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斯
摘 要: 推動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發展,應充分意識到民族音樂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把民族音樂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滿足群眾審美需求、傳承民族精神、規范文化建設三方面對民族音樂在群眾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 民族音樂;群眾文化;建設性作用
1 引言
民族音樂對新時期群眾文化的持續性、創新性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意味著當前階段整理搜集民族音樂是文藝工作的重要內容。政府部門與社會力量應高度重視民族音樂的數據庫建設,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完成民族音樂的二次生長與再次創新。在民族音樂工作的具體實踐過程中,政府部門應承認并重視民族音樂在文藝工作中的重要價值,強化與民族音樂相掛鉤的文化建設工作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組織開展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提升民族音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度。此外,應保證民族音樂在基礎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將民族音樂納入到文娛課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將民族音樂納入到文娛課程中,主動挖掘具有較強音樂天賦的民族音樂苗子,將民族音樂作為文藝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民族音樂在教育教學領域的傳播。當然,民族音樂的適度商業化也應提上日程,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民族音樂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新性作用,積極配備相關資源。上述民族音樂相關的各項措施,對基層群眾文化的有效提升與空間拓展無疑有著重要作用。
2 民族音樂與群眾文化的關系
群眾文化的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對群眾文化這一概念進行剖析可知,群眾文化強調基層群眾在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作用,重視基層個體在結束日常工作之后的文娛活動中實現對其精神生活的自我滿足。也就是說,基層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主動地以健康樂觀的方式實現日常娛樂,從而完成精神世界的自我凈化與升華。群眾文化的理性構建也有賴于精神文明建設隊伍的干涉與引導。民族音樂文化是群眾文化的構成部分之一,其獨特的形態面貌、特定的生長背景,決定了其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基礎性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五彩斑斕的多民族文化,催生了繁豐多變的民族音樂,各民族的文化底蘊與精神氣韻均可透過民族音樂呈現出來。毋庸置疑,民族音樂是群眾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是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作為群眾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民族音樂在群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強化了基層群眾間的合作意識,提升了社群活動的質量,使基層群眾以更為和諧融洽、合作互助的方式完成了自我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推動了群眾文化的建設進程。
3 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的建設性作用
3.1 滿足基層群眾的審美需求
歷經時間洗禮的民族音樂,是長期以來基層群眾日常勞動的二次藝術性呈現,反映了長期以來一定地域民族內的風俗人情。也就是說,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音樂,往往還展現了長期以來基層群眾的審美品格與價值觀念。種類多樣、內涵有別的民族音樂類型,反映了不同民族群眾的情感觀念與價值認同感。以南北為界對民族音樂進行審視可知:北方民族音樂往往有著磅礴大氣、熱情奔放的品格,這與北方人豪邁不拘的性情相契合;北方民族音樂則傾向于柔和溫婉、蘊藉含情,此由南方人細膩多感的品性所決定。
3.2 實現對精神文明的傳承
我國民族音樂有著悠久綿長的歷史與深厚扎實的群眾基礎,有著極為深厚的開掘空間。對中華民族音樂進行挖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喚醒潛藏于基層群眾心靈深處的精神文化。在初創階段,民族音樂便以先民的精神文化滿足為目的,此后人們再將自我喜好、地域風俗等因素融入到民族音樂中。以信天游為例,對這一音樂類型高度熟悉的民眾均可感知到其不同于當地小曲小調的顯著特征,這便是其對當地多種民族音樂進行吸收融合而形成的獨特風貌。由此可見,民族音樂確實為基層群眾所共有,是對民族音樂凝聚力、精神文明程序性的有機呈現。民族音樂中所體現的文化底蘊,來源于一定區域內群眾長期以來形成的文化價值觀,體現了基層群眾的民族歸屬感與認同感,是民族精神文明在音樂藝術領域的呈現。
3.3 對群眾文化建設起到規范性作用
民族音樂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它往往集中反映了一個民族優渥的文化底蘊與精神面貌。這就意味著,在群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與有效挖掘民族音樂,能夠對現階段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起到一定的規范性作用,從而實現對群眾精神面貌的凈化與提升。也就是說,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建設具有規范性作用,能夠挖掘潛藏于民眾精神深處的優渥文化底蘊,從而最終助力于我國的精神文化建設。
4 小結
民族音樂是群眾文化的基礎性組成部分,是現階段精神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根植于基層群眾的民族音樂,對群眾文化建設意義重大,能從更深層次上滿足基層群眾的審美需求、,對當前文化建設有著規范性價值。
參考文獻
[1]譚雁.高校音樂教學改革過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入方法分析[J/OL].黃河之聲,2019,(22):66[2019-12-19].
[2]吳秋伶.多元文化視域下中學音樂校本課程建設的思考[J/OL].黃河之聲,2019,(22):82[2019-12-19].
[3]楚悅.談遼寧少數民族非遺音樂數字化的傳承與保護[J].文化產業,2019,(2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