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如紅
摘 要:隨著教育不斷發展,課堂教學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向更加生動、高效、實踐的方向發展。語文學科作為貫穿學生一生教育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展開討論,探討如何開展更加健康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理論;陶行知
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也在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課堂教學不再滿足于傳統教學模式,而是向更加生動、高效的方向發展。語文學科教學在學生的成長中至關重要,教學模式的改革也對學生和老師大有益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當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改進,從而達到理想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概述
在講如何將理論引入實踐之前,先要介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基本概念。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我們的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生活中處處有變化,在種種變化中又都蘊含著不同的教育。既然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教育,那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生活即是教育”,它不是忽而就有的,而是一直存在的,就如古人的很多名言警句都是從生活的經驗中總結而來,從而流傳后世,給后人起到了警醒及教育作用。“過好的生活即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即是受壞的教育”,這里所指的生活不僅是指物質上的生活,它更側重于精神上的教育,指生活中人們所展現的行為修養等。因此,教學是脫離不了生活的,這是增進老師和學生之間親密關系的重要途徑之一。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在封建社會中,統治階級、士大夫為何不承認生活教育這個理念,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的學校讓他們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教育的普及。不僅陶行知先生提出普及教育,春秋戰國時,孔子也曾提出“有教無類”,本質即為大眾教育的普及。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衍生出的教學論。陶行知認為,“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在教學方法問題上的實踐,“教、學、做”是生活的三方面,但“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陶行知認為“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這點強調了教學過程中實踐的重要性。
二、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1.教師教學理念傳統,學生興趣不高
現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往往拘泥于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無法將知識講活。筆者認為,學生汲取知識的來源百分之八十在課堂,如果還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那么對學生來說是弊大于利的,學生無法真正理解知識的內涵,只是機械地記憶。
2.學生聽課活躍性差,課堂效率不高
語文學科作為貫穿學生一生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一直以來被大多學生“看不起”、忽視,加之語文教學內容文字偏多,學生課堂活躍度不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較差,也直接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教學中的融入
1.課堂上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上,教師應當做到“社會即學校”,也就是推動教育教學的普及,將語文知識外延擴大,教育不僅僅在學校里,更要融入學生的生活中。知識的教學不應固化,而應放活、外延。只有將語文知識從課堂延伸到社會,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知識氛圍的語文圈。
2.生活中
語文教學在課堂里,更在生活中。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將“生活即教育”這一教學理念貫穿到教學中。“生活即教育”強調了語文學科知識的廣闊性、靈活性;生活處處是語文,教師應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帶學生去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讓他們不僅在課文中感受山川河流的魅力,還能親身經歷這種風景,更加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
3.實踐里
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中“教學做合一”是教學論。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說明了教育教學中實踐的重要性。我們也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將課堂知識轉化為自身內涵,必須通過實踐這一環節,老師和學生都做到“教學做合一”,才能使初中語文知識教育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四、小結
總之,面對當下初中語文課堂的種種問題,陶行知教育理念的融入有著重要意義。為了學生更好地學習,作為教育行業從業者,應當緊跟教改步伐,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融會貫通,革故鼎新,使初中語文教學事業更上一層樓,為學生的語文教育發展再盡一份力。
參考文獻:
[1]吳昕嵐.初中語文教學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探討[J].課外語文,2016(12).
[2]趙晉平.生活教育理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11):28.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