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世界經濟一體化與中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促使企業和企業之間競爭愈發激烈,這就使得企業生存以及經營方面競爭壓力隨之增加,這就使得企業構建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為了能夠實現企業更好發展,那么就需要逐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以及企業管理效率。人才屬于企業經營發展保障,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率。激勵理論屬于企業管理內重要的組成部分,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加全面的掌握激勵理論并且熟練應用于企業管理中,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本文結合激勵與激勵理論內涵,綜合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對企業管理存在的問題作了分析,提出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對策,為提升企業管理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激勵理論 企業管理 內涵 必要性 重要性 問題 對策
1 前言
中國經濟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這就使得中國企業間競爭愈發激烈,同時人才流動性也隨之增加,究其原因在于社會發展速度過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加,企業人才流失問題愈發嚴重。為了能夠實現企業更好發展,那么就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企業激勵工作機制,培養企業員工凝聚意識,提升企業員工工作效率。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員工潛在品質發掘,進而能夠更好挽留人才,促使人才能夠促進企業經濟發展。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應用激勵理論能夠滿足員工多種需求,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激勵目的則是培養企業員工正確的行為動機,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以及創造性,有效發揮企業員工的能力,提升企業工作效率,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2 激勵的概念與激勵理論的內涵
2.1 激勵的概念
激勵屬于常用心理學術語,激勵本義為持續性激發人類動機以及人類內在動機,心理過程一直處于激奮狀態,鼓勵人能夠向著期望目標來采取行動心理過程。激勵包含了動機因素、需要因素、外部刺激因素以及行為因素,四個因素之間相互組合,相互作用,構成對于人的激勵。管理學方面來看,企業內“激勵”主要是指企業管理工作人員借助不同管理手段,結合人類心理特點以及人類需求,注重人的積極意識以及創造性激發,促使企業員工能夠向著組織目標方向不斷運動。
2.2 激勵理論的內涵
2.2.1 狀態型的激勵理論
狀態型的激勵理論構建終點在于激勵,促使個體需求處于滿足狀態,采取有效激勵。在分析個體需求時,需要堅持公平性,若是無法保障公平性,那么很難提升個體的激勵水平。借助激勵理論來體現公平性所產生影響,有效應對以及消除不公平現象所產生不良結果。例如,借助亞學斯公平理論以及挫折理論能能夠充分發揮個體積極性以及個體主動性。
2.2.2 需要型的激勵理論
需要型的激勵理論基礎在于個體需要,著重對個體行為與個體動機間關系進行研究,采取針對性激勵措施,有效發揮其工作積極性。需要型的激勵理論內,員工需要則是最為關鍵內容,那么就需要對員工的需求結構與需求層次進行深入分析,尋找最大激勵要素,采取更加有效激勵方式,這樣才能夠獲得最好激勵效果。需要型的激勵理論包含成就需要理論、需要層次理論、ERG理論以及雙因素理論等等,例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主要是從自我實現、生理、交往、尊重以及安全等角度分析個體需求,為制定更加具體的激勵措施提供有效依據。
3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必要性
3.1 充分調動企業員工積極性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激勵理論能夠有效調動企業員工主動性以及企業員工積極性,進而提升企業員工工作效率,有效發揮企業員工潛力,為企業創設更多利潤。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疑惑,諸如,為何員工能力很強,但是工作業績和工作效率并不是非常理想,這體現出績效高低不僅同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有關,還同其他影響因素具有密切聯系,諸如,企業員工工作環境、企業激勵機制等等,但是不可否認,企業具體激勵制度直接影響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企業需要構建更加合理、更加科學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企業員工工作主動性以及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長久發展。
