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敬
(徐州市康復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
近年來,腦梗死已成為威脅我國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腦梗死患者可發生失語、偏癱等嚴重的癥狀,出現恐懼、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中醫認為,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可擾亂人體臟腑的氣機,破壞機體內的陰陽平衡。有研究表明,出現不良情緒會影響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甚至會加重其病情[1]。近年來,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得到了臨床上的廣泛認可。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間徐州市康復醫院收治的8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經CT檢查或MRI檢查后,均被確診為腦梗死。2)患者的意識正常。3)患者及其家屬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4)患者的肝腎功能正常。其排除標準是:1)出現耳聾、癡呆、失語、昏迷等癥狀的患者。2)存在精神障礙的患者。3)無法配合或不愿配合診斷、治療和護理的患者。4)中途脫落研究或病歷資料不全的患者。將這80例患者平均分為A組和B組。在A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其年齡為41~78歲,平均年齡為(56.8±1.1)歲;其病程為3~11 h,平均病程為(4.2±0.6)h。在B組患者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其年齡為41~79歲,平均年齡為(56.9±1.2)歲;其病程為3~12 h,平均病程為(4.3±0.5)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綜合治療及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的方法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溶栓、控制血壓、調節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營養腦神經等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2)向患者講解其所用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以提高其對服藥的依從性。3)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4)對患者進行安全護理。5)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在此基礎上,對B組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方法是:1)由神經內科主任、中醫專家、心理專家和護理管理人員等共同為患者制定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方案。由護士長對護理人員進行有關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2)對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護理。⑴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立即對其心理狀況和情緒狀態進行評估。⑵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家庭狀況、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等。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特征,采用移情法對其進行個性化護理,以緩解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⑶鼓勵患者積極主動地講述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并讓其使用情緒宣泄法釋放心理壓力。⑷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為患者介紹本病區的環境、本科室醫護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相關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進行治療的方法和流程等,并為其介紹同病室的病友,以消除其陌生感,緩解其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另外,護理人員要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⑸告知患者家屬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并對其進行安慰和鼓勵,以使其感受到關心。另外,醫護人員可定期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參加有關腦梗死家庭護理知識的講座。⑹根據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中醫辯證分型的結果,選用羽(腎)、商(肺)、宮(脾)、徵(心)、角(肝)等音樂為其制定中醫五行音樂護理方案,具體的內容是:為脾虛型腦梗死患者和氣血虧虛型腦梗死患者選用宮調式音樂,為腎陰虛型腦梗死患者選用羽調式音樂,為肝郁型腦梗死患者選用角調式音樂[2]。護理人員需遵醫囑每天定時為患者播放音樂,在為其播放音樂時的音量要適宜。3)對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⑴在患者入院的當日,告知其進行早期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如越早進行功能鍛煉對其神經功能的恢復越有利等),以促使其積極地配合康復鍛煉。⑵在患者入院時,教會患者家屬為患者擺放良肢位的方法。告訴患者在臥床期間采用的體位要以側臥位為主,盡量不要取仰臥位,避免取半臥位。告知患者每隔2 h翻身一次,以預防壓瘡、偏癱后屈肌或伸肌痙攣的發生。⑶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的24 h后,讓其在床上進行適量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并教會患者家屬協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的方法。⑷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讓其進行步態訓練。具體的方法是:先讓患者保持立位姿勢,再讓其進行患肢簡單動作練習(如進行患肢前后擺動、屈膝、伸髖、原地踏步等)。根據患者身體恢復的情況,讓其逐步下床進行功能訓練。⑸在患者能夠獨自行走后,讓其進行軀干平衡訓練(如進行髖部前傾單腿負重、站起及站立時重心轉移等)。⑹讓患者進行穿脫衣服、用餐、如廁及洗浴等ADL訓練。⑺讓患者進行健肢運動,并讓其進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動。⑻告訴患者在發病后的第1個月至第3個月是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期,在出院后要堅持康復鍛煉。
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其NIHS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評分、BI(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的評分、SAS(焦慮自評量表)的評分和SDS(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1)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倽M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進行護理前后,使用NIHSS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評估。其NIHSS的得分越低表示其神經功能越好。3)進行護理前后,使用BI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估。BI得分為96~100分表示患者的生活可自理,BI得分為71~95分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存在輕度障礙,BI得分為50~70分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存在中度障礙,BI得分為20~49分表示患者的生活能力存在嚴重的功能障礙,BI得分為0~19分表示患者喪失生活能力。4)使用SAS和SDS對患者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進行評估,其SAS、SDS的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癥狀、抑郁癥狀越嚴重。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3.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更高,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的比較
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BI的評分、SAS的評分和SDS的評分相比,P>0.05。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NIHSS的評分、SAS的評分和SDS的評分均更低,其BI的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BI的評分、SAS的評分和SDS評分的比較(分,±s )

表2 進行護理前后兩組患者NIHSS的評分、BI的評分、SAS的評分和SDS評分的比較(分,±s )
組別 例數 護理前護理后NIHSS的評分 BI的評分 SAS的評分 SDS的評分 NIHSS的評分 BI的評分 SAS的評分 SDS的評分A 組 40 12.7±4.1 58±4 56.3±1.3 58.8±1.1 9.8±2.9 65±3 26.7±1.1 29.8±2.1 B 組 40 12.8±4.2 57±5 56.2±1.2 58.7±1.3 5.1±2.2 73±2 16.8±1.2 19.8±2.3 t值 0.1077 0.9877 0.3574 0.3713 8.1661 14.0329 38.4629 20.3069 P值 0.9145 0.3263 0.7217 0.7114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腦梗死是指腦組織出現局部缺氧、缺血性壞死引起的神經功能缺失性腦血管疾病。多數腦梗死患者在接受相應的治療后會出現行動障礙等后遺癥。李金萍[3]的研究表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可明顯緩解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促進其神經功能的恢復,提高其生活質量。有研究表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可從多方面確保其心情平和,進而可提高其機體的免疫力,促進其身體的恢復。張姝[4]的研究表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中醫情志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心理狀態,緩解其不良情緒,穩定其病情。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與A組患者相比,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和BI的評分均更高,其NIHSS的評分、SAS的評分和SDS的評分均更低,P<0.05。此研究結果與李金萍[3]的研究結果相符。但是,本研究未探討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對改善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需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擴大樣本數,以便進行深入的研究。
綜上所述,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情志與康復護理的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其神經功能的恢復,緩解其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