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戰美 于鐘民
【摘 要】本文分析 2019 年高考作文繼續保持“穩中有變”的特點,以及全國III卷作文的四個主要特點:現實性、教育性、有寫性和公平性,通過剖析一篇學生習作,以揭示寫作中要注意角度新穎、思路清晰、感情真摯等問題,為 2020 年高考作文備考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考作文 穩中有變 關注生活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153-03
2019 年高考作文繼續保持穩中有變的小變化規律,其中全國 III 卷作文主要有四個特點,現實性、教育性、有寫性和公平性。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考作文命題的基本思想,指導新一輪高考復習。在此筆者在綜合分析 2019 年高考作文命題特點的基礎上,試圖通過分析一篇學生習作來揭示高考寫作中要注意的“角度新穎、思路清晰、感情真摯”等問題,為復習指導提供參考。
一、2019 年高考作文繼續保持“穩中有變”的特點
2019 年高考的 9 套作文題普遍被認為出得不錯,它們在延續往年風格的基礎上,又有了一些新的突破,繼續保持“穩中有變”的特點。
“穩”主要體現在主題方面。這幾套作文題主題大致可分兩類,一類體現在思想性上,主要是家國情懷、核心價值等;一類體現在思辨性上,主要是思維方法、創新精神等。這兩類主題雖各有側重,但沒有絕對分開,它們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系。從這 9 套作文題來看,屬于第一類主題的有全國 I 卷談勞動、全國 II 卷談青年奮斗、全國 III 卷談教師敬業愛生、全國漢語卷談參與奧運、北京卷談中國文化和歷史、上海卷談中國味、天津卷關于愛國名言。屬于第二類主題的有江蘇卷談共存相生、浙江卷談作家和讀者的關系。這些作文雖然主題類型不同,但都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來命題。
“變”主要體現在視角的獨特上。比如,上海卷從音樂角度看“中國味”,北京卷第二題從色彩看國家。這兩道題突破了傳統的寫作視角,需要學生展示平時的文化與藝術積累,充分發揮想象力才能寫好。還有北京卷第一題“文明的韌性”,從韌性談文明,也有另辟蹊徑的意味。這個“變”,不僅開闊學生視野,而且也有利于選拔那些思維敏捷、富有創新精神,以及善于運用母語表情達意的人才進入大學深造。
二、2019 年高考語文全國 III 卷作文的特點
2019 年高考語文全國 III 卷使用漫畫作文。作文材料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漫畫內容。畫面構圖簡潔,在畢業前最后一節課,一位教師面對伏案學習的學生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二是寫作要求。提示考生要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由于有明確的寫作任務,避免了學生抄襲與套作。圖文結合的材料,有利于考生理解漫畫的主題和內容,考生能很快看出主人公是一位愛崗敬業、愛生樂教的教師。
全國著名高考語文評卷專家黃麟生教授認為,高考作文命題有“四項基本原則”,即現實性、教育性、有寫性和公平性。這則漫畫材料除了形象生動之外,同樣包含上述四個原則,也可以說具有上述四個特點。
首先是現實性。題目既聚焦于當前教育領域中的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新型師生關系”等熱點話題,又在材料使用中進行了淡化處理。課堂上教師臨別感言,脫口而出一句大白話,就像平時無數次對學生的教誨和感言一樣,粗看平淡無奇,細品則飽含深情。用這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材料為題,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情理之外,是因為有人認為它“反熱點”,因為它避開了當前的一些時政熱點,比如“五四運動一百周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等(這是大部分高三學生都訓練過的大熱點);也沒有延續近兩年高考作文“追熱點”的趨勢(如 2017 年作文與恢復高考 40 周年有關,2018 年作文與改革開放 40 周年有關)。這次著實讓那些愛押題的老師落空了。而情理之中,是因為近年高考作文一直引領學生關注社會與現實。這道題回歸了學生日常生活,反映的是現實情況。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品味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發現真、善、美?,F實性是今年高考作文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基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是為了方便學生“我以我手寫我心,聯系生活抒真情”。
