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為了分析變電站噪聲驗收監測結果與預測結果偏差范圍及其原因,搜集了湖北省內不同地區、不同布置形式的110 kV變電站的環評噪聲預測和驗收監測數據,對數據進行了比較,分析了數據產生偏差的原因。
關鍵詞:變電站;噪聲;預測;驗收
中圖分類號:X8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 2019) 24-0154-02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對環境噪聲的認識和要求也不斷提高‘¨。隨著電網建設的不斷發展,變電站對環境的影響主要集中在電磁和噪聲[2,3],其中噪聲又是周邊居民關注的主要總是,目前全國已發生多起變電站周邊居民因噪聲問題投訴建設方的事件。本文選取13個110 kV變電站,對其環評階段的噪聲預測和驗收階段的監測數據進行對比并分析數據產生偏差的原因。
2 樣本選擇
本文選擇了13個不同布置形式(戶內、半戶外、戶外變)、不同地區(農村、城鎮)的110 kV變電站(表1)。
3 對比結論
對13個變電站,設置140個監測點,進行電磁現場監測(即驗收監測)‘釘。為了揭示環評預測數據和驗收監測數據偏差,將環評預測噪聲值減驗收調查實測值(環評預測一驗收實測)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偏差的分布規律。總計140個數據偏差分布見表2。
3.1 非戶(戶外與半戶外)內變電站
樣本中共有9座IIO kV變電站,有34個廠界噪聲測點,13個敏感點噪聲測點。
(1)廠界偏差范圍與占比。廠界晝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5 dB(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58.8%,正偏差占41. 2%,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17. 6%。廠界夜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5 dB( 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61. 8%,正偏差占38. 2%,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23. 6%。
(2)敏感點偏差范圍與占比。站外敏感點晝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O dB( 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92. 3%,正偏差占7.7%,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84. 6%。站外敏感點夜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O dB( 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76.9%,正偏差占23. 1%.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53. 8%。
3.2 戶內變電站
樣本中有4座110 kV戶內變電站,有16個廠界噪聲測點,7個敏感點噪聲測點。
(1)廠界偏差范圍與占比。廠界晝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O dB(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62. 5%.正偏差占37. 5%,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25.0%。變電站廠界夜間噪聲主要集中在-5 dB(A)與5dB(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43. 8%,正偏差占56. 2%,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低12. 4%。
(2)敏感點偏差范圍與占比。變電站外敏感點晝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5 dB( 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57. 1%,正偏差占42. 9%,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14. 2%。變電站外敏感點夜間噪聲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5 dB(A)之間,其中負偏差占57. 1%,正偏差占42. 9%,負偏差占比比正偏差高14. 2%。
4 偏差原因分析
變電站噪聲驗收調查監測結果與預測結果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負偏差產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4.1 環評預測階段噪聲源取值影響
樣本中的個別變電站在環評階段的噪聲源取值偏小,實際運行后變壓器的噪聲監測值可能高于環評階段采用的噪聲源強,產生負偏差(環評預測一驗收實測<0)。
樣本中的多個變電站在環評階段的噪聲源取值偏大,實際運行后變壓器噪聲源的監測值可能小于環評階段采用的噪聲源強,產生正偏差(環評預測一驗收實測>0)。
4.2 驗收調查階段的背景噪聲和環評階段現狀監測的
背景噪聲影響
如受變電站周圍生活噪聲、交通噪聲等影響,或受到季節影響,如夏季蟲鳴影響,或受到監測時間段的影響,如一天中不同時間段的生活噪聲、交通量不同等背景值的影響,容易產生正負偏差。
4.3 降噪措施達不到設計水平,環評階段預測時未考
慮降噪措施、工程等影響
戶內變電站安裝的門窗、通風口降噪量達不到設計水平,變壓器實際運行后噪聲對廠界的貢獻值高于環評階段的貢獻值;戶外變電站的圍墻、防火墻實際高度低于環評階段預測采用的高度[5,6]。
戶外變電站的圍墻、防火墻都具有一定的降噪功能,環評階段預測時如未考慮;戶內變電站實際安裝的門窗、通風口降噪量超過環評階段預測的水平,變壓器實際運行噪聲對廠界的貢獻值低于環評階段的貢獻值[5,6]。
4.4 環評階段和驗收調查階段的廠界噪聲測點位置不重疊
環評階段和驗收調查階段的廠界噪聲測點位置不重疊,驗收調查階段的噪聲測點位置和環評階段測點位置的噪聲不同,會根據不同的位置產生正負偏差。
5 結語
通過分析湖北省內不同地區、不同布置形式的110kV變電站的環評噪聲預測和驗收監測數據可知,無論是非戶內(半戶外或戶外)變電站還是完全戶外變電站,環評噪聲預測和驗收監測數據間的正負偏差主要集中在-5 dB(A)與5 dB( A)之間。而引起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與環評預測時噪聲源取值、現狀監測的背景值、設備的降噪效果及現場監測的監測點位相關。
參考文獻:
[l]賀惠民.500 kV輸電線路電磁環境監測與分析研究[J].華北電力技術,2013(9).
[2]趙志勇,宋曉東,朱艷秋.110-220 kV高壓變電站電磁環境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輻射衛生,2010(19).
[3]阮黎東,宋福祥,孫全紅.高壓變電站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與評價[J].電力環境保護,2005 ,21(3).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HJ681-2013)[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3.
[5]袁聰波,黃家彬.變電站噪聲分析及治理[J].上海電力,2002(4):59-61.
[6]歐炎,高聚元,大型變電站噪聲綜合治理設計[Jl.噪聲與振動控制,2005(Sl):20-23.收稿日期:2019-11-20
作者簡介:姚娜(1981-),女,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電力工程的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