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遠路 李京濤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設計文化逐漸走向現代化,世界文化逐漸趨同化。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長期積淀而形成的一種反映當地特征和風貌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寄托。民族文化中的圖案紋樣為設計師提供了設計靈感和素材,把民族文化融入現代景墻設計中,讓人們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民族歸屬感,是當今設計師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布依族;紋樣;裝飾景墻;民族特色
1 布依族谷繡簡述
刺繡,布依語稱之為“谷繡”,是布依族一項傳統的紡織工藝。刺繡作為一項傳統的工藝,其中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刺繡的內容是根據性別和年齡的不同而進行區分的。男性的服飾相對簡單,主要是利用蠟染的藍布或布依族的布衣錦格子布進行縫制,一般情況下不加花紋圖案,也不佩戴裝飾。女性的服飾色彩相對于男性服飾更加豐富,服飾的內容有很大的歷史人文價值。女性服飾是在衣服袖口和胸前用以二方連續的花紋或幾何紋進行裝飾,胸口主要用花草紋、蝴蝶紋、動物紋等進行裝飾。這些紋樣是布依族先輩對自然的敬畏和對未來追求而得出的成果,是布依族人的歷史文化精髓,是特有的文化,具有很大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審美雙重研究價值。
2 布依族谷繡紋樣類型
在布依族衣服上尤其是刺繡紋樣比較豐富的服飾上,我們能夠看到許多不同的裝飾紋樣。這些紋樣都是取材于自然,與其他少數民族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中的內涵和來源有一定的區別。
2.1 抽象幾何紋
布依族服飾中的三角紋樣和菱形紋樣是通過魚的形象藝術加工而形成的。布依族以魚作為原型而進行藝術加工,形成幾何紋樣應用在服飾上。三角紋樣通過二方連續的藝術表現形式應用在服飾中,起到祈福和裝飾作用。同時,布依族以狗齒為原型進行藝術加工形成的抽象幾何紋樣,通過刺繡應用在服飾中,具有保護族人驅鬼的寓意。
2.2 花草紋
布依族以自然中的花草為原型進行藝術設計,形成現今布依族服飾上精美的花草紋樣。花草紋樣主要是蕨菜花、茨藜花、花瓣、米粒紋、梅花紋、桂花紋等,主要分布在布依族日常服裝的胸口和裙擺上,裝飾簡潔卻不失美感。自然花草紋樣主要是布依族人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對自然的觀察而提取出來的。花草紋樣體現了布依族的審美趨向,將自然花草紋樣提煉成文化符號,這些文化符號代表著布依族的文化精髓,凝聚著布依族人對自然的豐富情感。
2.3 動物紋
布依族服飾上的動物紋樣源于布依族人對圖騰的崇拜。布依族人認為這些動物能夠保護族人,給予布依族安全和幸福,把這些動物抽象紋樣應用于布依族背扇上,以保佑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布依族服飾上的動物紋樣既體現了布依族人的圖騰崇拜,又充分體現了布依族對自然的敬畏。
3 布依族谷繡紋樣在裝飾景墻中的應用價值
布依族谷繡是布依族從自然中提煉出來的藝術,將布依族生活中的元素提煉拼接在服飾中,將民族文化意寓儲存在這些谷繡紋樣中。谷繡紋樣是布依族民族文化在生產和發展中保留下來的文化精粹。布依族谷繡紋樣展現的是布依族在幾千年發展過程中對自然、社會、生活的態度,從中體現出布依族的民族情感和智慧。深入研究布依族谷繡紋樣的內涵,有助于我們了解布依族獨特的原始生活及宗教信仰。布依族文化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布依族谷繡紋樣對布依族文化具有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
設計師通過對布依族谷繡紋樣的提煉加工及重組的方法,提取布依族紋樣的文化符號。將其應用在環境裝飾上,既滿足了當今人們對環境審美的需求,又為設計師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運用重組的布依族文化符號進行設計創作,既保護和傳承了布依族谷繡文化的傳承,又為貴州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作出貢獻。
4 布依族谷繡紋樣的提取
