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晶
(黑龍江工商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工科的建設及發展思路不斷改革出新。基于信息交互式的學習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教育教學環境中,在“互聯網+教育”的模式探索中,以“微課”為代表的輔助教學手段應運而生,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演示,在互聯網上進行在線學習與互動,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又能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但是當前以微課為主的教學資源缺少統一標準和建設機制,由于資源分布不均衡,東多西少,且精品課程多集中在985 及211 高校,使得微課等資源重復開發,缺少有效整合及存檔管理。學校之間資源獨立,沒有形成共享機制,沒有形成的教學成果,將作為共同成果,多校之間可以聯合使用,擴大受益面。通過本文的研究,豐富教學手段,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同時為校際合作和資源共享新模式的探索奠定基礎。
自2011 年“微課”概念在國內被首次提出來以來,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信息資源形式,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應用面廣”等特點被廣泛認可,微課概念在教育領域迅速傳播,相關實踐和應用也迅速展開,目前在國內各專業學科的微課教學資源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微課資源逐漸增多,以《PLC》課程為例,有諸多網課及微課資源,但諸多學者更加重視微課的制作及內容完善,卻沒有形成體系,沒有統一標準,且沒有形成校際共享模式,只是單一的研究微課設計方法和在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國內外對高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的相關研究還處于概念和框架設計階段,對課程教學資源開放共享深層次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2001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率先開展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將課件等資源放置于互聯網服務器中,公眾可以免費下載。以此為契機,美國乃至全世界諸多高校紛紛加入此行列,通過互聯網共享部分課程教學資源。目前,國內關于課程教育資源共享的文章數量相對較少,田仲富提出通過資源分類整合,加強政府支持力度等高校數字化資源共享策略,楊霞提出利用云計算進行教育資源共享,研究內容主要集中于教育資源共享的優缺點、對策等研究,缺少更深入的理論研究。
(1)微課制作的聯合優化。《PLC》作為電氣自動化、工業控制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以實踐應用為主,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做到靈活運用。目前該課程具有完善的教學大綱、教案、PPT 課件、實驗報告等資料。通過我校研究項目“新工科背景下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及共享模式研究”,將難于理解的知識點和重點實踐案例的各個環節制作成微課,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關于《PLC》的優質教學資源,分享給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聯合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與多校教師聯合探討優化資源,制定統一標準,促進校際合作。
(2)微課的網絡共享模式。學校引進超星學習通APP軟件,作為信息共享平臺,老師可以上傳學習資料,學生可以任意觀看和下載,師生可以在平臺上交流互動,為微課的推廣提供技術支撐。在超星學習通APP 上,學生已經開始自主學習現有《PLC》相關教學視頻,部分本課程的網絡微課資源已掛到學習通上,學生接受較快,反應良好。其他課程可效仿《PLC》課程,制作各個專業的精品微課等優質課程資源,利用超星學習通APP 及慕課等網絡平臺進行推廣,為共享教學資源理念奠定數字化教學基礎。
(3)微課的校際合作模式。學校之間教學資源各自管理,沒有形成共享,造成資源的浪費,且每個學校的教學方式基本固定,沒有充分的交流,相互之間沒有做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我們探索一種資源共享模式,進行校際交流和合作,優化教學資源,實現共同的長足進步。多校之間可以建設云共享平臺,將優質資源進行推送,同時可利用云平臺進行交流探討,對于有共同需求的課程進行資源整合,進行跨校微課制作,節省資源,最大限度實現教育資源共建,打破學校之間的壁壘,改善高校間信息孤島的現狀,順應時代潮流,實現教學改革的目的。
(1)教職人員的信息素養有待提升。從現實的角度分析,不論是何種教學技術的有效應用以及何種教學目標的實現都必須要有具有較強專業素養的教師作為支持,但是經實踐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在我國諸多高等院校內部的專業教師,其信息素養仍然有待提升,不僅不具備較強的微課教學技術掌握能夠,同時還無法全面地掌握資源共享模式的有效實現路徑,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微課教學技術在《PLC》課程中無法充分地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進而致使《PLC》課程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2)微課教學技術應用方法較為落后。經實踐調查研究顯示,目前存在于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模式落實工作當中的主要問題就是微課教學技術等優質教學資源的應用方法過于形式化。部分《PLC》課程教師在實踐應用這些優質教學資源的過程中,雖然能夠有效地認知到該種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可以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并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其在實踐應用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構建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臺以及信息共享平臺,同時在制作微課教學視頻的過程中,進而極大地降低了教育教學事業的整體發展速度。
(3)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應用理念落后。從實際角度出發,在教育教學領域當中,教育理念是最為關鍵的元素,教育理念的優質與否決定著教學計劃的實施成敗,同時也影響教學質量。但是經實踐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我國部分《PLC》課程教師所應用的教學理念極為落后,仍然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以課本為中心教學理念等。
(1)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教職人員的信息素養是決定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模式能夠實現的關鍵,同時也是該項教學模式有效落實的第一執行主體。一旦課程教師的信息素養無法滿足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目標實現需求。
(2)優化革新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是保證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模式有效落實的關鍵環節。從現實的角度分析,微課教學技術的應用主要強調的就是凸顯學生在課上的主體地位。而基于這一情況,《PLC》課程教師在實際工作期間,必須準確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學理念的革新。
(3)優化革新優質教學資源應用方式。對于優質教學資源的有效應用是保證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模式有效實現的關鍵工作。為此,首先,《PLC》課程教師在實際應用微課等優質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必須明確該種教學資源的具體應用要點,在掌握了應用要點后,進行具體的實踐研究分析。其次,要有效地構建出地區內部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在平臺中定期地發布一些優質教學資源的應用心得體會,從而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促進地區內教育教學事業的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以及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課程教學工作的需求,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極大地緩解了這一問題,為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人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重點研究了以微課為代表的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模式,在多校資源共享方面提出建議,為高校優質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依據,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及資源浪費等問題,促進教育資源有效共享,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