其次是教育性。本題通過特定的教育情景,讓學生在感受師生情誼,體驗師愛暖心的同時,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材料中既有思想性,又有教育性。立意可從老師、學生、社會三個角度切入。若從老師的角度,可立意為責任與使命,無私奉獻,殷殷教誨等;若從學生的角度,可立意為師恩難忘,情深意長,道是無情卻有情等;從社會的角度,可立意為學習園丁精神,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等。這是一道倡導尊師重教的作文,學生在記人、敘事、抒情、議論時調動自己的生活素材與情感積累,回憶師生交往點點滴滴的過程,感恩教師,就能達到育人的目的。
再次是有寫性。也就是學生面對某個話題時有話可說。網上有一個對近年最難寫高考作文的調查,其中 2012 年安徽卷“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2015 年安徽卷“蝴蝶翅膀的顏色”;2016 年江蘇高考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2017 年全國 II 卷 “選兩句古詩來自擬題”等題目上榜。考生之所以覺得這些題目難寫,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作文的材料跟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加上學生不善于挖掘題目內涵與生活的聯系,不懂得開闊思維看問題。于是只能生吞活剝,生搬硬套,造成內容空洞,無病呻吟。本題的漫畫內容雖然來源生活,具備有寫性,但這只是寫作的立足點和出發點,不能當作文章的全部內容,還應結合個人的生活、學習體會來寫。生活是真實的,情感也必須是真實的,這樣寫出的文章才是真實感人的。
最后是公平性。筆者觀察發現,歷年高考作文都不追求新奇性,追求的是適度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以求最大的公平性。公平性表現在面對同一道題,不同地區、不同層次考生都有話可說,差異性不能過大。比如,前幾年江蘇高考作文題“品味時尚”被認為不利于農村考生發揮;而北京高考作文題“青山綠水圖”,又被認為不利于城市學生發揮。雖說哪道題對城市或農村學生更有利是相對的,但近年高考作文還是注意了這個問題,盡量減少偏頗,尤其是避免城市化傾向。2019 年全國 III 卷這篇漫畫作文,無論城鄉學生都熟悉這個內容,都可根據自己熟悉的文體來寫,這就保證了寫作的公平性。
三、寫作注意事項—— 以一篇學生習作為例
了解 2019 年高考語文全國 III 卷作文的特點之后,寫作中還要注意什么問題?下面以南寧市第二中學學生在模擬測試中完成的習作《看看》為例,分析其得失,管窺該題的寫作注意事項。
看? ? ? 看
丁小丫
高考前最后一節課的最后幾分鐘,該講的似乎已經講完,你站在講臺嫻靜地看著我們,幾次欲言又止。最后,你用輕柔而略帶沙啞的聲音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币凰查g,我心潮澎湃,潤濕雙眼。
你愛看我們,一如既往。
還記得你作為新班主任,第一次來到我們班的情形。那時,我們班是年級各方面倒數的班,換了幾位班主任也沒辦法扭轉,直到你出現。嬌小的身材,自信的腳步,這是你給我們的第一印象。迎著我們疑惑的表情,你友善地把全班同學看了一遍,眼含微笑地說:“我看看你們,一個個就像我家的‘寶貝……”大家都笑了。你不知道,這溫馨的話語帶給我們怎樣的感動,那是久違的、被接納、被欣賞的喜悅。你的親切,你的笑容,仿佛把陽光帶進了教室;你那句輕巧的“看看”,仿佛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們緊閉的心門。
實際上,你日常最愛做的就是“看看”。你愛看我們的《學生手冊》,了解我們喧鬧的過去;愛看我們的隨筆、周記,了解我們多彩的現在。青春的我們,既激情飛揚,又任性莽撞,幸好遇到了你。你和藹可親,像知心姐姐;你學識淵博,像人生導師?!斑@道題寫錯了,問題出在這里”,錯漏的知識由此得到訂正;“答題看不清楚,寫得太草了”,潦草的字跡因而變得工整;“目標不夠長遠,要放大夢想”,低垂的頭顱從此變得高昂……你的眼睛炯炯有神,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你愛看我們一分一秒的努力,卻看不得我們一絲一毫的松懈。因而,你明亮的眼里也會有難過,也會籠上一層煙云。因晚修跑出去買零食,過了好長時間才回,一進教室我就看到了你嚴厲的眼神。因前一晚上參加朋友生日聚會,沒有復習把測驗考砸了,發下卷子時,我看到你焦慮的眼神……你語重心長跟我促膝長談,讓我羞愧難當。你的話像涓涓細流,流進了我的心田,從那之后再沒有讓你露出難過的眼神。
你愛看我們,其實,我們也愛看你。女生愛看你席地的長裙,愛給你扎一層又一層的魚骨辮;男生愛看你搬不動書桌羸弱的樣子,這樣他們就可以爭先恐后地上前幫忙。你愛看我們快樂成長,我們也愛看你欣慰的模樣。為了你的微笑,我們都在默默努力,班級面貌終于煥然一新,成績也名列前茅。
你的“看看”,其實是愛的澆灌啊。你見證過一場又一場相似的青春,目送過一群又一群離去的學生。今天這最后一節課,你正看著我們,我們也正看著你。老師啊,我們都是你放飛的風箏,順著你看的方向才能奔向更遠的地方。
這篇文章總體寫得不錯,可評上一類文。文章主要有以下優點:
