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翔
這個選題的設計最初來自對于《飯堂零時差》的采訪,從世界賽開始,這檔在比賽開始之前的暖場節目就逐漸獲得了大量的關注,而經常出現在節目里的吳堯人氣也一路走高。
《飯堂零時差》這類介于脫口秀和談話節目之間的內容,最近一兩年時間才真正在中國大陸地區流行起來,脫口秀的部分在于有更多的準備,某些固定的梗通過環節的設計和內容的策劃被觀眾所記憶。而整個過程又不是完全的在表演,來到這里的解說和嘉賓會有面對鏡頭的靈光一閃。
從結果倒推的話,這是一個折中的選擇,日播的賽事評論結論無論是選擇純粹的脫口秀還是開放的談話節目都達不到內容上的強度,所以《飯堂零時差》誕生了,最初對節目的探秘,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投入和契機去了解吳堯,那個充滿了爭議的新人解說Cat。
在這個過程中,我放棄了對《飯堂零時差》繼續向下的推動,而是把關注點全部轉向了吳堯。相比于節目的成功,這個人的爭議性更大程度上的代表了玩家們對于電競內容的一種思考。
我們通過觀看電競賽事的內容到底希望獲得什么,在虛擬的競技和現實的生活之間,哪些要素是關鍵的。在電競的社區里從來都沒有缺少過爭論,激烈的程度不弱于任何一個互聯網社區。甚至有人說這個時代最會噴的一幫噴子都是電子競技觀眾。
但回到初衷,噴到底是為了消解什么。
而在短暫的消解之后,我們又去做了什么。在英雄聯盟社區的語境里,最開始這樣的消解來自于德云色,口無遮攔。后來有了管澤元,毒奶。再之后,新升級的模式變成了吳堯,自黑。
其實大多數互聯網社區都在嘗試這種更加含蓄的方式,去消解不如意,電競也從最初清楚的出口,變得越來越豐富。吳堯更像是一個應運而生的解說,或早或晚都會出現。
我們大多數人明知沒有吳堯更看得懂比賽,卻又不愿意接受與自己預期相悖的觀點,所以他在很多人的表述還是陰陽怪氣。但從解說席到《季后飯堂》再到《飯堂零時差》,吳堯的身份也在不斷的轉變,他從一個工具人逐漸成為話題的中心,觀眾們開始通過他的一言一行去完成對生活困境消解。
所以他成了一般意義上的明星,那個可以聚集流量的人,無論是通過什么樣的手段。
當我們通過更多的觀察和采訪去復盤吳堯這一兩年的境遇,我們會發現站在背后,吳堯不僅要找到一個可以被公眾接受的解決方案,更是一個從職業選手到職業解說的晉級之路。
從觀眾的角度上,可能是只是模糊的感受到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確實吳堯一直以來背后的默默付出。和之前做職業選手一樣,可能每一場比賽自己的提升并不會太大,但實際上是日復一日的努力。
就像我們在輸了一場天梯之后,是想想自己輸在了哪兒,還是點開對話框來輸出自己的隊友一樣。這個過程,吳堯是一個清晰的范例,在做選手的時候上天沒有最終眷顧他,但在做解說這件事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好的開端。
所謂的好或者不好只是互聯網上短暫的印象。
但我們寫貓皇,不是希望誰打架別去噴他,而是希望在噴他之后,可以打開一局游戲讓自己的游戲理解可以向每天調侃自己菜的吳堯更貼近一步。吳堯代表是一種消解來自這個世界惡意的方式,但無論使用什么方式,最終唯一的解都是讓自己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