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君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大學生在思政課上的聽課狀態和參與情況。其次提出建立學習型組織,運用激勵理論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到思政課堂中,用人性化管理理論激發大學生潛能,并發揮好教師作為課堂領導者、管理者和服務者職能等視角研究。最后提出思政教師注重學習科學管理理論以提高課堂學生“抬頭率”和“參與率”管理實踐的結論。
關鍵詞: 思政課;大學生;抬頭率;參與率
“抬頭率”是大學生在思政課上的聽課效果和學習效果,有多少比例的大學生愿意抬頭用心聽教師講授課程;“參與率”是大學生在聽思政課時,有多少比例的學習者意愿參與到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去。
1 思政課大學生學習現狀分析
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政工作的主陣地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提高思政課學生的“抬頭率”和“參與率”就成為提高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而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大多數思政課堂上學生低頭玩手機,書寫其他科目作業,復習資格考試和外語考試等不良現狀普遍存在,在教師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低,思政課學生“抬頭率”低是學校管理者和思政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2 提高思政課學生“抬頭率”和“參與率”的策略研究
2.1 構建互聯網+思政課堂大學生學習型組織
思政課教師將授課班級建成學習班組,進行教育管理和課程講授。學習型組織有著崇高遠大的理想信念,能夠主動踐行核心價值觀,并將組織人員凝聚在一起成為實現夢想的共同力量,并能不斷創新學習。教師將構建學習型組織理論的理念運用到思政課堂管理中,就是鼓勵作為中堅力量的在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志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運用好互聯網優質資源,成長為政治理論過硬和業務過硬的新時代青年。
2.2 思政課堂運用激勵理論,樹牢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思政課堂教育教學管理中,要運用正負激勵理論引導大學生抬頭聽課并自覺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以提高精神境界、政治理論素養和法制思維。思政課教師同時要學習好管理學、心理學的激勵理論知識,能夠研究學生“抬頭率”和“參與率”低的心理活動原因,通過特定的分析方法、管理模式,研究怎樣激發大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熱情。新時代的中國高職院校大學生生理、安全、社交三層次需要已得到滿足,應將得到他人和社會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作為奮斗目標。通過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專成為專業知識水平高的人才;通過學好思政課,成為政治理論素養高,成長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通過教師課堂激勵,可達到大學生此種需求目標。對課內主題實踐活動表現優秀、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認真思考的學生加分,對低頭追劇、書寫其他科目作業的扣平時分,并減少德育分值等懲罰措施。
2.3 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到課堂管理中
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珍貴的資源,思政課堂上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是教師和每一位學生。重視發揮班長、學委、紀律委員、課代表和小組長等這些大學生在課堂上的不同作用。建議建立思政課堂的組織結構圖,教師——下設聯系組(班長、學委和課代表)——各小組長——成員。建立此種層級課堂管理模式,提升課堂上開展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和課內主題實踐活動開展的實效性,同時大學生對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及科學理論有一定的強化認識。
2.4 基于人性化管理理論提高思政課“抬頭率”和“參與率”
思政課教師的課堂管理中要充分注意人的要素,建立以充分發掘大學生的潛力的管理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本設計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潛能,達到思政課育人效果。運用到思政課堂中就是教師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展現人格魅力,并要充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以學生需求適時調整教學計劃,誠然施展學生是課堂主體的作用。組建藝術系與馬研部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融思政教育于藝術教育中,通過學生喜愛的音樂、美術等文化作品,引導00后大學生讀懂中國,感受時代,形成家國情懷。教學過程中注重給新時代的各有所長的大學生提供各種成長與發展機會,如給擅長表演、演講、朗誦、歌唱的學生在相關教學專題提供展示自身機會。將他們所擅長專技領域,作為思政課切入點,如講述家庭美德和革命美德知識點,可以請擅長歌唱學生表演紅歌歌曲,既調動參與課堂積極性,又提高了 “參與率”和“抬頭率”。學生在幸福感和獲得感中喜愛上思政課,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形成美好的道德理念。
2.5 思政課堂管理者發揮領導、組織、協調、控制職能
思政課教師作為課堂領導者和管理者,須具備領導素養,掌握科學管理基本知識,了解新時代大學生所思所需,才能擔負起教育引導和關懷服務的職責。一是教育引導職責,思政教師有責任指導各項活動的開展和協調。花大量精力做好課堂教學設計,以大學生喜愛的形式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指導學生擬定教學設計活動方案,使大學生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展示自己的才華,如在思政課相關章節設計紅歌PK、學生致家長的一封信等。二是關懷服務職責,思政課教師為課內外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條件和幫助。同時課后關注大學生思想、生活、學習,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3 結束語
思政教師是影響教學效果的最重要的要素,注重提高理論功底,家國情懷要深,真學真信真行,追求高尚的人格,以期成為學生的榜樣。思政課教師課上課下下功夫了解大學生所思所想所求,提升思政課教育的親和力,根據網絡輿情,適時調整講授內容。還要主動攻讀激勵理論、人性化管理理論和學習型組織等管理科學理論知識并融入思政課課堂管理中,以指導課堂管理實踐,提高思政課大學生的“抬頭率”和“參與率”。
參考文獻
[1]顧曉英.提升思政課課堂學生“抬頭率”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