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翠麗 尚治新 王清春 王芳


【摘要】 目的:觀察分析以問題為基礎(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中的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8例GDM患者的病歷資料,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7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進行干預,觀察組采用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進行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及妊娠結局。結果:干預后,兩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試驗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兩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干預前(P<0.05);干預后,試驗組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剖宮產、早產、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GDM患者實施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對疾病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可以增強其戰勝疾病的意志力及自信心,有效維持血糖穩定,保持良好心態,減少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水平,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問題為基礎式; 健康教育; 早期護理; 妊娠期糖尿病
Application Value of PB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QU Cuili,SHANG Zhixin,WANG Qingchun,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6):0-093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PBL)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Method:The medical records of 158 patients with GDM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79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B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blood glucose and pregnancy outco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After intervention,the all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all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level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levels of FPG,2 h PG and HbA1c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incidence of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postpartum hemorrhage,cesarean section,premature delivery,fetal distress and neonatal asphyxi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B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GDM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atientsmastery of disease theory knowledge,cultivate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ability,enhance their willpower and self-confidence to overcome disease,effectively maintain blood sugar stability,maintain good mentality,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childbirth outcomes and improve patients prognosis quality of lif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oblem-based; Health education; Early nursing;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First-authors address: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 5284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6.024
妊娠期糖尿病(GDM)屬高危妊娠,是女性妊娠期間常見的內科并發癥之一,它可導致流產、早產、巨大兒、先天畸形等多種不良妊娠結局[1-2]。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范圍內GDM的發病率為1%~5%,占妊娠合并糖尿病的80%~90%,并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3]。以問題為基礎(PBL)式健康教育于20世紀60年代末由美國學者創立,該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主體,問題為基礎,醫務人員作為協助的全新啟發式教育模式,自創立以來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4-6]。有研究表示,將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GDM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增加其對疾病相關知識認知程度,對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有積極意義[7]。本次研究選取了本院收治的GDM患者進行研究,對其采用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進行干預,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58例GDM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均符合2013年出版的第8版《婦產科學》中有關GDM的診斷標準[8]。排除標準:(1)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肺臟疾病和腎臟疾病等主要臟器的嚴重性疾患者或惡性腫瘤者;(2)神志、精神意識障礙;(3)近期有服用影響糖代謝藥物者;(4)不能配合本次研究進行或中途退出者;(5)有其他妊娠合并癥或高危妊娠史。按照不同護理方式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79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進行干預,(1)建立PBL護理小組:成員包括1名主治醫生、1名護士長、2名護士及4名責任護士,小組成員入組前均接受專業培訓,了解和學習PBL式健康教育的原理及方法,能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能歸納、總結與患者交流過程中發現的問題。(2)制定健康教育內容:由PBL護理組成員通過系統學習和討論后,結合實際,制定疾病相關知識問卷,由研究者發放問卷,統一指導語,問卷當場作答,當場回收歸納,組員根據問題涉及的有關知識進行分類,建立PBL模式問題庫,由小組人員派專人負責發現健康教育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對問題庫的歸納和實時更新。(3)建立PBL健康教育課堂:小組成員根據問題庫定時開設課堂進行專業知識講解,每周于周三、周五開設,每次可開設兩節課時,每節課45 min。課堂教育的參與以患者自愿參加為原則,每次授課后根據患者課后反饋意見及時修改課件內容,次日通過一對一回訪方式,詳細了解并記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對于年紀偏大、記憶力差、理解能力一般的患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一對一針對性教育,直至患者完全掌握為止。同時給予早期護理干預,(1)實時監測血糖水平:患者入院后,小組成員實時檢測患者血糖水平,每天4次,并采用血糖動態變化記錄表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記錄,可及時觀察患者血糖波動情況。對于未入院或準備出院的患者,為其開展血糖測量技術培訓,告知患者血糖儀的用法及注意事項,同時能積極通過電話回訪將檢測血糖數值及時反饋給小組成員。(2)飲食護理:小組人員了解患者飲食習慣,根據患者體重及血糖值制定個體化食譜,在保證患者營養物質攝入的情況下,還能有效保持血糖穩定,同時囑患者忌暴飲暴食,可少食多餐,一天可分為4~5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上肢運動等。