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才
摘 要:閱讀是學生獨立學習的主要形式,也是學生獲取大量知識的有效途徑。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實施中,需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我閱讀,通過廣泛閱讀,切實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我閱讀;教學
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實施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實施中,教師主要起教學引導作用,采取各種教學實施引導學生主動開展語文閱讀,通過開展廣泛的閱讀,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
一、語文教學中開展自我閱讀的積極意義
閱讀是學生獨立開展的學習形式,對學生學習效果具有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我閱讀,有效提升語文教學的效果。
(一)豐富學生語文知識理論內涵
語文知識內容非常豐富,涵蓋學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內容,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學生在廣泛閱讀過程中,可以全面充實自身語文知識理論的積累,夯實語文理論基礎,拓展語文學習的知識面,在閱讀大量的書籍之后,學生能夠接觸廣泛而豐富的社會知識內容,充實自身的語文內涵。
(二)促進自我人文素養全面提升
人文素養內涵是學生內在品質體現,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人文素養培育需要通過廣泛而深入的自我學習,閱讀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開展語文閱讀,學生在廣泛的閱讀過程中,會學到更多更廣的理論知識內容,在日積月累的沉淀過程中,逐步促進其自身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三)深化語文教學內容認知理解
語文教材內容都是教材編寫專家精挑細選的,選入課程標準的作品也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內容篇幅有限,一些內容的選入也是節選,這些教學內容在課程標準上的體現不完整,學生難以通過課堂學習全面把握文學作品的深刻內容,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自我閱讀,讓他們全面學習語文知識,提升高中語文效果。
二、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開展自我閱讀的措施及途徑
語文是關于漢語的教學實施,是培育學生良好語文知識運用能力的,教師要充分抓好教學時間,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語文閱讀學習,切實提升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
(一)激發學生主動開展語文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學生開展自我閱讀的內在動力,有了閱讀興趣的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會積極主動地開展自我閱讀,廣泛閱讀各種課外書籍,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充實語文知識理論積累,從而提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例如,《鴻門宴》這篇課文的內容是非常精彩的,對于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特長和年齡特點,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方式,推動學生主動開展語文閱讀,廣泛閱讀各種課外書籍,切實提升高中閱讀教學效果。
(二)以問題引導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語文知識理論內容豐富,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學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思考解答。學生要找到教師問題的答案,就必須要廣泛、深入地開展閱讀,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效果提升。例如,《文化苦旅》是一部需要自我認知的閱讀文章。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實施中,根據課程內容主動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在學習中,根據教師的題目廣泛開展語文閱讀,找到教師提出教學問題的答案。學生在教學問題的引導之下,會積極主動地開展語文閱讀,深化對于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從而用心學習、感悟,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促進高中閱讀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
(三)以教學內容的完善引導學生開展自我閱讀
課程標準作為教學大綱,在教學文章作品的選擇上是科學合理的,所選取的文章都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內容版本、篇幅限制,有些文學作品內容很多,無法全部選入課程標準中。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過程中,引導學生立足課程標準內容,廣泛開展自主閱讀,提升高中語文教學效果。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課文選自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帶領學生深入學習課文,從漢語的基礎字、詞、句等方式分析解讀課文,學生只是學了漢語基礎知識。《水滸傳》作為中國四大名著,其內容是非常豐富的,課本的章節內容無法全面展現《水滸傳》的深刻內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原著,用心去感悟《水滸傳》的獨特魅力,學生在自我閱讀認知的過程中,對于課文內容會有深入認知,充實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意境,切實提升高中語文的教學效果。
總之,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起教學引導作用。學生是語文教學實施的主體,是語文學習開展的主體,閱讀是學生發揮學習主體性的有效方式。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要充分運用各種教學形式,積極啟發引導學生開展自我閱讀,提升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二妮.核心素養下高中生閱讀審美能力的培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2]陳春元.高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