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楚湘 黃先生
摘 要:結合廣東抗旱減災工作實際,以抗旱服務隊為中心,設計開發了具有抗旱現場信息采集、基礎信息管理、抗旱行動部署、抗旱效益統計等功能的廣東省抗旱服務隊管理系統,提升了抗旱服務隊科學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抗旱服務隊;管理系統;實時監控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2-002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23;D632.5? ? ? ? 文獻標志碼:A
廣東省降水充沛,水資源豐富,但時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3—9月;冬春季受西北氣流控制,南嶺至南海無穩定鋒區,不利于云雨形成,常出現干旱天氣,沿海和低丘陵區干旱尤為嚴重。近20年來,廣東分別于1999年、2002年、2004年發生嚴重旱情,受旱面積均在100萬hm2以上;2008年、2015年在粵東、粵西沿海和粵北地區發生局部嚴重旱情。
1? 系統設計
1.1? 抗旱服務隊業務分析
抗旱減災工作以抗旱服務隊為中心,圍繞5項核心業務展開。
①抗旱服務隊機構人員管理。包括抗旱服務隊及人員基礎信息管理、物資倉庫管理。②設備管理。對抗旱設備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設備購置、入庫、調撥、使用、維修、報廢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和管理。③抗旱行動。旱情發生后,抗旱服務隊采取針對性的抗旱減災救災行動及進行年度抗旱綜合效益評估。④資金管理。跟蹤、監督抗旱補助資金的分配、使用等情況。⑤文件資料。對抗旱預案、抗旱行動方案、規章制度等進行管理。
1.2? 總體設計
廣東省抗旱服務隊管理系統總體架構分為4個層次。
①采集層。完成對大型設備(主要指應急送水車、挖掘機等)位置信息的采集與傳輸,采用“GPS+GPRS+數傳儀”模式。通過數碼通(有定位和實時傳輸功能)拍攝旱情現場和抗旱行動圖像并實時傳輸至指揮中心,供決策參考。②數據層。完成各類數據的接收、處理并存入數據庫中,為應用層提供各類基礎數據。③應用層。通過多種展示方式,向用戶展示實時監控、抗旱設備管理、抗旱服務隊機構和人員、相關文件資料、抗旱行動效益等各類信息以及各類信息之間的關聯。④用戶層。用戶包括省水利廳用戶、市縣水利局用戶、抗旱服務隊用戶。
1.3? 數據庫設計
數據庫設計依據《旱情等級標準》(SL424—2008)、《旱情信息分類》(SL546—2013)等標準規范,根據實際進行擴展,分為監控類、基礎信息類、抗旱業務類、多媒體類、系統管理類。
2? 系統功能模塊簡介
2.1? 實時監控
實時監控是對大型抗旱設備的使用狀態以及對抗旱現場進行監控,包括設備監控和現場圖像兩個部分。
設備監控通過在大型、可移動的抗旱設備上安裝GPS定位設備,采集設備運動狀態和位置信息,實時傳輸至服務器端,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展示設備位置及當天行駛里程,衡量設備的使用情況和效率。與抗旱行動關聯,繪制應急拉水車、挖掘機運動軌跡,并可沿運動軌跡播放行進路線。通過查看設備“運行日志”,調取該設備歷史運行情況和運動軌跡?,F場圖像基于地理信息系統展示抗旱行動現場拍攝的圖像,便于指揮中心實時了解現場情況,為抗旱決策提供支持。
2.2? 設備管理
建立抗旱設備臺賬,與下達的補助資金文號、設備購置合同、設備生命周期狀態信息等進行關聯。
按照相關規范要求,抗旱設備分為應急拉水設備、打井洗井設備、移動灌溉設備、移動噴滴灌設備、輸水軟管、簡易凈水設備、清淤設備、發電和動力及其他設備等類別。本模塊對所購置的設備進行分類管理,可按抗旱設備運行狀況、投資來源、資產屬性等3種方式進行統計匯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是對抗旱設備調撥、使用、故障、維修、報廢等設備各種狀態的跟蹤管理,對設備狀態進行全面準確記錄,并通過設備狀態時間軸進行展示,全方位衡量設備使用效能,為設備日常管理、維修費用申請、設備更新等提供參考依據。對抗旱救災補助資金進行管理,監控抗旱補助資金的下達、分配及使用,跟蹤資金流向,若利用補助資金購置抗旱設備,則與設備購置合同關聯。購置合同管理是對抗旱服務隊設備購置合同的簽訂、履行及合同款項支付情況等的管理。物資倉庫管理是抗旱設備存放、保管的場所,通過物資倉庫管理,實時了解設備庫存情況,為抗旱設備應急調配、跨區域調運提供支持。
2.3? 機構人員
對抗旱服務組織機構、抗旱服務隊人員等基礎信息進行管理。以抗旱服務隊為中心,關聯抗旱服務隊人員信息、抗旱設備信息、抗旱服務隊相關規章制度、抗旱行動等。
2.4? 文件資料
對抗旱應急預案、抗旱行動方案、抗旱服務隊規章制度的相關文檔進行管理,以及對抗旱服務隊收發文、信息交流等的管理。抗旱服務隊規章制度包括崗位責任、財務管理、人員培訓制度、設備日常管護、設備調用出入庫登記等制度,通過制度約束,落實設備調配、使用、管理責任。
2.5? 行動及效益評估
行動及效益評估包括抗旱行動、年度效益等兩個子模塊。
①抗旱行動從流程上可劃分為行動發起、現場處置、行動總結3個階段。行動發起時,根據抗旱預案,結合旱情發生發展情況,制定抗旱行動方案,明確抗旱行動時間、抗旱地點、預計投入人員和設備,部署有針對性的抗旱行動。待現場抗旱救災行動完成后,開展災情統計和抗旱行動總結,統計抗旱效益、實際投入人員和設備等,及時總結經驗。②年度效益是對抗旱服務隊的抗旱效益進行年度統計匯總,并以此為基礎統計省、市、縣的年度抗旱效益情況,包括抗旱服務組織抗旱效益統計、農業抗旱情況統計、應急抗旱減災效益評估、農業旱災及抗旱效益統計等。
3? 系統應用
廣東省抗旱服務隊管理系統于2016年上線,已穩定運行3年多,建設成效日漸顯現。通過該系統,加強了對抗旱現場、抗旱設備、抗旱行動、抗旱效益評估的管理,提升了抗旱工作管理水平。下一步將根據機構改革后水利部門抗旱職責的變化對系統進行升級完善,設計開發手機現場圖像、視頻采集APP,為抗旱決策提供更便捷、更直觀的信息支撐。
參考文獻:
[1]孫又欣.湖北省防汛抗旱服務隊建設管理[J].中國防汛抗旱,2013(5):29-31.
[2]萬群志,陳祥.關于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管理的思考[J].中國防汛抗旱,2014(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