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青
(東莞市寮步鎮橫坑小學,廣東東莞 523000)
作為一項風靡全球的運動,世界杯的火熱是最好的證明。素有“世界第一運動”的足球運動深受各國人民群眾的喜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成年人愛上了綠茵場、愛上了足球,并且深受足球文化的影響。足球運動在各國和各地區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卻每況愈下,成績不斷下滑,對青少年的培養也處于低谷階段。針對這種情況,開展校園足球顯得尤其重要。小學生校園足球不僅能夠吸引小學生積極參與足球活動,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足球精神。健康、多元的“體質為根本,育人為宗旨”的校園足球文化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力挺我國足球的發展。
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硬件設備、場地器材。近年來,我校加大投入與足球運動相關各種硬件設備建設。將原來的200米田徑場內的七人場,改建成更適合小學生足球運動的三個五人制足球場、兩個活動三人制足球場;建成一面高3米,長40米的足球文化彩繪墻(用于足球知識宣傳、足球明星介紹、輔助傳接球射門練習等);各班門前配備專門的固定足球存放架、裝球網。體育與健康科組配備一大批輔助課堂教學和足球社團訓練用的繩梯、跳欄、標志桶(盤、桿)、訓練服、比賽服等等,用直觀的方式讓全校師生感受到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我校配有專職體育教師11人,其中3人為足球專項體育教師。為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師的足球教學技能,每年均組織教師參加省、市鎮組織的各項校園足球專項進修學習活動。成立校教工足球隊,師生共同參與,營造全員參與的校園足球運動的氛圍。我校在2017年獲得省青少年校園足球推廣學校稱號后,又在2018年又取得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稱號。我校制定校園足球發展的財政制度,保證校園足球各項活動的經費投入。除此以外,我校每年都會得到上級部門的校園足球活動的專項撥款以及社會商家、家委的經費支持。合理、科學的足球硬件設施、師資建設、經費保障等等,保證了校園足球活動的有序開展,也是校園足球文化的物質基礎。
我校以“興趣為基礎,技能為手段,體質為根本,成才為宗旨”的價值觀作為開展校園足球的理念,將校園足球作為我校辦學特色項目來開展。強化軟件設備,建設特色的校園足球文化,健康、多元化的足球文化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足球精神和競技精神。強化校園足球軟件設備(行為文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校園足球校本課程體系建設、課外校園足球活動開展、跨部門校園足球文化建設。
1.2.1 校園足球校本課程育人
我校體育與健康科組制定出校本化足球課程體系,結合國家校園足球開展的理念、目標,以及東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推進計劃,制定出我校校本化的六個年級12個學期的足球課程的目標體系、教學內容、各年級段足球運動的核心素養目標、足球技能的學習評價體系。保障每周一節的專項足球課堂教學,提升體質健康水平,提高足球運動水平,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特長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把足球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培養學生尊重規則、尊重他人、團隊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信、敢于挑戰的優秀品質。
1.2.2 課外校園足球活動育人
保證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有效結合。課外的校園足球活動包括:每天開展全員參與的足球大課間活動;每天開展的足球社團(校級足球隊)訓練活動;每年第二學期進行的足球專項運動會,運動會包括競技類比賽(五人制班級聯賽等)、非競技類比賽(顛球王、過人王、最佳射手等個人單項或團體非競技類的比賽)。
1.2.3 跨部門校園足球文化建設育人
跨部門聯動,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校園足球為主題元素的各種文化活動。利用校園網、學校微信公眾號、微課掌上通、宣傳欄、黑板報、學校廣播、專題展等不同的平臺,進行如校園足球主題演講、足球繪畫展、校園足球征文、校園足球廣播站、校園足球攝影、親子足球活動、家校足球對抗賽、足球知識及比賽規則等等的足球文化宣傳,構建深厚的校園文化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結合自身愛好特點,結合其它學科的知識技能,積極參與到各項校園足球活動當中來。
小學校園足球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合作與互動,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學校是主體,但家長和社會的支持也同等重要。只有當學校、家長和社會三方合力時,小學校園足球運動才能一直延續發展下去,足球文化才能達到育人的效果。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家庭的助力,同樣的道理,要想實現小學校園足球文化育人的目的,家庭的力量不可忽視。當前時期,我校家長總體上相當支持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的培養,但仍有相當部分的家長不懂體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認為踢足球只是簡單的玩,會影響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做好與家庭的溝通、宣傳講解就顯得非常的重要。我校利用家長會、校園網、公眾號、微課掌上通、家委會等各種渠道,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校園足球發展情況,并邀請家長參與到校園足球親子活動、“我陪爸爸看球賽”、教師隊對家長聯隊足球友誼賽等活動中來,讓家長懂得體育就是少兒時期最好的教育,懂得體育運動對培養孩子的健康體魄、意志品質的重要性,從而讓家庭成為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堅實后盾。
