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密 周波


摘要:指出了了解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滿意度,可以有針對性地改進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設置,提高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為專業和個人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通過對樣本基本特征、學生就業狀況、課程設置滿意度3個方面因素進行問卷調查,使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政治面貌、樣本所在年級、其它同學就業狀況、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所用時間、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水平的幫助度和課程設置滿意度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正相關的影響。為此,提出了應針對專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學生個人、用人單位和學校要采取相應措施來提高專業滿意度。
關鍵詞: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滿意度;多元回歸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24-0305-04
1 研究背景
本科生就業問題日益嚴峻,農林類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尤其嚴重,畢業生就業問題備受企業、家長和學生及政府、高校等社會各方面的關注。隨著社會發展各高校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新農村建設的實際需求和高校人才資源優勢,國家教育部于1998年調整了農業類本科生招生專業,把原來的農業技術推廣專業調整為農村區域發展專業。
對于專業滿意度的研究國外已經有了較完整的專業滿意度評價體系和測量工具,但是我國關于這方面研究起步較晚,且大學生專業滿意度調查研究大多對研究院校整體滿意度以文獻分析及訪談為基礎。本文主要是在參考前人文獻基礎上針對農村區域發展這一具體專業來研究。彭文波等認為不同年級學生的專業滿意度不同,一般來說大三、大四學生的專業滿意度會比大一、大二學生要低[1];劉選會表明大學生的專業滿意度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受到專業自身因素影響,同時也受到教學管理、學生服務和就業滿意等非專業因素影響,專業滿意度與學生所在年級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2];盛曉春等提到性別因素對該高校整體滿意度有顯著影響,男性滿意度明顯高于女性,這與女生日常生活中感情比較細膩、豐富有關[3],張建育等研究中得出表示文科性高于理科性專業女大學生專業認同度總體比男生高[4]:強健表明專業認同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過程,是要通過長時間的引導與教育去不斷影響學生對專業本質的認識,通過課程設置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5];李勇等表示增加專業相關校內外實踐,增強專業認同度和自豪感,學校應該加設專業相關實踐,讓學生實際接觸專業相關內容,而實習不應只安排在高年級,學生在大一時就應該接觸專業相關知識和相關工作[6];綜合前人對于專業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本文認為專業滿意度與學生所在年級、性別、課程設置、實習時間等14個因素相關。
綜上所述,國內對于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大多在文獻分析及訪談基礎上集中于研究院校整體滿意度。本文主要是在參考前人文獻基礎上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對農村區域發展這一具體專業來研究。分析得出專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并且有針對性的從學校、個人、用人單位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專業滿意度。
2 模型構建
2.1 模型構建
影響專業滿意度的因素眾多,本文大致將專業滿意度影響因素分為三大類:樣本基本特征、學生就業狀況、課程設置滿意度。樣本基本特征中選取性別、是否為黨員、戶口類型、受訪者所在年級作為自變量;學生就業狀況中選取求職時最想進入的行業、其它同學就業狀況、工作和專業關聯度、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所用時間4個因素作為自變量;課程設置中將學習狀態、課程學習對提升專業的幫助度、各學期開設課程滿意度、實習時間安排滿意度、在專業最想獲得的內容、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作為自變量。將畢業生對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滿意度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多元回歸分析。本文使用多元回歸分析,對影響專業滿意度的諸多因素進行分析。回歸分析法在分析多因素模型時,更加簡單和方便;運用回歸模型,只要采用的模型和數據相同,通過標準的統計方法可以計算出唯一的結果。回歸分析可以準確地計量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與回歸擬合程度;多元回歸分析法比較適用于實際經濟問題,受多因素綜合影響時使用。本文中由于影響專業滿意度的因素諸多,所以應該使用多元回歸分析。
將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滿意度設為因變量Y,上文所分析陳述的14個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x1,x2……x14y=a+b1x1+b2x2+……bkxk
其中6為待定參數,a為隨機變量。受到自變量x1,x2……x14的影響,會出現14組觀測值.yx,y2……y14。
2. 2 數據來源與變量設計
2.2.1 數據來源
本次調查以青島農業大學在校生及畢業生為主要調查對象,針對青島農業大學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目前在讀學生和往屆已經畢業的本專業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2018年5月,通過網絡回收的有效問卷400份。從本次問卷調查總體來看,問卷設計,發放對象,有效問卷回收的數量和結構基本達到了問卷發放的基本預期目標。受訪者包括歷屆畢業生和青島農業大學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學生。畢業生占總人數的24. 5%,在校大學生占總人數的75. 5%。
在發放問卷的方式上,采用線上發放、線上收集的方法,利用問卷星搭建的平臺,將制成的問卷上傳到問卷星的平臺進行發放。此舉有兩個優勢。一是覆蓋面廣,不受地域限制。通過網上發放,能最大程度的擴大樣本數量;二是操作方便。網上填寫問卷,省去很多人力物力的付出,受訪者只需要通過手機、電腦點擊鏈接即可。
2.2.2 變量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對有關變量進行定義,整理歸納為以下內容(表1)。
3 實證結果
3.1 模型處理估計