3.2 提高企業的效益
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企業績效,創設更多經濟效益。企業管理過程中,也需要從經濟效益角度著手進行思考,促使企業面臨激烈市場競爭都能夠處于不敗地位。從目前來看,中國企業管理時,非常多企業員工績效能力比一部分領導高,這就證明企業員工績效高低和企業員工個人能力間并沒有非常密切聯系。企業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企業員工績效能力包括激勵水平以及工作氛圍,激勵水平在其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4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重要性
4.1 激勵理論有利于激發企業員工的創新能力
國外的管理學家已經達成了共識,那就是企業員工工作績效是員工能力和受刺激水平之間函數。企業管理過程中,人性化、科學激勵制度有利于發揮企業員工的創新精神,積極自覺提升企業員工自我素質,在強化員工工作能力基礎上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績效。為了能夠構建更加有效激勵制度,那么就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本主義原則,能夠做到尊重員工、關心員工以及理解員工,促使企業員工能體味到其和企業之間依賴性,促使企業員工能夠情愿為企業服務,盡可能發揮個人才能與智慧。
4.2 激勵理論有利于吸引以及挽留人才
科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促使大小企業更加歡迎兼具過硬專業知識、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復合型的人才,同時,企業領導也需要重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如何吸引人才以及挽留人才成為企業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健全激勵制度在其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IBM公司作為信息產業巨頭,制定了非常多具有吸引力人才對策,不僅提供了豐厚人壽保險以及豐厚待遇,還創設鄉村俱樂部,一旦企業員工在工作中能夠超額完成銷售任務,那么可以直接帶家屬參與機會,同時還開設非常多技術型培訓班,給予員工更多免費參與培訓、免費學習的機會。目前,越來越多知識精英傾向于到IBM就職。
5 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5.1 企業員工培訓工作不夠到位
從企業角度來看,若是缺乏有效激勵理論,那么企業員工培訓也隨之弱化。雖然激勵理論對企業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影響,但是由于傳統思想約束促使非常多企業并未接受激勵理論。因此,企業并不重視員工培訓,認為企業員工培訓并沒有非常大的作用,同企業發展之間也并沒有非常大的聯系,這就使得企業對于員工投資非常少,這就使得員工素質停滯不前,沒有提升,這不僅影響員工發展,還影響企業發展,久而久之,在同行業內企業也也缺乏競爭力,漸漸員工辭職現象愈發嚴重,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若是無法有效解決企業員工的培訓問題,那么會致使企業蕭條。
5.2 企業缺乏有效競爭激勵制度
若是企業激勵理論不足,不僅體現于員工培訓缺乏,還體現出企業激勵制度缺乏。從目前來看,非常多企業都存在著“吃大鍋飯”現象,企業內部仍然采取平均主義管理態度,這就使得非常多的員工無法充分發揮個人能力,這就使得企業員工勞動積極性受到影響。隨著時間逐漸增長,促使非常多有能力員工無法享受公平待遇,漸漸產生怨憤的情緒,對企業發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若是人人都采取敷衍的工作態度,那么企業會置于休眠狀態,不但無法發展,反而可能出現退步,企業管理者需要將激勵制度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對于優秀員工,即使物質方面沒有獎勵,那么也需要給予精神方面贊賞,保持愉悅的工作狀態。
6 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對策
6.1 增加企業管理的發展機遇
從企業員工的需求層次理論角度來看,最高目標就是自我實現,企業需要有效應用激勵理論,為企業員工提供更好發展機遇,促使企業員工能夠獲得長足發展,提升企業員工工作能力,為企業創設更大價值。具體操作過程中,企業可以結合企業員工具體情況來設置階段性目標,促使企業員工能夠更好發展。企業可以組織企業員工定期參與再教育,獲得證書,對于表現較為突出員工則是需要給予一定獎勵,提升員工期望值,提升員工主觀愿望,增加企業員工熱情以及成就感。有條件企業可以構建專業培訓基地,結合人力資源素質動態性特點,考慮到企業戰略發展具有非常強方向性,進而提升企業戰略發展針對性以及發展力度,不斷的充實企業的人力資源力量。企業可以定期組織員工參與培訓,有計劃提升企業員工的能力素質,同時構建響應檢測措施以及績效考核方案,逐步提升員工自我能力,給予員工更多發展機會。此外,定期優化員工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形式,促使企業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獲得鍛煉,提升企業員工能力,促使企業員工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6.2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有效結合
