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鳳
(新沂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蘇 新沂 221400)
子癇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壓中較為嚴重的類型,是孕婦在妊娠20周后出現的以高血壓與蛋白尿為典型癥狀的臨床綜合征。有調查資料顯示,子癇前期在妊娠期女性中的發病率約為3.9%[1]。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是指在妊娠34周前發病的重度子癇前期。這類患者的病情嚴重,可出現昏迷及抽搐等癥狀,威脅母嬰健康。本文以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新沂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78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聯用硫酸鎂與鹽酸拉貝洛爾治療該病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間新沂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的78例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這些患者的入選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婦產科學》(第7版)中關于子癇前期的診斷標準[2]。2)入院時其24 h尿蛋白定量>5 g。3)為單胎妊娠。4)未患有其他的妊娠期疾病。5)不存在腎功能障礙。6)既往未患有慢性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疾病。將這7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0~36歲,平均年齡為(28.31±4.06)歲;其孕周為27~32周,平均孕周為(28.98±1.35)周;其中,有26例初產婦,有13例經產婦。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2~37歲,平均年齡為(28.18±4.11)歲;其孕周為28~33周,平均孕周為(28.52±1.26)周;其中,有27例初產婦,有12例經產婦。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囑其盡量臥床靜養,同時對其進行擴容、吸氧及利尿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用硫酸鎂注射液(生產廠家: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3021032,規格:1 g/支)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該藥的用法為:在初次用藥時,將15 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注射液與1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勻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在30 min內滴注完畢。然后將60 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注射液與100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勻,按1~2 g/h的滴速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將每日使用硫酸鎂注射液的總量控制在15~20 g。聯用硫酸鎂注射液(用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與注射用鹽酸拉貝洛爾(生產廠家:海南靈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2264,規格:25 mg/支)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注射用鹽酸拉貝洛爾的用法為:將50 mg的該藥與250 ml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混勻后,按1~4 mg/min的滴速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7 d。
治療7 d后,對比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包括產后出血、早產、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及HELLP綜合征等)及用藥不良反應(包括心悸、血壓降低速度過快及一過性低血壓等)的發生情況,觀察接受治療前后其血壓〔包括舒張壓(DBP)與收縮壓(SBP)〕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變化情況。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SBP、DBP的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相比,P>0.05。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SBP、DBP的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接受治療前,而且觀察組患者SBP、DBP的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對比 ( ±s )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對比 ( ±s )
組別 例數 SBP(mmHg) DBP(mmHg) 24 h尿蛋白定量(g)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t值 P值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t值 P值 接受治療前 接受治療后 t值 P值觀察組 39 152.06±6.44 131.15±5.62 15.278 0.000 96.22±3.41 82.26±2.15 21.626 0.000 5.31±0.68 1.03±0.21 28.782 0.000對照組 39 152.14±6.18 139.97±4.54 15.692 0.000 95.94±3.27 88.91±2.63 10.462 0.000 5.33±0.73 1.71±0.26 21.114 0.000 t值 0.056 7.624 0.370 12.225 0.125 12.706 P值 0.956 0.000 0.712 0.000 0.901 0.000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胎盤早剝、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HELLP綜合征的發生率均較低,P<0.05。兩組患者早產及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的對比 [n(%)]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心悸、血壓降低速度過快及一過性低血壓等用藥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較低,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對比
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并發癥。該病患者可出現全身性的小血管痙攣,導致其機體及臟器的血液灌流不足,進而可導致其出現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甚至可導致其發生肝功能障礙、低蛋白血癥等并發癥,影響其妊娠結局,危害母嬰健康。
近年來,臨床上聯用硫酸鎂與鹽酸拉貝洛爾治療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硫酸鎂具有抑制小血管痙攣及降壓的功效,但其在控制血壓方面的效果不夠理想。而且,患者使用硫酸鎂的劑量若較大,可出現鎂離子中毒的現象。鹽酸拉貝洛爾屬于兼具α受體和β受體阻滯劑功效的降壓藥,可有效降低患者異常升高的血壓,改善其血液循環[3]。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聯用硫酸鎂與鹽酸拉貝洛爾對早發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降低其血壓及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其妊娠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