《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小學校園開展足球運動的目的是借足球文化來育人,區域互動,形成合力能提升足球文化的育人效果。我校積極尋求學校當地的社區足球協會(團隊),建立學校和社區之間的足球聯系網。足球聯系網的建立可以豐富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形式,以及持續提升足球活動的熱度。我校還邀請社區足球協會的足球專業人士,到學校給老師和學生進行運動展示、足球理論知識講座、比賽經驗技巧的傳授等等。同時還邀請社區足球隊、足球俱樂部代表隊與我校足球隊進行友誼賽,借此來推進我校足球運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校園足球文化的形成。讓孩子們在學校、社區都能真實地感受足球運動,享受這種健康、多元的校園足球文化的熏陶,育人的目的自然而然就實現了。
我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的初衷是“體質為根本、成才為宗旨”,通過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達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多元化的足球育人評價能夠能夠淡化學生的成績分數,把目光聚集在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參與度、學生的完成程度、認知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價值上去。通過整合家庭和學校、社會資源,并且把線上線下結合在一起,最大化實現足球文化育人,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我校開展小學校園足球活動的目的,是通過足球運動為成為一個提升學生體育鍛煉興趣、提升體質健康的抓手以及突破口。從足球競技運動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的興趣來分析,不可能百分百每一個學生都會全心全意喜歡足球運動,也不可能每個學生都適合進行足球運動。所以,不能簡單用技能水平的高低來評價學生。我校建立多元化校園足球參與體系,那評價手段也應該是多元化的。著重評價學生在校園足球各種活動中的參與度、體育鍛煉的興趣養成度、年度體質健康的升降幅度、體育與健康課堂的學習習慣等等。創新校園足球育人評價體系有助于學生的成長,進而達到足球文化育人、成才的效果。
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必須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與足球運動技能發展規律。不能按傳統的觀念做法,僅僅建立男女兩支學校足球代表隊參加比賽拼命獲取好成績。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在過往的幾十年少年足球發展中已經明確是錯誤的、失敗的。我校新一輪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就是將足球活動進入課堂、課余體育活動中,以培養足球興趣為主,促進學生的足球運動鍛煉習慣,從而大幅度提升足球運動人口。所以我校在開展小學校園足球活動中,堅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興趣為主、參與為主,不急功近利想盡辦法要成績。同時,我校評價體育教師開展校園足球的開展情況,也不能視其足球專業隊所獲的比賽成績作為唯一標準。更多應該將評價的角度從比賽成績,轉到課堂(課后活動)中學生的全員參與度、足球活動興趣高低、校園足球活動開展場次、學生足球知識、營造班級足球運動氛圍高低等方面上。
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下,正確利用網絡能夠推進我校足球文化的發展,提高足球文化育人的效果。我校正嘗試積極創設線上足球活動評價體系,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學生的校園足球活動參與方式。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登錄校園網賬號參與各種校園足球活動,老師則可以通過校園網與學生進行互動、評價。線上評價體系不僅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獨立空間,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知識量,有利于他們形成對足球運動的興趣。作為學校,線上評價體系也能夠減輕足球課堂教學的任務,與足球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比賽規則都可以通過網絡傳授給小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的資源與便利,輔助校園足球活動的蓬勃發展,更有利于構建全方位的校園足球文化。
我校通過深刻理解校園足球活動的內涵,大力普及校園足球運動,形成了多方合作助力的活動模式,構建成跨部門聯動的健康、多元的校園足球文化,充分挖掘足球運動的育人功能,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提升了學生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育人效果顯著,成為我校的特色發展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