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麗
【摘 要】本文論述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提出具體的措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詩文閱讀重復性;認知詩文創作背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構建合理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想象能力;借助輔助設備教學,培養學生詩文鑒賞能力;培養優良閱讀意識,塑造良好閱讀習慣。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 閱讀教學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9B-0116-02
高中語文課程的核心要素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即基礎知識、作文寫作以及閱讀教學。其中,基礎知識與作文寫作的學習,能借助短期的精力投入實現某種程度的進步,而閱讀教學則無法實現這種效果。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需要學生做好長期性、持久性的學習,同時加強學生對于閱讀的重視程度。古詩詞作為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為了確保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認識,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進步。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詩文閱讀重復性
對于古詩詞學習,學生想要深入徹底地理解其內容以及作者所傳遞的精神思想,必須用心感受體會作者書寫詩詞時表達的情感。事實上,古詩詞的學習需要學生對詩詞內容產生濃烈的興趣,進而以積極主動的態勢,充分調動自身的想象能力,全面品味詩人的創作情緒,繼而理解古詩詞整體的氛圍曲調。與其他文學作品相比,古詩詞的篇幅通常比較短小,如何讓學生根據較短的篇幅深刻領略詩人的思想情感是古詩詞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為基點,對古詩詞進行全文重復性學習,增強對古詩詞的深刻記憶。
例如,教學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念如嬌·赤壁懷古》一課時,教師首先應向學生介紹該詩所描繪的事跡內容。赤壁之戰即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合,利用火攻打破曹軍的著名戰役。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詩詞內容,使他們對詩詞的學習理解產生興趣。當然,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詩詞的閱讀學習中,教師應向學生講解詩詞中重點詞句。如“小喬初嫁了”。根據《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記載:“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睒虼竼?。詩詞中的“初嫁”表現出周瑜少年得意、風流倜儻的人物形象,易引起學生對周瑜這一人物的興趣。學生通過后續的學習、前后文傳遞思想的鮮明對比,更加容易理解蘇軾懷才不遇、老大未成的情緒。另外,語文教師可提前準備一些關于詩詞中描述地點的圖片信息,通過讓學生比較觀察詩句描寫與現實之間的差異,繼而提高學生對于詩詞的學習興趣,實現對古詩詞的重復性閱讀,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
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期間反復性誦讀古詩詞,通過誦讀促使學生逐漸明確古詩詞中隱含的節奏,分析其背后所隱藏的情感,真正感受到古詩詞的文學美感。
二、認知詩文創作背景,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人們鑒賞學習古詩詞,不僅可以從詩詞內容中提煉出作者所傳遞的情感,同時也可以了解作者創作作品的時代背景或者作者當時的生活情況等。對于學生而言,如果直接對古詩詞進行理解學習,則必然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不容易理解作者所傳遞的思想情感。而語文教師通過預先讓學生了解古詩詞作品的創作背景,并且將作者創作詩詞作品階段的個人經歷告知學生,可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之時心中便有了一定的情感基調,繼而可以更加深入地體會詩人的創作情感,實現古詩詞的高效性學習。
例如,教師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的《離騷》一詩時,為了使學生加深對于《離騷》詩文的理解,向學生介紹該詩的創作背景。根據《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屈原放逐,著《離騷》。”放逐期間的屈原憂國憂思,將楚國政治與自身的實際遭遇相融合,創作了這一首政治抒情詩。事實上,《離騷》所傳遞的思想,不僅表達了作者理想與現實朝堂統治者之間的矛盾,也抒寫了作者仕途選擇的糾結與無奈。語文教師通過讓學生了解屈原的身世背景、《離騷》的創作緣由,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的思想意識與屈原的表達精神產生共鳴,加深學生對于《離騷》詩文的理解能力,提升語文教師古詩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構建合理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閱讀想象能力
高中語文教師進行古詩詞閱讀教學時,如果直接向學生翻譯古詩文,則必然會使得學生對教師產生依賴心理,并且無形中限制了學生對于古詩詞內容的拓展聯想。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古詩詞的學習,并根據閱讀的體會育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古詩詞的描繪,發揮想象,逐漸對古詩詞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古詩詞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李白的《蜀道難》時,教師可以預先為學生構建學習情境。對《蜀道難》一詩進行簡單的介紹,如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品、襲用樂府舊題等。由于學生對于“詩仙”李白都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蜀道難》,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能力,將自己想象的內容運用圖畫的方式,展現出蜀道險峻、崎嶇、突兀的磅礴氣勢,讓學生對詩詞內容有初步的了解。而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蜀道難》的中心思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二次解讀詩文注釋,讓學生在原有聯想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想象。如詩文中有“青泥何盤盤”一句,其中,“青泥”代表著地名青泥嶺。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激發聯想,教師可以為學生找到“青泥嶺”相關的文獻記載,如《元和郡縣志》中關于青泥嶺的描述為“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通過讓學生了解到青泥嶺的險峻,學生對于蜀道的“難”有了進一步的認知與想象,進而更加能理解李白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借助輔助設備教學,培養學生詩文鑒賞能力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漸在國內大中小學校中得到廣泛的運用。針對高中古詩詞閱讀教學工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相關技術,有效地改善傳統僅限于紙質資源的現狀,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視頻、音頻等多種教學樣式。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與古詩詞相關的音樂或者視頻資源,讓學生通過不一樣的視角,從不同的層面感受古詩詞傳遞的情感,加深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程度。
例如,教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琵琶行》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多樣化的學習內容。比如,教師可以預先借助互聯網搜索與“琵琶行”相關的歌曲或者舞蹈,而后在課文學習中向學生展示。教師也可以根據《琵琶行》中描寫的詩句,找出對應的曲調。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蓖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曲調節奏,感受到音樂的變化多姿,以及文章語句描繪的生動形象?;谝曨l、音頻、圖像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讓學生體驗別樣的學習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提升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五、培養優良閱讀意識,塑造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也是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主要因素。語文教師為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應加強對學生科學、合理閱讀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教師教學階段,可引導學生根據古詩詞的閱讀學習,就古詩詞的內容做好注釋、評價,并將優美的詩句記錄下來,以便后期的多次誦讀。為了確保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人性化的教學理念,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對于學生中讀書筆記做得比較好的,教師應向班級學生展示,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從不同的理解角度全方位地解讀古詩詞。語文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定期回顧學習自己的讀書筆記,加深對古詩詞的記憶,使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以及鑒賞。
與此同時,教師為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可以定期開展班級內部的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根據書本教材中的古詩詞,尋找課外與之相類似的詩詞作品,并在活動中與同學們分享,拓寬學生關于古詩詞學習的視野,讓學生發現自己真正感興趣的詩詞類型、詩人、描繪手法,等等。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意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后期開展各種類型的語文閱讀教學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有效開展古詩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代文人墨客的精神理念,同時也促使學生提高文學作品理解鑒賞能力,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語文學習成績。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在日常古詩詞教學階段,盡可能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熱情,基于詩詞作品的創作背景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結合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模式,不斷激發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興趣,確保古詩詞有效閱讀教學工作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湯美儀.高中語文古詩詞專題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
[2]肖海英.淺談提升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8(8)
[3]郭緒英.淺談視障高中學生古詩詞閱讀的有效教學——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J].現代特殊教育,2017(23)
[4]李建峰.淺談高中語文古詩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9)
(責編 江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