從表2可知,將性別,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能力的幫助程度,學習狀態,各學期開設課程門數是否滿意,實習時間安排是否滿意,進入此專業最想獲得什么,是否為黨員,戶口類型,課程設置滿意程度,目前從事的工作和專業的相關度,所在年級,本專業其他同學現在就業狀況如何,求職時最想進入的行業,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花費了多長時間作為自變量,而將專業滿意度作為因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從上表可以看出,模型R平方值為0.486,意味著性別,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能力的幫助程度,學習狀態,各學期開設課程門數是否滿意,實習時間安排是否滿意,進入此專業最想獲得什么,是否為黨員,戶口類型,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您目前從事的工作和您的專業有關度,所在年級,本專業其他同學現在就業狀況如何,求職時最想進入的行業,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花費了多長時間可以解釋專業滿意度的48. 6%變化原因。對模型進行F檢驗時發現模型通過F檢驗(F=12. 502,P
3.2 模型結果分析
3.2.1 樣本基本特征
性別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關系,本次調查問卷樣本中男女比例為1:1,更好的保證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是否為黨員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如果政治面貌為黨員則會有更高的專業滿意度,黨員會以身作則在學習工作方面有更強的能力,對自己所學習的專業和從事的工作有更強的信心。所在年級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可能由于低年級的同學沒有過多的接觸社會,會對本專業更滿意,大四及已經畢業的學生踏人社會,進入職場,更了解本專業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的相符度。戶口類型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關系。
3.2.2 專業就業情況
本專業其他同學現在就業狀況如何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與現實相符,了解本專業其他同學如果就業好,就會對本專業滿意。相反,如果了解到本專業其他同學就業狀況不好,就會對本專業不滿意。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花費了時間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第一份工作花費時間短,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本專業能較好適應社會需求,學生對本專業滿意度較高。如果第一份工作花費時間較長,與社會需求度不符,專業滿意度較低。目前從事的工作和專業相關度、求職時最想進入的行業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
3.2.3 課程設置情況
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能力的幫助程度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如果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能力幫助程度較大,說明課程學習較為合理,對本專業有明確的了解,相應的認為本專業滿意度較高。當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課程設置滿意度越高說明課程設置越合理,本專業學生對本專業滿意度越高。學習狀態、對各學期開設課程門數是否滿意、實習時間安排是否滿意、在本專業最想獲得什么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關系。進入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關系。
4 研究結論與啟示
4.1 研究結論
本文以青島農業大學為例對農村區域發展這一具體專業來研究,以問卷調查結果為依據,使用SPSS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專業滿意度影響因素。結果顯示樣本基本特征中是否為黨員、所在年級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就業情況中本專業其他同學現在就業狀況如何、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花費了多長時間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課程滿意度中的課程學習對提高專業能力的幫助程度、當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關系。但是性別,學習狀態,對各學期開設課程門數是否滿意,對實習時間安排是否滿意,進入此專業最想獲得什么,戶口類型,目前從事的工作和專業相關度,求職時最想進入的行業并不會對專業滿意度產生影響。
4.2 研究啟示
學生在校期間要積極爭取入黨的機會,培養自己的做事的能力,樹立遠大理想,加強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自己專業素養切記不可渾渾噩噩的度過自己的對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把握自己的未來,有自己的規劃大學生涯,抓住機會學習有用的知識,學會認清自己,時刻警醒自己,鞭策自己;學生要對自己所學專業和將來的就業領域有充分的認識。
學校要重視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加強專業宣傳,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背景及專業使命;學校在開設課程前要進行合理的分析和調查,了解學生真正需要掌握及技能,合理安排課程設置,提高課程學習對專業的幫助度;要對已經就業的學生進行及時的情況調查,了解畢業生發展現狀,根據回訪結果適時調整在校生培養方案;部引導全校師生充分認識提高專業滿意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過采取有效措施,優化各教學化專業設置,提高科研及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以此提高專業滿意度。
用人單位要對本專業學生有更大寬容度,不應該認為本專業畢業生僅僅試用于農業部門,該給畢業生一個展現自我才能的實習機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就業單位盡可能對畢業生職業發展做出規劃,為其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讓員工充分實現積極健康的表現欲,使個人能力、素質隨公司發展而成長;單位要為畢業生提供符合其能力條件的工作,如果工作的挑戰性過強會讓畢業生產生挫折和失敗感,挑戰性過弱又會使他們厭煩。
參考文獻:
[1]彭文波,樊春燕.大學生專業滿意度的測量、現狀及影響因素J].教育評論,2015(9):57—60.
[2]劉選會,鐘定國.大學生專業滿意度、學習投入度與學習效果的關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7(2):58-63.
[3]盛曉春,蔡軍偉,樓文斌.高校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以浙江省某高校為例[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6(3):92—97.
[4]張建育,李丹,大學生的專業認同及其與成就動機、學習滿意度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4):562-565.
[5]強健.大學生專業認同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高教學刊,2016(13):167—168.
[6]李勇,龍茜.基于多水平模型的專業滿意度因素測評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55~59.
收稿日期:2019-10-12
作者簡介:張密(1995-).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村發展。
通訊作者:周波(197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農業技術經濟與農村區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