一是角度新穎。對大家都有話可說的題目,要想寫出高分,寫作角度是否新穎非常關鍵。寫作通常先審題,再立意。該題材料相對簡單,審題相對容易,可往“尊師重教,愛生如子”這個大方向思考。接著再選適合自己表達的角度,就是立意。本文圍繞“愛崗敬業,師生情長”這個主題來寫,以“看看”這個源于材料的詞為切入點進行構思,很巧妙,有新意。從老師語言上的“看看”聯想到行動上的“看看”,全文以“看看”為線索貫穿全文,把教師愛崗敬業的特點表現出來了。當然,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師生間情感是雙向交流的,也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文章不光寫教師,還寫了學生的反應,于是就有了“老師愛看學生”,“學生愛看老師”;教師的奉獻與付出,學生的回報與感恩,兩者相得益彰,體現了“師生情長”。
二是思路清晰。題目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寫作,意味著不能丟開材料,另起爐灶;同時也要避免完全依照材料,只描寫材料的“具體現象”,再現材料的“客觀人事”。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材料進行超越和提升。本文從漫畫中的老師,聯想到自己的老師。開篇從兩者相同的話語“看看”入手,意味兩者有相似性,但是又有不同。漫畫是男教師,本文是女教師,主人公變成了作者熟悉的教師,從而能更好地駕馭。倒敘手法運用恰當,從最后一節課引入,先回憶老師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接著用點面結合方式交代師生交往過程,最后回到課堂,照應開頭。敘述中通過教師眼神的變化:從微笑、炯炯有神到難過、嚴厲和焦慮,寫出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文章沒有滿足記敘師生交往的波折過程,還在文末通過“你的‘看看,其實是愛的澆灌啊”以小見大,揭示“看看”的內涵,從而升華(下轉第162頁)(上接第154頁)主題,提升境界。全文主題清晰,思路流暢。
三是感情真摯。近年高考作文為了避免抄襲和套作,逐漸拋棄了話題作文,轉而要求學生結合題目材料進行真實情境下的作文。考生只有寫實事、抒真情才能寫出好文章。本文吃透題目材料,將材料內涵化為作者的真實生活、真實感受進行描寫,因而有真情。能否將情感表達好,考驗作者的語言功底。從文章看,作者有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全文采用第二人稱“你”的傾訴方式,將樁樁往事娓娓道來,給人親切之感。文中大量運用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語言優美,富于變化。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文章將老師的教導比喻為陽光、鑰匙、細流等,化無形為有形,很形象。通過深情告白,將教師看似平常的話語、平常的行為,詮釋出濃濃的師生情誼,傳達出教師高度敬業的責任意識。
當然,文章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所舉事例過于瑣碎,缺少典型事例,缺少細節描寫,人物形象不夠鮮明等,但瑕不掩瑜。
四、對 2020 年高考作文備考的啟示
解讀 2019 年高考作文,對 2020 年作文備考至少有兩點啟示:
一要關注國家大事和社會熱點。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作文主題是時代發展的風向標。關注時事熱點,才能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作文才能唱響主旋律。當然,面對時代發展的大話題,作文不能講大話、空話和套話,要學會從大話題中選出小角度,進行深度剖析,提出自己獨特的觀點。高考作文很多時候,考查的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深度。
二要關注現實生活。作文備考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關注時代,又要關注生活。作文離不開生活,高考作文也一直關注社會生活。學生要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學會捕捉日常生活動人的瞬間,學會品味日常生活蘊含的道理。面對宏大的命題,要寫出家國天下的責任感;面對小角度的命題,要善于在現實生活中挖掘感人的細節,抒發真實而有深度的情感。
總之,2019 年全國各地的高考語文作文題視野更為開闊,與時代、社會的結合更為密切,廣大考生只有多閱讀、多思考、多體驗、多感悟,開闊視野,把握時代潮流,才能寫出好文章。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5年廣西教育學院院級科研課題(職業教育專項)“信息化視角下職業教育教師專業發展研究”(B2015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于鐘民,男,廣西教育學院副研究員,從事寫作學、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肖戰美,南寧市第二中學語文教師,中學高級,從事高中語文教學與研究。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