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娟


摘 要:以決勝決戰脫貧攻堅戰略為政策背景,研究了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對合肥市長豐縣涉農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結合當地產業脫貧發展現狀,依托統計年鑒和實地調研,以農業產值和農民收入變化為參考,分析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成效,并據此提出針對當地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脫貧攻堅;涉農產業;稅收優惠政策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2-0041-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2.42?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背景
近年來,合肥市長豐縣在特色種養、產業升級、精準扶貧上進行了積極探索。長豐縣作為省會城市下屬縣城,是合肥市北大門,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其產業發展受到省、市、縣3級政府大力關注和支持。憑借自身條件并堅持運用工業化理念,利用規模效應、品牌效應和市場效應發展涉農產業,長豐縣開辟了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農業之路。與此同時,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的發布,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農業生產者的稅收負擔[1-2],提高了農民收入,為長豐縣脫貧攻堅戰提供新的推動力。
2? 政策環境
產業發展是脫貧的根本之舉,支持貧困地區因地制宜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涉農產業,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環節[3]。為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國家稅務總局組織編寫并下發了《支持脫貧攻堅稅收優惠政策指引》。此次稅收優惠政策在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農業生產、促進農產品流通、支持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優惠。
長豐縣結合實際,積極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組織稅務干部到幫扶村和部分企業開展針對性輔導宣傳,幫助當地農民真正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對農民合作社、“公司+農戶”經營模式、農產品流通等繼續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拓寬扶持渠道[4]。
3? 長豐縣涉農產業發展現狀
長豐縣自1983年開始發展草莓種植業,到2012年種植面積已達到1.23萬hm2,年產值超過40億,被授予“全國設施草莓種植第一縣”稱號?!安葺?”扶貧特色產業成為長豐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效舉措。全縣目前有870戶貧困戶通過發展草莓產業,實現戶增收3萬元以上,成效顯著。
近年來,長豐縣利用地處江淮分水嶺的地域優勢,推廣“蝦稻共作”高效養殖種植模式。這種特色產業增加了貧困戶收入,帶領長豐縣貧困戶走上致富之路。
2008—2017年長豐縣生產總值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到,長豐縣涉農產業處于逐年發展趨勢,農林牧漁業總產值不斷上升。自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以來,2016年、2017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超過100億,稅收優惠政策具有一定成效。
圖1為2008—2017年長豐縣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圖1可以看出,近10年來長豐縣農民收入呈不斷上升趨勢,到2017年已接近2萬元,可見稅收減免政策對農民收入水平有顯著的正向影響。涉農產業優惠政策的實施,有力支持了當地經濟發展、產業發展和農業增收。
4? 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4.1? 政策普及度有待提高
稅收政策從稅務總局發布到省、市、縣執行需要一定時間,這種滯后性使基層不能及時掌握最新政策。稅務部門非常重視政策落實情況,長豐縣政府也進行了政策宣傳,但貧困地區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依然存在問題。專業人才不足,缺乏對稅收政策的正確深刻認識和對政策解讀的專門培訓。農民占據人口的絕大多數,受限于文化程度和認知水平,對自己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了解尚淺,給政策普及增加了困難。政府沒有足夠重視稅收優惠政策對脫貧攻堅的幫扶力度,對相關政策的把握比較模糊。
4.2? 政策適用范圍局限
現行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適用初級農產品和初加工農產品,主要涉及農產品種養和農產品初加工等生產前期環節,對運輸、儲存、保鮮等后期環節涉及比較少。當前的稅收優惠政策,適用范圍較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
4.3? 政策操作性較低
一方面,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的種類、對象、方式多,農業生產者和征管部門很難準確、全面掌握,這給實際執行帶來了困難,也讓一些優惠政策停留在形式層面。
另一方面,身份確認成為判定是否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方式,證明材料收集、身份判定難、保管困難。享受優惠政策的前置條件多,且稅務人員缺乏農業專業知識,對一些業務不能準確判斷,導致一些應享受優惠而沒享受的情況。
4.4? 現行優惠政策不夠系統
我國實行的涉農優惠政策比較多,分布在各個稅種中,散落于不同時期、不同政策規定中。在各個稅種的法規、條例、細則中規定了一些總的優惠內容。稅務總局財政部還會根據具體需要,以通知、公告等形式出臺新的優惠政策或補充政策。優惠政策不夠系統,難以及時掌握最新優惠政策。
5? 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的對策
5.1?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稅收優惠政策的全面實施包括宣傳、執行、反饋等多個方面,需要足夠的實施機構和實施人員。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應將政策宣傳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運用多種渠道,如報刊、網站、宣傳冊等,采取多種形式,如宣講、會議、走訪等,深入貧困地區進行政策宣傳工作。
政府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助力脫貧致富。稅務機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作簡單易懂的稅收減免流程圖和匯總表,讓農民了解扣除政策和申報程序,提高政策的普及度??梢源罱ǘ愂招畔祿蚕砥脚_,實現信息共享長效機制。
5.2? 擴大涉農優惠受益范圍
加大對農產品運儲、保鮮及后續深加工環節的政策扶持,使稅收優惠力度普及整個產業。重視對農業產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政策支持,延伸產業鏈和刺激要素投入,惠及農業科研、觀光農業等現代農業諸多領域。
5.3? 整合現有稅收優惠政策
對目前已有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系統性梳理,將分散于多個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中的優惠政策進行整合,及時補充新的政策,形成一套規范、完整、全面的政策體系。同時,將一些類似、重復的政策進行整合簡化,使享受優惠的過程更加簡便有效。制作稅收優惠操作指引,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
5.4? 完善征稅服務工作
簡化憑證發票的審核程序,精簡涉稅資料,解決農村地區辦稅難的問題,讓農民愿意去申報享受稅收優惠。簡化稅收征管流程,進一步簡化辦稅手續,減輕農民實際辦稅負擔,降低辦稅成本。提升辦稅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提高辦稅效率。
6? 結束語
涉農產業是集農業生產、加工和流通等于一體的農業產業體系,是現代農業發展趨勢。良好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涉農產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要充分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改善存在問題,促進涉農產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龐博.稅收優惠政策對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影響探索[J].現代商業,2018(16):175-176.
[2]王永成.涉農稅收優惠政策評析與完善建議——以遼寧為例[J].地方財政研究,2017(6):94-99.
[3]魏百剛.中央一號文件系列解讀之二? 聚力精準施策? 決戰決勝產業脫貧攻堅[J].農村工作通訊,2019(5):27-29.
[4]許飛,謝偉,朱祥雨.長豐縣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9(4):234-235.
[5]張淑惠,劉敬,文雷.推進我國脫貧攻堅稅收政策的思考[J].中國財政,2018(2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