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繼峰
(江蘇省如皋市博愛醫院腎內科,江蘇 如皋 226500)
痛風是指由嘌呤代謝紊亂、血清中的尿酸清除率降低而引起的一種晶體相關性關節病。血尿酸的水平異常升高是誘發痛風的重要原因[1]。2012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推薦使用別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療痛風。用別嘌醇治療痛風的療效已經十分明確,但患者在用藥后易發生多種不良反應,進而限制了此藥在臨床上的推廣使用[2]。非布司他是一種新型的非嘌呤類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有研究表明,用非布司他對痛風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地降低其血尿酸的水平,而且藥物對機體產生的副作用較少[3]。但是,非布司他在國內上市的時間較短,故其療效的可靠性還需在臨床上得到進一步的證實。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比用非布司他與別嘌醇治療痛風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江蘇省如皋市博愛醫院收治的61例痛風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國風濕學會制定的有關痛風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均合并有輕中度慢性腎功能不全。3)患者均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獲得了江蘇省如皋市博愛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將這61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有30例患者,治療組有31例患者。在對照組的30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5例;其平均年齡為(45.23±4.25)歲。在治療組的31例患者中,有男25例,女6例;其平均年齡為(46.62±5.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為對照組患者使用別嘌醇(由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31020334)進行治療。別嘌醇的用法是:初始用量為0.1 g/d;在治療1個月后,根據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逐漸增加別嘌醇的用量,但不能超過0.3 g/d,以將其血尿酸的水平控制在300~350 μmol/L之間。為治療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由杭州朱養心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130009)進行治療。非布司他的用法是:初始用量為10 mg/d;在治療1個月后,根據患者血尿酸的水平,逐漸增加非布司他的用量,但不能超過40 mg/d,以將其血尿酸的水平控制在300~350 μmol/L之間。
觀察兩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及其GFR(腎小球濾過率)。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和治療后的第1個月、第2個月和第3個月,分別對患者進行血尿酸檢測和GFR檢測。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相比,P>0.05。經過治療,兩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與治療前相比均逐漸降低,P<0.05。進行治療后的第1個月、第2個月和第3個月,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較(μmol/L ,±s )

表1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較(μmol/L ,±s )
組別 治療組 對照組 t值 P值例數 31 30治療前 553.53±88.43 555.62±90.26 0.091 0.925治療后的第1個月 456.27±72.16 504.64±73.79 2.593 0.012治療后的第2個月 326.21±66.91 403.13±77.15 4.164 0.000治療后的地3個月 300.67±65.78 356.32±76.32 3.054 0.003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GFR相比,P>0.05。經過治療,兩組患者的GFR與治療前相比均明顯升高,P<0.05;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GFR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GFR的比較(ml·min-1·1.73m-2,±s )

表2 進行治療前后兩組患者GFR的比較(ml·min-1·1.73m-2,±s )
治療組 對照組 t值 P值例數 31 30治療前 46.35±13.21 47.32±12.47 0.213 0.832治療后 63.58±23.17 51.33±13.44 2.515 0.015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痛風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加,且患者的年齡趨于年輕化。痛風是由嘌呤代謝紊亂、血清中的尿酸清除率降低而引起的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患者常伴有腎臟功能改變的情況[4]。因此,在對痛風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既要保證有效地控制其血尿酸的水平,還要注意減少對其腎臟功能的損害[5]。別嘌醇是國內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降尿酸藥。此藥對黃嘌呤脫氫酶及黃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有效地抑制次黃嘌呤向黃嘌呤的轉化及黃嘌呤向尿酸的轉化,可有效地降低血尿酸的水平。但是,用別嘌醇對痛風患者進行治療,會廣泛地抑制其體內嘌呤-嘧啶通路中酶的活性,易使其發生多種不良反應[6]。非布司他是一種新型的非嘌呤類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此藥對氧化型黃嘌呤氧化酶或還原型黃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對機體內嘌呤-嘧啶通路的影響較小。用非布司他對痛風患者進行治療,可在保證內嘌呤-嘧啶通路正常代謝的情況下降低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減少其體內血尿酸的生成,進而達到控制其血尿酸水平的目的。但是,非布司他在國內上市的時間較短,其療效還需大量的臨床實踐來證實。李曉英等[7]的研究表明,與使用別嘌醇的效果相比,用非布司他對痛風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更加顯著,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治療,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更低,其GFR更高,P<0.05。這說明,與使用別嘌醇的效果相比,使用非布司他治療痛風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效果更好,可明顯改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和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