(3)心理護理:患者治療期間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對患者的疾病的康復有極大影響,小組人員應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告知其負面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危害,用類似成功案例告知患者疾病轉歸的可能性,讓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努力做好疾病康復工作。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指標 (1)自我管理能力: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本院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的量表對所選患者進行調查問卷,該量表主要包括血糖監測、飲食控制、遵醫服藥、規律運動、情緒穩定5個項目,每個項目包含5個條目,各條目0~4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與自我管理能力呈正比。(2)血糖檢測:分別于干預前后檢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FPG及2 h 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檢測,HbA1c采用高效相色譜法測定。(3)妊娠結局:觀察記錄兩組干預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壓、胎兒宮內窘迫、產后出血、早產、胎盤早剝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FPG、2 h PG及HbA1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干預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試驗組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產后出血、剖宮產、早產、胎兒宮內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GDM指妊娠期發生或首次發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不僅會增加母嬰圍生期的危險,同時也會增加分娩后母嬰合并2型糖尿病的概率[9-10]。關于GDM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清楚,國際上對于該病的篩查、診斷方法及標準也尚不統一,但多數研究表示,GDM的發病與遺傳因素、生活環境等多種因素存在密切關系[11-13]。有學者表示,在GDM患者妊娠期期間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護理干預,不僅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相關的認知程度,增加患者分娩信心,而且能有效控制孕婦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14]。本次研究以GDM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旨在探討這種護理模式對GDM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PBL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是一種系統性、規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根據患者的情況提出問題,尋求實證建立問題庫,用根據問題庫所記錄問題對患者實施合理、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策略[15-16]。該模式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將學習過程置于真實的問題情景中,教育過程中注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責任感的培養,徹底激發學習者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全身心投入疾病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更加快速、有效、全面的掌握疾病知識[17-20]。同時本次研究結合早期護理干預,授課前根據患者存在問題制定好的教育計劃,不僅將治療和護理工作標準化、流程化,規范了健康教育工作程序,同時還減少了因醫務人員個人能力差異而出現的漏項,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提高護理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干預后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應用于GDM患者效果肯定,可以增加患者對疾病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培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從而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同時本次研究發現,試驗組干預后的FPG、2 h PG及HbA1c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試驗組妊娠結局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GDM患者實施PBL式健康教育聯合早期護理干預可以改變患者對疾病的應對方式,樹立其戰勝疾病的意志力及自信心,有效維持血糖穩定,保持良好心態,減少不良分娩結局的發生率,對改善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水平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胡波,馬腹嬋.健康教育及飲食護理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24(7):490-493.
[2]柳偉偉,丁科亮,羅海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同血糖指標異常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2):112-115.
[3]陳曉東,鄧敏,王紅雨,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6):1047-1050.
[4]周波,袁海虹.PBL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進展及啟示[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4):123-134.
[5]周榮,閆香芹,朱慧芳.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對母嬰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4):691-692.
[6]郭慧潔,徐倩倩,王吉平.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的相關因素分析和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16,30(15):1827-1831.
[7] Rana J,Burgin S.Teaching&Learning Tips 3: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2018,57(1):79-82.
[8]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58-459.
[9]李雪波,鄔云妃,林琳敏,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浙江預防醫學,2017,29(8):855-856.
[10]陳潔,吳茜,程小霽.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基于保護動機理論的護理干預[J].護理學雜志,2017,32(6):25-27.
[11]王爽,楊慧霞.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5):321-324.
[12]吳小燕,蔣潔,張薇,等.個體化飲食及運動干預對孕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5,14(9):24-27.
[13]王璇,陳廷美,于德純,等.IADPSG標準下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調查[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8):1318-1320.
[14]周金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圍生期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70-71.
[15]惠崗,趙卓,劉路路,等.PBL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4):756-758.
[16]聶蕾,訾聃,劉彥麟,等.PBL結合CBL教學模式在婦產科床旁教學中的應用[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7,42(10):1238-1240.
[17]陳曉東,鄧敏,王紅雨,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6):1047-1050.
[18]李淑艷.PBL教學法在某部隊醫院軍人病房健康教育中的應用體會[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5,18(9):746-747.
[19]查麗俊,干艷捐,王琳,等.PBL健康教育模式對HIV/AIDS術后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6(8):954-955.
[20]范鳳燕,劉霞,李海燕,等.PBL健康教育模式對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26):3320-3323.
(收稿日期:2019-2-21) (本文編輯:田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