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燕 李秀偉
摘 要:語文新課程理念強調: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情感,感受課文所蘊含的生命價值,培養學生的道德價值觀,構建生命教育課堂,這樣的目標符合語文學科的人文特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書本上的語文知識,還要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生命力量,從而使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基于此,對語文課堂的生命教育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策略,希望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命教育;語文課堂;有效途徑
一、生命教育的重要意義
學生是國家的希望,他們的思想與能力都將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發展。加強生命教育的滲透力度,這對學生的生活質量以及往后的生活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勤奮進取,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生命意識,提高他們面對復雜國際環境的能力與應對能力。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不斷發生變化,為不同文化領域和民族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便利,也為學生提供了開闊眼界的平臺,促進發展能力的提升。然而,與之相關的負面因素也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奢侈的消費觀念等都對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觀念產生影響,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下降。除此之外,校園欺凌、逃課等不良現象威脅這學生的生命安全。面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從生命意識的缺失中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在語文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學生時代就培養了他們的“三觀”。
二、語文教學與生命教育的關系
提高每個學生的生命意識,增強每個學生的活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生命潛能,改善每個學生的生活,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盡可能地實現生命的價值,使每個學生的生命之光照向自己和世界,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責任。學校的教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教育過程是通過欣賞、尊重和充實的過程來發現和激活的,成為一個自我發展和自我超越的過程。
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國芳說:“普通話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思想,它是一種永恒的生命流。”的確,只要人類生活存在離不開交往,傳播過程中的情感、思想和創造力體現了生命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這意味著中國人作為意識形態傳播的工具,生命的脈搏總是強烈地跳動著。
三、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
1.進入情境
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種類的范圍靈活多樣。學生主要是形象思維。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以人為本的環境中感受生命的價值,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豐富學生的感情,這是幫助學生體驗生活的有效途徑。教師掌握身體的情感,引導學生聽歌曲、聽老師的介紹,讓學生感受自身的生命力,使他們真正理解自身情感的內容。這種教育使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價值,產生強烈的生命意識,有效地達到了課堂教育的目的。
2.交流互動
在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解讀,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生命教育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學生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形成思想的碰撞,使學生能夠對生活表達自己的情感,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在這種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討論的平臺,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心靈得到凈化,懂得珍惜生命,應該努力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3.體驗生命的價值
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雖然能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幫助他們體驗生命的價值,但生命價值的體驗不僅限于課堂教學,還應注重拓展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故事的編排,學生可以認識到生命的真諦,同時也產生了回報社會的情感意識。
4.正確引導
泰戈爾曾經說過:“我存在,是一個永恒的奇跡,那就是生命。”詩人的哲學闡釋了生命的價值,這是生命價值的永恒誓言。但學生不一定有詩人對生命的敬畏感。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進行巧妙的引導,從而激發學生心中最深刻的生命敬畏。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倡導者張文志說:“不要吝嗇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但很多老師擔心表揚和鼓勵會讓學生感到驕傲,也就是說,表揚也是含蓄的。原來,鼓勵和欣賞的魅力是無窮的。它不僅是學生快樂的源泉,也是教師成長的動力,是愛的所在。作為學生的老師應該對孩子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努力找到他們的閃光點,用我們的愛去鼓勵、感染和教育他們,根據他們不同的心理需求來滿足他們。
總之,教育一直是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教育不僅關系到學生個人、每個家庭,更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前途命運。目前,教育有著復雜的制度和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真正意義上的“人”教育。在教育制度化的今天,教育的效益越來越明顯,對教育價值的理解缺乏對個體生命發展意識和基本權利的尊重和關注。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生命意識的培養融入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真正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使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進一步提高人格,全面發展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施靜炊.滲透生命教育,讓語文課堂綻放異彩[J].小學教學參考,2019(4):24-25.
[2]張靜.讓語文課堂洋溢生命的音符:淺議語文課堂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144,155.
[3]黃凡.高中現當代散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8.
[4]林金云.談聾校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J].海峽科學,2016(4):109-110.
注:本文系長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階段研究成果之一,立項編號:JKBLX2018-29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