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玫
摘 要:財務報告是集中反映醫院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運行情況等信息的報表,通過報表上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等數據信息的橫向和縱向對比,單位的管理者及報表的使用者可以從中獲取重要的經濟信息。探討了利用數據信息為醫院經濟管理和經營發展決策服務的主要途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資產負債表;財務報告;醫院經濟管理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2-014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R197.322? ? ? ? 文獻標志碼:A
1? 資產負債表反映醫院的基本情況
1.1? 資產類項目說明醫院的各種資源以及償還債務的能力
資產負債表中資產來源于負債和凈資產(所有者權益),醫院的資產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兩部分。
(1)貨幣資金是流轉最快的資產,作為償債和支付工具,如果醫院收支不能平衡,很容易導致資金周轉失靈,貨幣資金存量過多或過少都不好,應該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即占總資產的10%~15%。要加強對貨幣資金管理的監督,其存量越大,說明醫院的購買能力、支付能力、還債能力、應急能力越強;反之,可能危及醫院的商業信用,給醫院發展帶來負面影響。持有超過正常需求量貨幣資產而造成閑置,也是一種資源浪費,應充分論證資金的投資方向及使用效果,做好貨幣資金使用的規劃工作,合理安排閑置資金用于項目投資,使其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存貨是流動資產,醫院存貨包括藥品、衛生材料、其他材料等。存貨量的多少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存貨相當于打捆的鈔票放在倉庫里,節流等于開源。要加強對存貨的監督管理,存貨量過大,會增加倉儲成本和人員工資,并且要承擔調價風險,藥品和檢驗試劑極易過期變質,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存貨量太小,可能影響醫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因此各類存貨必須按照醫院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存量限額。例如常用藥品存量始終保持在月平均使用量的3倍左右,每月由藥劑科主管人員根據月平均使用量及庫存量提供藥品采購計劃單;醫院職工勞保用品按季度、按人頭有計劃地發放,各科室辦公用品按年初預算采購,各類存貨采購計劃確定后,實行動態管理。
(3)應收賬款是醫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醫院與患者之間因醫療服務而發生的債權,如應收在院病人醫療款、患者欠費,替醫保、新農合墊付患者出院報銷款以及其他各種應收、暫付款項。加強對應收賬款的監督管理,不僅要嚴控應收賬款的發生,而且要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如醫院在以治療為主的情況下,患者需要開通綠色通道,由所在病區護士長寫明原因,欠款由誰負責追繳,主管領導審批,財務負責人簽字,對防止壞賬和呆賬,盤活醫院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每月在閱讀資產負債表時,應十分關注數金變動較大的應收賬款,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4)固定資產原值是反映醫院期末固定資產的原值;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是反映單醫院期末固定資產已計提的累計折舊金額;固定資產凈值是反映醫院期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應根據固定資產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科目期末余額后的金額填列。固定資產凈值可以反映醫院各類設備的新舊程度和固定資產的利用能力,如固定資產周轉率和專業設備周轉率。指標值越高,說明醫院可以相對減少固定資產投資,為醫院帶來更多的業務收入。
1.2? 負債類項目反映了醫院所負擔的長、短期債務的金額
(1)醫院的負債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從醫院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利潤率高于借款利息率,資產負債率越高,利潤越高;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醫院的資產負債率越低,償債能力越強,借款安全系數越高;從醫院經營者角度來看,過度使用財務杠桿會導致資產負債率過高,使醫院借不到資金,需要醫院管理者合理調動資金。短期負債及長期負債還款期限在1年以內的,應及時轉入流動負債,做好償債準備工作,依據相關的合約條款按時償還債務,保障醫院信譽。剩余的長期債務,可以按照期限合理安排使用,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
(2)資產負債率是指負債總額占資產總額的比例。資產負債率是檢測醫院財務狀況的重要指標,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醫院的財務狀況越好,負債越多,所支付的利息越高,在醫院預期收益不確定的情況下,無疑會加大財務風險。如果負債比例很小,說明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利用債權人資本開展經營活動的能力不足,因此應將醫院資產負債率控制在50%左右。
1.3? 資產負債表的凈資產是資產減去負債的余額
醫院凈資產的財務管理主要是對累計盈余和專用基金的管理。累計盈余是無償調撥凈資產和歷年未分配利潤的累計數,可用來彌補虧損。專用基金應當遵循先提取后使用、收支平衡和專款專用原則,如專用基金——職工福利基金是醫院年末按照醫療盈余和經營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醫院職工的集體福利。專用基金——醫療風險基金是醫院從業務收入中計提,專門用于醫院購買醫療風險保險發生的支出或實際發生醫療事故賠償的資金,累計計提的比例不超過當年醫療收入的3‰,各項基金不得相互擠占、挪用。
2? 收入費用表反映醫院報告期內的損益情況
通過核算損益,可總結醫療服務過程中各種耗費是否合理,挖掘人、財、物的潛力,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醫院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單位,醫改取消藥品加成后,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為醫療收入和財政撥款收入,而財政撥款逐年減少,這意味著醫院目前唯一的生存手段就是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降低成本,實行精細化管理,即成本核算。通過成本核算,正確計算醫院的收支與盈虧,促進醫院發展,成本核算是實現醫院目標管理的重要保證。通過財務分析指標門診、出院患者平均醫藥費與行業標準對照,反映門診、出院患者平均承擔醫藥費用水平;在職職工人均業務收入水平(業務收入/在職職工人數)指標反映了醫院職工勞動效率的程度。業務收支結余率〔業務收支結余/(醫療收入+財政撥款收入)×100%〕,該指標反映了醫院除經營結余之外的收支結余水平,能夠體現醫院的成本費用控制與業務收入的關系,財務運行及醫院的管理水平。醫療收入成本率(醫療業務成本/醫療收入×100%),該指標反映醫療支出對醫療收支節約的影響程度,說明醫院每創造1元的醫療收入所消耗的醫療成本;人員經費支出比率(人員經費/總費用×100%),該指標反映醫院人員配備的合理性和薪酬水平高低;收支結余增長率[(本年收支結余-上年收支結余)/上年收支結余×100%],該指標反映了醫院效益的增減變化情況,通過實施財務指標分析、評價等工作,以測定目標成本為中心,做好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提高自我更新、自我發展意識,不斷挖掘、充分利用潛在能力向管理要效益。
通過對財務報表數據進行分析,揭示了醫院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牢固樹立醫院全體職工的成本意識、效益意識,充分挖掘人、財、物的潛力,優化醫院發展結構、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