布依族谷繡是布依族在長期的民族發展過程中在布藝上運用的一種展示手法,谷繡紋樣是布依族婦女長期學習的經驗所取得的成果。布依族的服飾色彩包含布依族的豐富情感和豐富精神的內涵。在布依族服飾中,色彩搭配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在設計中運用布依族色彩進行色彩裝飾,既能充分體現布依族谷繡文化的特色,又能夠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將布依族谷繡紋樣進行元素提煉,將現代設計手法和布依族主要裝飾手法進行結合,能夠增加布依族圖案的多樣性和藝術性。將布依族魚紋樣進行再設計,改變了布依族紋樣的單一性,增加了布依族紋樣的趣味性,同時包含布依族的文化氣息,又別具特色。布依族的谷繡紋樣都寓意不同內容,如布依族谷繡里面的三角形紋樣寓意幸福,有祈求平安的意圖。米粒紋、梅花紋、桂花紋、花草紋等,都具有祈求豐收和吉祥的寓意。將這些谷繡紋樣通過藝術手法應用在裝飾景墻中,既保留布依族紋樣的本質特征,又將布依族的祝福傳播給世界。
5 布依族谷繡紋樣在裝飾景墻中的運用
現代裝飾景墻作為景觀元素常被運用在城市公共空間中,成為裝飾公共空間和提升公共空間品質的主要手段。其因獨特的表現形式,成為公共空間的主要的景觀標志。傳統的景墻多以植物、雕塑作為裝飾,多依附在建筑上,建造材料以磚石為主。現代的景墻具有豐富的幾何體形,或簡潔,或復雜,風格互相融合滲透,并在材料、工藝技術等方面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將布依族的文化符號應用在裝飾景墻中,賦予了裝飾景墻的民族特色,使裝飾景墻既保留了其主要功能,又賦予當地民族特色文化,滿足了當代人對民族文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將隔離墻面進行再設計,增強了隔離的裝飾效果和文化宣傳效果。
布依族谷繡元素主要運用在裝飾墻面的造型面,通過對布依族村落的建筑特色進行研究,將布依族谷繡元素運用在與布依族建筑相統一的建筑特色形式的裝飾景墻上。通過具有布依族特色的谷繡紋樣造型和特色的裝飾材料設計墻面的整體造型,達到裝飾景墻與布依族建筑相統一的具有現代氣息的裝飾墻體。這既與布依族村落現階段風貌相融合,又能夠彰顯時代特征,與時俱進。通過對布依族紋樣的理解,將墻體進行藝術加工和裝飾,與現代審美和設計理念相結合,能夠突破布依族紋樣的局限性,充分體現布依族裝飾墻體的民族性和特色性。采用這些元素能夠突破傳統墻體的單一性,具有活躍景點的民族氣息和增強布依族的民族氛圍的作用。
裝飾景墻的細節和裝飾是運用布依族提取的文化符號進行點綴。通過對布依族的紋樣進行提取運用,進而運用雕刻和鏤空的手法,運用燈光和材質對比手法進行裝飾景墻的設計,運用構成形式裝飾在景墻的表面及構件上。這在運用布依族文化符號祝福人們的同時,又讓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布依族谷繡紋樣文化。這樣可以形成具有布依族特色的裝飾景墻,既保護景墻的整體性,又具有藝術美感;從中觀賞到布依族的民族文化特色,讓布依族谷繡紋樣文化適應時代的發展,實現傳承。
裝飾景墻在材料上主要運用防腐仿古現代裝飾材料,與貴州布依族民族特色建筑達到整體的統一,既能適宜貴州的自然條件,又能符合布依族建筑特色。對布依族谷繡紋樣的顏色進行提取,加以提煉,運用在裝飾上;運用其中的顏色的對比和跳躍,增加裝飾景墻的亮點。防腐木的選擇主要是根據布依族的建筑的主要材料,運用防腐木既能夠抵御貴州自然條件的侵蝕,又能夠與布依族建筑相呼應。細節裝飾構件的裝飾材料運用的是銅合金進行表面噴漆,材質的對比達到裝飾的目的,體現布依族特色的景墻的同時,又符合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
6 結語
布依族先輩通過自己的審美,對自然界的事物進行提取加工,創造出特色的布依族谷繡文化。這些文化是布依族先人嘔心瀝血的成果,代表著布依族人對自然界的豐富情感。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文化不斷煥發新的活力。將布依族谷繡文化應用在裝飾景墻設計中,能夠把布依族人豐富的情感和民族特色展現給現代社會。保護與傳承布依族谷繡文化,也是對貴州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色性的保護與傳承。而布依族谷繡文化在裝飾景墻上的運用,也能夠為現代設計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讓現代景墻設計更加民族化、特色化。
參考文獻:
[1] 邢海濤.論植物紋樣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創新[D].北京林業大學,2013.
[2] 張聖豪,程晨.植物紋樣在現代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4(3):21-22.
[3] 馮楚盼.現代景觀中景墻設計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
[4] 陳國.景墻構成設計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2.
[5] 吳文定.布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與保護[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9,36(02):15-19.
作者簡介:譚遠路(1997—),男,本科,研究方向: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