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寧
【內容摘要】初中地理教學的重點在于,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地理知識有一個直接且深切的印象,以及怎樣才能讓學生準確地應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如果對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進行生活化,那么對學生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方面會有所助益,同時在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方面有所幫助。本文對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有關問題做出了簡明分析,希望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者從中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隨著新課改在初中教學課程中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初中地理學科在教學目標和目的方面已經不僅僅是對學生基礎地理知識的培養,對學生地理問題分析能力、地理知識的生活化認識以及地理思維的綜合化培養已經逐漸成為新課改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節,同時,對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有效培育也必不可少。在這樣的教育教學環境下,進一步實現初中地理學科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能夠有效增強和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認識,并有效提升對現實社會的基礎認知,創新和發展學生的基礎世界觀,這種教學目的的實現需要轉變傳統的地理學科教學模式和方法,將教學重點逐漸有基礎知識轉向與生活的有效融合上來,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的運用和探究能力,以此來創新學生的探究精神。由此可見,將生活化的地理學科教學模式作為初中課程改革的重要一步對于提升教育教學實效,推進改革深化至關重要。
一、生活化課堂的內涵分析
生活化教學課堂的實質是在完成基礎學科教學內容后將其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及發現在課堂環境中進行及時有效的聯系,從而強化學生對基礎學科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從而達到基礎學科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目的。在初中地理學科的基礎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系統化的針對教學,還能夠聯系生活讓學生對原有的基礎學科知識進行直觀、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從而提升課程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中切實增強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參與度,不僅方便了學生對基礎學科的認識和理解,還增強了學生的地理知識范圍和基礎認知。這一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教師在教學互動中創造良好的生活化氛圍,并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從而進一步完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效果。
二、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方法分析
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學科中的應用和實施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和生活化的模式進行有效聯系,通過情境的有效渲染和活動組織的有效分析等多個角度來形成系統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深化教學改革。
1.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導入
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導入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和生活化的教學案例來創設良好的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氛圍,讓學生自然而然的主動去理解地理知識展開學科教學。比如在教授“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這節課程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中國屬于什么國家,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后,接著提問“在生活中,我們時常聽到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這兩個詞,那么大家知道的發展中國家有哪些、發達國家又有哪些呢”,在師生交流羅列出一些國家后,教師接著引導“那么,大家知道國家之間為何不一樣,有的是發展中國家,有的是發達國家嗎”,從而就能擴展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生活化教學導入初中地理的過程中,首先要注重語言的通俗化與生活化,其次要認真羅列出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對學習提高興致,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課堂上,并將其帶入教學情境之中。
2.生活化情境的渲染
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當中,只有生活化的導入還遠遠不夠,理應在全部過程中對生活化的、放松的地理知識教學環境進行創造與渲染,運用充分的教學方式,將乏味的地理知識與有趣的生活現象或者體驗進行聯系引入教學,將刻板轉變為靈活有趣、將照本宣科轉變為主動探究。 比如在傳授“中國的民族”這一課程時,如果要求學生熟記各民族的生活習俗與特色勢必引起學生的不滿與逆反心理,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各民族的一些有特點的風俗習慣與衣著特色,加以圖片、視頻等輔助,讓這些內容直接地展現出來,接著要求全體的學生合上課本,并將其分組,教師通過對某個生活習俗與衣著的圖片的展示,提問學生屬于哪個民族,并對各小組進行計分,設置獎勵制度。 這樣一來,課堂教學的內容就不再枯燥乏味,也從根本上轉變了教學方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
3生活化活動的有效組織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活動的實踐過程的開展能夠進一步深化和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有效認識,從而形成學生生活化的學習意識,以此來達到對學生地理認知能力和綜合探究能力的全面培養,生活化實踐活動的有效組織一方面可以通過在課堂環境中轉變教學方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來實現,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組織有效的課外活動來切實增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悟和理解。生活化活動有效組織的關鍵在于生活,基礎教學需要與生活相結合進行分析,例如在進行“我國水資源”這一課程的教授時,為了讓初中生深切感受水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可以讓學生主動去觀察生活中用到水的方方面面,并結合不同方面提出有效節約用水的措施,從而深化學生對我國水資源情況的有效背景認知,提升課程教學的有效性,為基礎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可以看出,在基礎學科中組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對于深化初中地理學科的課程改革至關重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是深化課程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以及強化學科綜合發展的重要實踐路徑,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強生活化的教學意識,并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實踐帶入到課堂中去,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來增強初中地理學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對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培育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陳海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與實踐反思[J]中學課程資源,2014,10:16+18.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