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進霞,米 燕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新疆 庫爾勒 841000)
臨床上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BPH)患者主要是進行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BPH患者在接受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后需進行膀胱沖洗,以清除其膀胱內的血凝塊、粘液、細菌等異物,保持其尿道的通暢[1]。本次研究主要是對比對接受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的BPH患者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在新疆庫爾勒市巴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進行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的86例BPH患者。這86例患者均具有進行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的指征。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存在精神障礙及語言障礙的患者。2)合并有內分泌系統疾病的患者[2]。將這86例患者平均分為A組和B組。A組患者的年齡為42~81歲,平均年齡為(58.51±5.26)歲。B組患者的年齡為41~82歲,平均年齡為(58.46±5.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術后,為A組患者采用沖洗液由到尿管沖入膀胱再由膀胱造瘺管沖出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方法是:將沖洗液由患者的導尿管沖入,對其膀胱進行全方位的沖洗后,再將沖洗液經其膀胱造瘺管中沖出。為B組患者采用沖洗液由膀胱造瘺管沖入膀胱再由導尿管沖出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方法是:將沖洗液加入輸液瓶中,將輸液瓶懸掛在患者床旁的輸液架上進行沖管(輸液瓶的高度應與患者的骨盆相距1 m左右)。將輸液管的下端與三腔導尿管相連接,再將三腔導尿管與引流管相連接(導尿管的高度要略低于患者恥骨聯合的平面,以利于其膀胱內液體的排空)。以60滴/min的速度對患者進行膀胱沖洗。進行沖洗的順序是將沖洗液通過三腔導尿管中的一腔經膀胱造瘺管沖入其膀胱內,再將膀胱內的沖洗液從三腔導尿管中的另一腔沖出。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的時間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n(%)]
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和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的時間均更短,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和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時間的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和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時間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h)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的時間(d)A 組 43 85.79±8.36 6.59±0.74 B 組 43 72.64±8.54 4.13±0.85 t值 10.365 9.745 P值 0.001 0.012
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更高,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的比較
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是外科臨床上常用的術式之一[3]。BPH患者在接受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后需進行膀胱沖洗,以保持其尿道的通暢。進行膀胱沖洗的方法是借助導尿管將沖洗液灌入患者的膀胱內,再利用虹吸原理將灌入的沖洗液吸出,以清除其膀胱內的血凝塊、粘液、細菌等異物。目前,臨床上較為常用的兩種膀胱沖洗方式分別是將沖洗液由患者的導尿管沖入膀胱再由膀胱造瘺管沖出的方式和將沖洗液由膀胱造瘺管沖入膀胱再由導尿管沖出的方式[4-5]。為患者采用將沖洗液由導尿管沖入膀胱再由膀胱造瘺管沖出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沖洗液最先沖洗的是導尿管,但其膀胱造瘺管才是殘留物最多的區域,故用沖洗完導尿管的沖洗液對膀胱造瘺管進行沖洗的效果明顯不佳。為患者采用將沖洗液由膀胱造瘺管沖入膀胱再由導尿管沖出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沖洗液最先沖洗的是膀胱造瘺管,可有效地清除其膀胱造瘺管內的殘留物,提高其膀胱沖洗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更低,其進行膀胱沖洗的用時和導尿管及膀胱造瘺管拔管的時間均更短,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更高,P<0.05。這說明,與采用沖洗液由導尿管沖入膀胱再由膀胱造瘺管沖出的方式相比,對接受前列腺電切術聯合膀胱造瘺術的BPH患者采用沖洗液由膀胱造瘺管沖入膀胱再由導尿管沖出的方式進行膀胱沖洗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縮短其治療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