醚。為對照組患者使用氣管插管法進行全身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對本組患者進行誘導麻醉及維持麻醉的方法與試驗組患者相同。待誘導麻醉起效后,使患者的頭部向后仰,充分顯露其聲門,為其選擇合適規格的導管,在直視下將導管經聲門插入其氣管內。按壓患者胸部的導管,當聞及其胸部的導管口有氣流聲、其兩肺的呼吸音清晰時,說明導管已經進入其氣管內。對患者的導管進行固定后,為其連接呼吸機進行通氣。
觀察在麻醉前(T0)、插罩/插管時(T1)、建立人工氣腹后(T2)、拔罩/拔管時(T3)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的變化情況。
1)優:麻醉后,患者的肌松效果理想,未出現體動的情況,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水平穩定,其手術順利完成。2)良:麻醉后,患者的肌松效果較好,其出現輕度體動,其各項血流動力學的指標出現改變,但基本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3)中:麻醉后,患者的肌松效果尚可,其體動明顯,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波動明顯,其勉強完成手術。4)差:患者的麻醉效果未達到上述標準。優良率=(麻醉效果為優的例數+麻醉效果為良的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麻醉后,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優良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
在T0時,兩組患者的MAP和HR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T1時,兩組患者的MAP和HR均高于T0時(P<0.05);試驗組患者的MAP和HR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T2時,兩組患者的MAP和HR均低于T0時(P<0.05);試驗組患者的MAP和HR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T3時,試驗組患者的MAP和HR相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MAP和HR均高于T0時(P<0.05);試驗組患者的MAP和HR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在不同的時間點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比較(±s )
T0 T1 T2 T3 MAP(mmHg) 試驗組 86.4±10.788.2±10.583.7±8.6 86.2±9.7對照組 86.1±10.3 93.4±9.6 81.5±8.8 89.6±9.2 HR(次/min) 試驗組 77.8±5.6 79.2±5.4 73.5±3.7 77.1±6.0對照組 78.0±5.3 84.2±4.9 70.4±3.2 80.3±5.8
進行氣管插管是施行全身麻醉手術中維持患者通氣功能的有效手段。研究發現,在患者的氣管內插管,可使其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心血管應激反應[4]。喉罩插管法是將喉罩插入患者的咽喉處,對氣囊進行充氣后在其喉頭形成低壓的封閉罩,以控制其呼吸的頻率、保持其呼吸通暢的有效方法。該方法是現階段臨床上公認的在全身麻醉手術中為患者建立安全氣道的有效手段。與傳統的氣管插管相比,喉罩插管具有以下四點優勢[5]:1)使用喉罩進行插管,無需使用喉鏡,置管的難度小、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高。2)經喉罩建立氣道后,可以達到自主通氣和控制通氣的效果。3)無需暴露患者的聲門,可有效地避免其咽喉及氣管出現損傷。4)喉罩的定位準確,在為患者置入喉罩和拔出喉罩時能為其持續供氧,從而保持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定。
綜上所述,用喉罩通氣法對進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老年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