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晗


[摘要] 目的 研究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方法 方便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8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利用隨機分組的方法抽取54例患者,組成對照組,其余54例患者編入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使用的治療藥物為法莫替丁,觀察組患者使用的藥物多潘立酮。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 結(jié)果 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比為為96.30%與74.07%,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565,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癥狀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別為(2.9±1.4)分與(7.8±2.3)分,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3.373,P<0.05)。 結(jié)論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當中,使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療,能夠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癥狀積分,臨床療效更為理想。
[關(guān)鍵詞] 多潘立酮;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1(c)-010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peron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November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4 patients included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amotidine,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operido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3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4.0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0.565,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mptom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symptom score after treatment was (2.9 ±1.4)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8 ±2.3)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13.373,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the use of domperidone for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symptom score, clinical efficacy is more ideal.
[Key words] Doperidone; Functional dyspepsi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常見疾病。此種疾病的常見癥狀為腹痛、腹脹、噯氣、惡心等,該病的發(fā)病原因,則主要在于胃動力不足、胃黏膜炎癥等。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當中,主要可分為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等[1]。很多患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消化不良引起的不良反應,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逐漸進展進而引起胃潰瘍、胃癌等癥狀。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有較長的病程,且復發(fā)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發(fā)病率也會提升[2]。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選擇合適的藥物,以確保治療效果及治療安全。基于此,該文方便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1月到該院就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108例,研究了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方便選取的研究樣本為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0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法,每組54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5例;年齡在22~68歲,平均年齡為(43.4±3.3)歲;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為(2.8±1.4)年。觀察組中,男30例、女24例;年齡在24~69歲,平均年齡為(43.7±3.2)歲;病程在1~7年,平均病程為(2.9±1.2)年。納入標準: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有明顯的消化不良癥狀,經(jīng)胃鏡檢查確診,對該研究知情同意,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3]。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障礙者,消化系統(tǒng)占位性疾病或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經(jīng)檢驗,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使用法莫替丁進行治療,用藥法莫替丁分散片(國藥準字H20010489),口服,2次/d,20 mg/次,服用4~6周為1個療程[5]。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使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療,用藥多潘立酮片(國藥準字H20123058),口服,3次/d, 1片/次,飯前15~30 min服用,服用4~6周為1個療程[6]。
1.3? 觀察指標
比較觀察組、對照組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前后的癥狀積分。治療效果評價方法為,顯效:患者癥狀完全消失,1年內(nèi)無復發(fā);有效:患者癥狀得到改善;無效:患者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或進一步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0%。癥狀積分評價方法為,觀察癥狀包括惡心、嘔吐、噯氣、反酸、早飽、保障、上腹痛、腹部不適,3分:有患者主訴,對生活影響很嚴重;2分,有患者主訴,對生活影響較輕;1分,患者主訴為輕度癥狀,對生活幾乎沒有影響;0分:沒有癥狀[3]。
1.4? 統(tǒng)計方法
利用1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為96.30%與74.0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癥狀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為(2.9±1.4)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積分為(7.8±2.3)分,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很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在于胃黏膜長時間受到刺激。如果患者的存在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胃黏膜可能發(fā)生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而引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該病主要的病理特點,是淋巴細胞、漿細胞的黏膜浸潤,同時可能會合并腺體破壞或腺體減少。在炎癥活動當中,中性多核粒細胞數(shù)量將會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所有年齡均可發(fā)生,其中中老年人發(fā)病率先對較高[7]。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確診,一般需要采取綜合診斷的方式,包括病理檢查、胃鏡檢查、臨床癥狀等。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上主要采取藥物治療的方法,但法莫替丁等傳統(tǒng)藥治療效果不理想,因而應考慮使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
多潘立酮是一種具有胃腸推動作用的為動力藥物,能夠有效的拮抗多巴胺受體,對胃腸道上部整理及蠕動恢復正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胃體產(chǎn)生相應的刺激,促進其向下排空,增加胃竇和十二指腸的運動,加快胃排空的速度,并且同時協(xié)調(diào)幽門收縮[8]。該文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多潘立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效果更理想。患者口服使用多潘立酮,促進食物等胃內(nèi)容物運動,以合理的速度和方向向下運動,增強食管下部括約肌張力,同時促進食管蠕動,通過腸蠕動功能,向下推送結(jié)腸內(nèi)的積氣,進而排除體外。多潘立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中,對于胃腸蠕動緩慢、胃腸張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胃腸道動力不足,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癥狀,均有良好的效果[9]。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領(lǐng)域,一些研究者在對多潘立酮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以后,認為此種治療方案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6%。該研究的研究結(jié)果與之相近,表明多潘立酮有助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預后。有研究報道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尚未得到明確,研究者多認為此種疾病與胃動力障礙及胃感覺異常等因素有關(guān),促胃動力藥物的應用,有助于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根據(jù)既有研究結(jié)果,在多潘立酮應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以后,患者的治療后的癥狀積分在1~5分之間。該次研究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多潘立酮應用于臨床治療以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積分區(qū)間位于1~5分之間,故而該研究肯定了多潘立酮的臨床療效。既有研究報道認為,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消化不良的有效率為96.6%。該次研究認為此種治療方案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與既有研究結(jié)果較為接近。患者人數(shù)差異可能是該次研究與其他研究者的之間的差異性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當中,使用多潘立酮進行治療,具有提高治療總有效率,降低癥狀積分,提升臨床療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宏偉. 多潘立酮聯(lián)合奧美拉唑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36):119-120.
[2]? 林濤, 傅麗瓊. 奧美拉唑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療效分析[J].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 21(19):2504-2505.
[3]? 焦云常. 多潘立酮復合奧美拉唑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150例效果觀察[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4(77):15204-15204.
[4]? 趙欣心.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應用奧美拉唑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的效果觀察[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4,(76):15021-15022.
[5]? 洪偉, 鐘遠坤. 胃康靈、法莫替丁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7(6):25-27.
[6]? 成克英. 四君子湯加減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評價[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9):1737-1737.
[7]? 朱芬芳, 阮國永, 歐愷怡. 胃蘇顆粒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肝胃氣滯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的臨床觀察[J].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7, 9(27):82-83.
[8]? 李春蓉, 楊麗. 多潘立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醫(yī)藥衛(wèi)生:引文版, 2016(12):00193.
[9]? 吳窮. 多潘立酮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24):4870-4871.
(收稿日期: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