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凱男
(太原市中醫(yī)醫(yī)院綜合科,山西 太原 030003)
惡性胸腔積液是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目前,臨床上對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常使用順鉑進行治療,但其病情易復發(fā)。對接受藥物治療后的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胸腔積液進行反復抽吸,易導致其病情惡化[1-2]。有研究資料顯示,為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使用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與順鉑進行治療的效果很好。為了探討為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使用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與順鉑進行治療的效果,筆者對太原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68例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將2012年1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太原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68例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68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對治護的依從性高。2)在參與本次研究前1個月內(nèi)未接受過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生物靶向治療等。3)經(jīng)檢查確診其病情為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4)其預計生存期≥3個月,其KPS(卡氏))評分≥50分。其排除標準為:1)不能全程參與本次研究。2)合并有精神疾病。3)對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4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2例,其平均年齡為(55.02±6.09)歲。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25例,女9例;其平均年齡為(54.56±6.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太原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B超檢查,確定其胸腔積液的體積和位置。為患者使用濃度為2% 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在患者的胸腔內(nèi)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用中心靜脈導管對其進行引流,引流的時間為3~5 d。然后,將10 mg的地塞米松(生產(chǎn)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2648)與20 ml的生理鹽水混和均勻后注入患者的胸腔。然后,為兩組患者均使用順鉑進行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法為:將30 mg/m2的順鉑(生產(chǎn)廠家:南京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3216)與40 ml的生理鹽水混和均勻后,通過患者的中心靜脈導管注入其胸腔,注入患者的中心靜脈導管,協(xié)助其變換體位,使其胸腔內(nèi)的藥液充分接觸胸膜。在為患者使用順鉑進行治療的前后,為其使用1500 ml~2000 ml的補液(葡萄糖、生理鹽水、膠體、血液等人體所需的液體)進行水化治療。在治療結束后,為患者使用5 mg的鹽酸托烷司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288,生產(chǎn)廠家:上海華氏制藥有限公司天平制藥廠)與20 mg的速尿(生產(chǎn)廠家: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2021912)進行靜脈注射,每周注射1次,連續(xù)治療2周。為觀察組患者加用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進行治療。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的藥物組成為:北沙參顆粒15 g、生地黃顆粒15 g、黨參顆粒15 g、黃芪顆粒15 g、車前子顆粒15 g、白茅根顆粒15 g、石韋顆粒15 g、澤瀉顆粒15 g、茯苓顆粒15 g、豬苓顆粒15 g、大棗顆粒10 g、葶藶子顆粒20 g。上述中藥配方顆粒的生產(chǎn)廠家均為北京康仁堂藥業(yè)有限公司,將上述中藥配方顆粒用水沖服,每天服用1劑,于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治療2周。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根據(jù)WHO制定的胸腔積液療效判定標準及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病情的改善情況[3-4],將其治療的效果分為惡化(PD)、穩(wěn)定(SD)、部分緩解(PR)及完全緩解(CR)。PD:在治療后的4周內(nèi),患者胸腔積液的體積較治療前增加≥25%;SD:在治療后的4周內(nèi),患者胸腔積液的體積較治療前增加<25%或減少≤50%;PR:在治療后的4周內(nèi),患者胸腔積液的體積較治療前減少>50%;CR:在治療后的4周內(nèi),患者的胸腔積液完全消失。總有效率=(PR例數(shù)+CR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在觀察組患者中,有CR患者20例,有PR患者9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5.29%;在對照組患者中,有CR患者10例,有PR患者9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5.88%;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n(%)]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n)]
目前,臨床上對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常使用順鉑進行治療。但有研究資料顯示,為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使用順鉑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50%~70%之間,且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高。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中大棗具有緩和利水的作用;北沙參和生地黃均具有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黨參具增強患者造血功能的作用,可改善其微循環(huán),提高其免疫力;黃芪具有補氣、利水消腫的作用;白茅根、石韋及車前子均具有利水的作用;豬苓和茯苓均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葶藶子具有利水消腫、瀉肺平喘的作用。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中諸藥合用可起到補氣養(yǎng)陰、利水逐飲的作用[5]。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為非小細胞肺癌并發(fā)惡性胸腔積液患者使用復方葶藶大棗瀉肺湯與順鉑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且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