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萍 孫欣宇 張琛 王騫 孫婧瑜 翟浩帆 王琪
白藜蘆醇(resveratrol,Res)為非黃酮類的多酚化合物,廣泛分布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寥科等70多種植物中[1-2]。目前,Res抗腫瘤作用已經在多種體外細胞實驗及動物模型上得到證明,但Res對于不同的癌細胞,其抗癌作用效果、作用途徑和劑量不同[3-4];其在體內與體外實驗的抑瘤效果和機制也不盡相同[5],故而Res的抗癌作用還需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本實驗以Lewis肺癌荷瘤小鼠為研究對象,觀察在小鼠體內Res對Lewis腫瘤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并研究Res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以探討Res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免疫機制,為大力開發Res,研制抗癌新藥提供實驗依據[6]?,F報道如下。
1.1 材料 (1)實驗動物:40只昆明小鼠,體重(20.0±2.0)g,雌雄各半,由齊齊哈爾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2)藥物及試劑:Res(上海源葉,批號20160218,純度>98%),酶聯免疫試劑盒(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四甲基偶氮唑鹽試劑盒(MTT,美國Sigma公司);環磷酰胺(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瘤株:小鼠非小細胞肺癌細胞Lewis細胞,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
1.2 造模、動物分組及給藥 取對數生長期的Lewis細胞,胰酶消化處理,制備成1×107/mL細胞懸液,在30只小鼠前肢腋下皮下接種,每只接種0.2 mL。造模后將荷瘤小鼠隨機分為模型組、Res組、環磷酰胺組,各10只,另取未接種荷瘤小鼠10只為正常對照。正常對照組:0.2 mL/10 g生理鹽水灌胃;模型組:0.2 mL/10 g生理鹽水灌胃;環磷酰胺組:腹腔注射環磷酰胺20 mg/kg;Res組:Res以二甲基亞砜(DMSO)助溶(DMSO終濃度不高于0.5%),再以生理鹽水溶解,200 mg/kg灌胃。接種后次日給藥,各組每天給藥一次,連續1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觀察各組小鼠生長情況 觀察各組小鼠生長的一般情況,監測小鼠的重量,以分析Res對荷Lewis肺癌細胞小鼠及腫瘤生長的影響。
1.3.2 瘤重 停藥后次日,脫椎處死小鼠,鈍性剝離腫瘤組織,剔除周圍結締組織,稱瘤重。
1.3.3 觀察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MTT比色法) 開腹取脾臟組織,剪碎、研磨,200目篩過濾,制備單細胞懸液,1 500 r/min 離心 10 min,棄上清,加入 10 mL NH4Cl 37℃水浴 10 min 后,用 PBS 溶液洗滌兩次,將細胞懸浮于2 mL培養液中使濃度為2×106/mL。將每只小鼠的細胞懸液分6孔接種于96孔培養板中,其中3孔加培養液100 μL PHA液(實驗孔),另3孔加培養液100 μL PHA液(對照孔)37 ℃,5% CO2培養箱內培養 48 h;每孔加入20 μL MTT 溶液(5 g/mL),繼續培養 4 h 后去上清,每孔加入 DMSO 200 μL。振蕩 10 min 后通過酶標儀測定波長490 nm處細胞吸光度(A)值,以刺激指數(SI)值反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刺激指數越高,脾淋巴細胞轉化率越高。SI=PHA刺激孔A平均值/細胞對照孔A平均值。以分析Res對荷瘤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率的影響。
1.3.4 觀察血清細胞因子水平 停藥后次日,眼眶取血并脫臼處死,血樣于 3 500 r/min離心 15 min 后分離上清液,用于細胞因子的檢測。采用雙抗體夾心法[7],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步驟檢測各組IL-2、IL-4的含量,以分析Res對荷瘤小鼠血清中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組小鼠生長情況分析 接種Lewis肺癌細胞前,各組小鼠生長狀態良好,小鼠毛發濃密,油光發亮,活潑好動;接種癌細胞后,隨著腫瘤的逐漸增大,小鼠行動緩慢,精神萎靡,飲食較差,毛發粗糙,無光澤,右側腋窩皮下局部均形成約0.4 cm×0.4 cm的腫瘤,質硬、活動、與胸壁不粘連;經過治療,與模型對照組比較,Res組小鼠皮毛松散、飲食差等狀況均較模型對照組、環磷酰胺組減輕。
