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治學
因為治療疾病的需要,年幼的孩子有的時候需要進行手術,可對于父母來說這個時候往往是最犯難的時候!孩子年紀輕輕就要接受手術實在于心不忍,更有孩子父母或其他家長認為全身麻醉會降低兒童智力。因為父母的種種顧慮,使孩子的病情一再拖延而導致惡化在臨床并不鮮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全身麻醉對兒童身體的影響。
什么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也叫全麻,是指通過呼吸道吸入的方式使麻醉劑進入身體,或者通過靜脈和肌肉注射到體內,進而使病人全身疼痛感消失肌肉放松,反射活動減弱。這種抑制狀態是可控和可逆的。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應根據病人的情況和對各種生命體征的監測來調整麻醉藥劑量。手術結束后,麻醉效果會逐漸消失,孩子會慢慢恢復意識。
全麻一般不會影響智力全麻后一周內,兒童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失眠和短期記憶障礙。所以一些父母把這些變化歸因于麻醉導致的神經性衰退。事實上,兒童的手術是一個創傷的過程,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并不意味著兒童的智力發展受到了影響。每年,我國成千上萬的兒童因需要手術治療而接受全身麻醉。其中一些患兒已經經歷了很多次,但沒有數據顯示全身麻醉對兒童智力有不利影響。此外,智能還不如身高和體重一樣有一定的測量標準。即使是最完整的智力測試也有局限性。因此,家長不應因為孩子某次考試成績或智力測試成績不理想,就認為孩子智力下降,并將原因歸于全身麻醉。只要在醫療技術條件良好的正規醫院就醫,就能保證兒童麻醉和手術的安全。為了讓孩子們安全舒適地通過手術,家長們應該摒棄麻醉會使人變傻的偏見,根據需要大膽地選擇全身麻醉。
智力是指人們運用知識和經驗,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和判斷,理解和理解客觀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表明,早期經驗越多,智力發展越快。童年是智力發展最重要的時期,而環境和教育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麻醉劑的作用只是阻止痛覺的傳播路徑,但對大腦沒有明顯的影響。在手術過程中,麻醉師會根據手術需要不斷地給病人添加麻醉藥。手術結束后,醫生也會立即停止麻醉。全麻的原理是阻斷疼痛向大腦的傳遞,暫時抑制兒童的疼痛反射和意識傳遞。在手術過程中,麻醉師會定期監測血壓、心率計等基本生命體征,確保重要器官的血液供應。如果有異常發生,他們會及時介入糾正。近期就有研究表明,無論是局麻還是全麻,只要在全麻手術中沒有重要器官缺氧,特別是腦缺氧,都不會影響嬰幼兒的智力發育。
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嬰兒仍處于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時期,其神經系統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一年內長期或反復全身麻醉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近國外的大量抽樣調查也證明了這一觀點。
全麻有風險顯然,沒有理由認為孩子僅僅因為接受全身麻醉就變得不能說話或者不會走路,但這是否意味著孩子的麻醉沒有風險?答案是:一定有風險,小兒麻醉的風險高于成人麻醉。
幼兒尤其是嬰兒器官發育不好,身體代償功能較成人差,尤其是氧氣儲備不足,血容量小,更容易發生麻醉事故。同時,從解剖學角度看,兒童一般具有頭大、頸小、舌大等生理特征,這決定了兒童呼吸道不易打開,容易造成插管困難。兒童麻醉的管理要比成人麻醉的管理困難得多。這導致兒童麻醉的風險比成人高得多。
在手術過程中,兒童出現嘔吐、舌后墜致呼吸道阻塞、喉痙攣窒息、大出血、心搏驟停等癥狀,極易造成腦缺氧所致腦細胞損傷。然而,上述情況的發生與全身麻醉使用的麻醉劑沒有直接關系,這是由于麻醉過程中操作不規范引起的。
1.對健康有害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全身麻醉對身體有傷害,但這并不意味著傷害很大。畢竟手術要依靠這一手段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其次,也是為了手術順利進行。全身麻醉是對全身范圍的整體性操作,因此對全身都有害。所以全麻后的會有一些副作用,但對病人后期身體沒有太大影響。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修養就可以恢復。
2.神經損傷手術全身麻醉是對神經損傷最大的,因為麻醉劑的作用對象是神經,麻醉劑主要阻斷神經信息的傳遞,所以神經損傷最為明顯。所以也有患者在全身麻醉手術后發生有運動神經后遺癥等,但發病率并不高。
3.記憶障礙全身麻醉對身體的另一個影響是記憶的影響。如,許多患者在全身麻醉后有記憶衰退的癥狀,這可能是手術的后遺癥或全身麻醉的效果。所以目前關于全身麻醉對記憶有影響的理論只是一個猜測,沒有實驗結果可以證明這一點。
患兒全麻前后注意事項患兒接受全身麻醉,不管是對于患兒本身還是其家庭的一件大事。因此,在手術前一天,患者及其家屬應與負責手術麻醉的麻醉人員進行溝通,了解患者情況和手術前注意事項,舒緩自身的緊張情緒,啟發和鼓勵孩子與醫生合作,使他們克服恐懼心理,做一個勇敢的孩子。另一方面,患者家屬應將患者過去的病史、身體狀況、過敏史、近期是否感冒等情況告知麻醉醫師,以便麻醉醫師最終結合各種檢查和檢查結果呈現的狀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藥物以及操作方法。最后,孩子的家庭成員必須嚴格遵守麻醉醫師的建議,如禁食、禁水和其他的一些措施。不要因為孩子餓或渴而心軟私下給孩子喂食,這種做法的危害遠遠大于全身麻醉對兒童的危害。
為保證呼吸道通暢,全麻后患者應平躺在枕頭上。全身麻醉手術后常出現嘔吐。頭部應及時偏向—側,清除口腔內嘔吐物,避免誤吸。
患兒手術結束后回到病房后應繼續用鼻導管或面罩吸入氧氣,防止缺氧的發生。并且繼續心電監護儀的日常監測。如果術中出血較多,術后易發生低血壓。此外,氧飽和度必須進行不間斷監測。氧飽和度低于90%表示缺氧。這時就要叫來值班的護士和醫生展開急救,否則救援時間會延誤。上呼吸道阻塞的可能原因是麻醉劑殘留作用、喉痙攣、喉水腫或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等,也可能與操作本身有關,頸部手術如甲狀腺手術、氣管周手術等就有可能壓迫氣管后可引起喉返神經損傷或局部出血,導致呼吸困難,有時伴有喉鳴音。刀口疼痛或術中插入的積水或尿導管刺激可能引發術后高血壓。有效的術后鎮痛和對癥治療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