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凸顯的今天,加快實現對老年人健康的主動干預已經成為當下我國大力推行養老格局的重要任務之一。和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對老年人生存環境的關注,本文通過探討適老化景觀的設計,從城市建設的視角論述適老化設計的原則,對完善城市功能有重要意義,以期為進一步促進和諧城市的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景觀 適老化 設計 和諧城市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城市在人類未來文明發展中越來越凸顯出其地位的重要性。到如今已經發展成有最先進的技術、最領先的文化、最集中的信息和匯集最密集的人口等多種要素的綜合空間。當前中國的城市發展已進入一個以轉型和分化為特征的結構調整時期,建設和諧城市是在國家擬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方針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是實現和諧社會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為人類健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伴隨而來的就是社會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當今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升級,以及生活品質的優化,使城市空間環境也相應要適合于老年人的生活所需,因此適老化景觀也成為城市建設不可忽視的方面。建設和諧城市離不開城市規劃設計和城市品位的提高,適老化景觀的設計增加了城市的內涵和人文關懷。
一、適老化景觀設計現狀
適老化設計來源于“以老年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主要是強調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設計出能滿足老年人多種需求的建筑空間環境。景觀適老化是指“針對老年人群體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對景觀要素中的植物配置、地形、水系、景觀小品、道路系統、空間劃分、景觀材料選擇、景觀照明等方面進行針對性設計,區別于全齡化景觀設計,更加強調景觀的功能性和適老性。創造適宜老年人群體使用的景觀環境。” 在國家大力推行“9073”養老格局的大背景下,營造能夠引導老年人進行健康生活和活動的景觀環境,進而實現對老年人健康的主動干預已經成為我國當下城市規劃設計的重要任務之一。目前我國景觀的適老化設計很不完善,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缺乏適老性建筑空間的設計和規劃。并且在理論上對適老化設計方面的研究相對較為薄弱,一些中國學者為此也在努力探索未來適老化設計的發展趨勢。李云鵬在《適老化康復景觀設計研究 ——以張家港優居壹佰老年社區為例》中選擇典型區域,從老年住區的室外空間規劃和景觀設計著手,結合環境行為學和園藝療法等理論,總結出有康復療養作用的景觀設計方法。黃翊通過對德國適老化居住模式的解讀總結國際經驗,為我國探索老年友好社會建設提供思路啟迪和實踐借鑒。
二、適老化景觀設計原則
隨著老年人心理感受的變化,對戶外環境影響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滿足,可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感需求:對于環境中的無障礙設施與報警設施以及醫療設施十分看重。
2.舒適需求:老年人對于安靜、空氣、綠化這三個要素最為關心。
3.交往需求:老年人極易產生孤獨感和失落感,對老人的交往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能夠提供老人的生活質量。
4.自我價值需求:戶外環境中營造良好的自我展示空間,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認同感。
因而滿足老年人心理需求的戶外環境應該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盡量能夠滿足老年人靜坐觀賞、休閑交往、健身娛樂的需求,解決老年人的常見心理問題與需求。為了讓老人生活上更方便、安全、健康、舒適,在景觀適老化設計方面應重視以下原則。
1.以身體安全為主導:要從注重老年人的身體條件、心理特征為基本依據,強化景觀空間設計的安全性。
2.以適應老年人特性為根本:要依照老年人自身特性為參考,滿足老年人生理、精神上的需求,提高景觀空間設計的適合性和實用性。特別要考慮老年人的休閑娛樂方面的需求,讓老年人感受到人性化的關懷。景觀要有適當的休息交流空間,讓老年人感到休閑的同時還能找回自信和內心滿足,真正實現“老有所樂”。
3.以排除障礙為目的:基于適老化理念的景觀設計一定要秉承排除障礙原則,老年人的身體運動程度和反應能力都不高,減少或清除掉景觀空間內的障礙物,并且還需要設立一些醒目的引導性標志,增設提示性的標注,確保老年人行動方便,提高活動效率。
在景觀的適老化設計中個性化和共性化也是應該考慮的重要原則。個性化體現在不同的老年人由于文化背景、地域、年齡等的不同,對景觀的需求也不同。因而需要綜合考慮設計富有層次性的空間。
三、景觀適老化設計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為了促進老年人活動的自主性、參與性和積極性。從城市發展的角度應做相應規劃:首先有專項投資的單位進行景觀建設,從設計初始就注入適老化設計理念,并且聯合專業服務機構的配合。其次對原有景觀進行更新改造,以體現適老化設計的理念,同時,城市中景觀的設計還應考慮周邊環境的相互和諧。
當前“和諧城市”的構建表明我國越來越把人與城市、人與自然的和諧,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其實,“和諧”的理念古來有之。中華傳統文化就深深蘊含著人際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和諧城市的構建是從精神理念到城市空間物質實體各個方面的綜合。整體來說城市的性質、城市的規模以及城市的歷史文化特性對一個城市景觀設計定位有著很大的影響。景觀設計中適應人口老齡化也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適老化景觀的設計不僅能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和標識。還完善了城市的功能,將城市發展與人文關懷緊密結合。
四、結語
受老齡化需求的推動以及政府的支持,養老設施與養老環境的發展一定會更加專業化、標準化,城市的建設會更加關注適老化設計。通過對景觀環境適老化設計的積極探討,對于城市景觀空間環境的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期望對促進城市養老環境的優化與更新,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安全、舒適、有活力的適老環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葉鑫. 適老化居住區景觀環境設計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6.12
[2] 聶梅生.閻青春.中國綠色養老社區聯合評估認定體系[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2
[3] 燕亞飛.李東升.韓冰.基于感官特征的適老化戶外空間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17(09).
[4] 沈冬毓.社區適老化休閑景觀設計的探討與研究[D]. 東華大學,2018.01
作者簡介:謝秋莎(1973.10—),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