企業運用激勵手段過程中,需要認識到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缺一不可,二者相輔相成,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滿足企業員工需求。所謂物質激勵,主要是借助物質性資源分配來激勵員工,諸如,工資激勵、福利激勵、獎金激勵、股票激勵、津貼激勵等等;精神激勵則是通過滿足員工在精神方面需求激勵員工,諸如,地位激勵、榮譽激勵等等。物質需要屬于人類最為基本生存需要,企業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物質激勵工作制度,若只是采取物質激勵手段無法有效發揮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那么就需要同精神激勵有效結合,最終獲得事半功倍效果。為了能夠構建更加完善的物質激勵制度,那么就需要重視探索精神激勵制度,諸如,給予企業員工平等培訓機會,為企業員工提供彈性化工作時間等等,逐步提升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提升企業員工工作效率。總體上,物質激勵作為企業激勵基礎,企業需要結合企業員工具體情況,做好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比重的調整工作。
6.3 構建更加完善的評價機制
企業管理過程中,采取有效激勵手段來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積極性,但是對員工工作積極性影響因素卻存在著差別,同時員工在年齡、資歷、經濟條件等方面也存在著差異,企業管理者需要明確企業員工需求,在運用激勵手段方面考慮激勵對象差異性,避免激勵方式的模式化,采取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靈活激勵措施,實現激勵效果最大化。企業采取激勵手段過程中,需要堅持公平公正,只有獎懲制度公平才能夠促使企業員工真正信服,否則,及時激勵政策再好也無法發揮激勵作用,反而促使企業員工存在著不公平情緒,工作積極性隨之降低,因此,企業需要構建更加完善、更加健全考核評價工作系統,明確各項管理標準以及考核指標,同時做好落實工作,特別是在工資問題、住房問題、獎金問題等方面也需要堅持公平與合理,考慮到員工最為關心的問題,提升企業管理有效性。
7 結語
企業管理屬于人力資源管理,更是管理學,激勵理論應用于企業管理中,需要結合企業發展情況來調整運用效果以及運用手段,有效發揮激勵理論對企業管理的作用,企業的目的是營利,為了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這就使得企業提出了非常多增加企業實力措施,其中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構建激勵機制。企業管理過程中對企業員工采取多種激勵措施,借助互利方式實現企業員工自我價值,提升企業實力,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面對愈發激烈市場競爭,人才在企業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管理者需要合理的使用激勵理手段,全面掌握激勵理論內容以及激勵理論原理,結合企業發展規劃選擇更加靈活激勵方式,為企業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朱劍英, 羅春愛, 梁維存. 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科協論壇, 2007(6):64-64.
[2] 趙水斌. 淺析組織行為學的激勵理論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 科學之友旬刊, 2008(8):85-86.
[3] 周家應. 淺談激勵理論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經營管理者, 2013(2):109-109.
[4] 胡貴生, 李秀清. 激勵理論在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管理中的應用淺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 2013(9):67-68.
[5] 羅榮, 李瑞勝. 淺析企業管理中激勵理論的有效運用[J]. 經營管理者, 2013(26):127-127.
[6] 覃國慶. 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實踐運用[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4(21):6-6.
[7] 邊琳娜. 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 經濟管理:文摘版:00331-00331.
[8] 常玥. 淺談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運用影響因素及對策[J]. 消費導刊, 2016(8):11-12.
[9] 李雙為. 淺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 中國外資, 2013(1):71-71.
作者簡介:陳嬌,女(1988.3——),漢族,籍貫:重慶忠縣人,學歷: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