2.2 模型組、Res組、環磷酰胺組瘤重比較 Res組、環磷酰胺組瘤重分別為(0.90±0.05)、(0.56±0.07)g,均低于模型組的(1.47±0.16)g,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4.558、3.421,P=0.000、0.002)。
2.3 各組小鼠SI值比較 正常對照組、模型組、Res組、環磷酰胺組SI值分別為(1.26±0.06)、(1.16±0.07)、(1.24±0.04)、(1.18±0.07),其中模型組和環磷酰胺組SI值均低于正常對照組(t=3.430、2.744,P=0.003、0.013);模型組和環磷酰胺組的SI值均低于Res組(t=3.138、2.353,P=0.005、0.030);但正常對照組和Res組SI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77,P=0.391)。
2.4 各組小鼠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模型組、環磷酰胺組IL-2水平均低于正常對照組、Res組,IL-4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Res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Res組與正常對照組IL-2、IL-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各組小鼠血清細胞因子水平比較[pg/mL,(x-±s)]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肺癌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已成為當今世界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8]。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肺癌的遠處轉移和治療后的局部復發[9],因此尋找一種既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又能夠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消滅循環系統微轉移和遠處轉移的抗癌新藥具有重要意義[10-11]。
現已發現Res對消化、血液、呼吸、生殖等多個系統來源的腫瘤細胞的生長有一定的抑制和細胞毒作用[12-13],但Res的抗腫瘤研究主要在體外進行,而藥物必須通過體內代謝活化或機體反應才能發揮作用,體外的藥效結果在體內不一定都能相對應,并且Res對不同腫瘤細胞株的抑瘤作用及機制不同,有關Res對Lewis肺癌小鼠體內的免疫調節作用的研究報道較少[14-15]。本實驗通過右腋窩皮下注射接種Lewis肺癌細胞懸液的方法制備荷肺癌小鼠模型,研究結果顯示,Res組瘤重低于模型組(P<0.05)。模型組和環磷酰胺組SI值均低于正常對照組、Res組(P<0.05),但正常對照組和Res組SI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Res具有抑制Lewis肺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
機體的抗腫瘤作用是以Th1介導的細胞免疫為主,但大多數腫瘤患者體內常發生Th1向Th2漂移,表現為Th2型細胞因子占優勢,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將受到嚴重干擾,腫瘤細胞有可能發生免疫逃逸[16-17]。因此,糾正荷瘤機體免疫功能紊亂狀態,誘導Th1細胞的優勢極化,在腫瘤特異性免疫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18]。IL-2為Th1型細胞因子,IL-4為Th1型細胞因子[19]。本研究結果顯示,模型組、環磷酰胺組IL-2水平均低于正常對照組、Res組,IL-4水平均高于正常對照組、Res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Res組與正常對照組IL-2、IL-4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荷瘤機體內,免疫功能處于紊亂狀態,發生Th1/Th2漂移,Th2細胞相對處于優勢地位,抑制了抗腫瘤特異性免疫應答Th1細胞的優勢狀態。Res能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糾正Th1/Th2漂移,可以促進Th1類細胞因子的表達,使荷瘤小鼠分泌的細胞因子由Th2型向Th1型轉變。
綜上所述,Res作為一種重要的中藥單體,具有抑制小鼠體內Lewis肺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調節體內細胞因子水平,糾正荷瘤機體的Th1/Th2漂移現象有關,但具體的機制還需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