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悅
摘 ?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許多傳統技術已經陷入瓶頸之中,不能滿足現代生活的要求。在國家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之后,各行業對本行業的技術進行了創新升級以應對現代社會的需求,在此環境下建筑工程技術也進行了革新,其中裝配式建筑技術獲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逐漸代替了傳統技術。
關鍵詞:裝配式;施工技術;住宅工程;運用
1 ?裝配式施工的含義
裝配式施工,指通過對建筑進行合理的技術分割,使建筑成為幾種塊體的組合,把塊體設計送入工廠中,在圖紙的指導下對其進行預制構建和組裝,之后用特殊的運輸工具把成品送到建筑工地進行安裝。建筑工地提前進行了鋼筋和孔的預留工作,待預制構件安裝完成后用混凝土澆筑進行固定。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能夠保障建筑的質量,還能夠提升建筑效率,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
2 ?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常見質量問題探究
2.1 ?管線及構件埋設中存在的問題
住宅建筑在進行構件和管線預埋施工時,一般會產生預埋地點和設計地點不同、管線堵塞或脫落及穿線操作存在阻礙等問題。上述問題的產生原因通常是因為管線材料在鋪設過程中并未實現有效連接,所以在進入到振搗施工過程中,管內就會混入一些混凝土材料,進而導致線路堵塞。其次,在進入振搗操作前的管線構件沒有被完全固定,因此,在振搗時容易出現脫離的情況,或是偏移原來的位置。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相對容易一些,第一控制好原材料這一關,能保證管線弧度容易形成:第二放線定位做到及固定牢靠。
2.2 ?安裝尺寸偏差問題
在進行安裝施工時,墻板拼接的接縫處屬于最容易產生偏差的位置,表現為位置精度不符合要求及接縫不均勻等。就具體安裝設備而言,主要為設備精度無法滿足規定的要求,使得測量時尺寸偏差較大,和建筑施工的實際狀況不符。其次,吊裝構件存在的不穩定性也屬于造成尺寸偏差較大的原因之一。就施工人員而言,現階段我國裝配式施工技術人員相對較少,工作經驗并不豐富,所掌握的施工技術也有待進一步地增強,進而容易產生尺寸偏差的情況。這就要求施工企業首先要注重加快技術工人的培養和儲備,其次就施工部件和施工材料而言,施工部件和施工材料在出廠和進場時必須嚴格進行檢驗核實,以避免其和施工要求存在偏差、使一些質量不合格的部件和材料被運用到工程中。
2.3 ?平板制作及安裝方面出現的問題
平板的特點是厚度不大而面積較大,所以在預制和安裝過程中轉角處極易出現開裂的情況,其作為裝配式住宅建筑當中的主要圍護構件,需對其質量予以嚴格的管控。在許多住宅建筑工程中因為材料的采購和材料保護的疏忽,使得轉角板存在著質量問題,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無法承受壓力,進而出現脆裂。其次,因為此種材料所具備的特殊性,使得其在運輸時受力情形十分復雜,稍有不慎就會在顛簸以及車輛慣性等的影響下出現損傷的情況。而在吊裝轉角板時,一些施工人員并未對轉角板予以固定,或是固定性較差,進而使得其轉角處受到損害。疊合板斷裂問題和轉角板較為相似,也屬于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的高發事故。因為疊合板存在著跨度大的特點,所以其在實際運輸時若多層疊加,那么就會導致板材之間產生不同程度的擠壓,若情況較為嚴重就會引起邊角脆裂和變形等問題,同時還有可能產生預埋件脫落的情況,進而影響施工的正常進行。
3 ?裝配式施工技術在住宅工程中的運用策略
3.1 ?外墻的施工
裝配式建筑進行外墻施工時,對PC板的使用要嚴格遵守施工標準。施工方案在實際之初應當統一水準標高和水平標高。在施工時,運用先進水平儀對建筑進行水平測定,用以找到板材的施工水平高線,根據水平高線在墻面上粘貼PE棒或是密封帶。在測量PC板水平線滿足施工標準后,緩慢將板材放下,并保持板材的垂直性,然后進行其他配件的固定。板材安裝完成后,還要對板材連接處進行密封處理,用密封膠或密封條進行封堵施工。與此同時,還要在屋內用無收縮性的水泥砂漿進行封堵,室外部分則選用硅酮密封膠。
3.2 ?防水措施的實施
防水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項工程,防水工作做得良好,能夠有效地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并保障建筑環境的舒適。在傳統建筑中,通過對建筑外表進行處理,使建筑外表形成一個整體的隔水層,避免外部的水進入建筑內部以此達到防水的目的。在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后,由于建筑的連接處多,建筑縫隙數量大,采用傳統的防水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防水要求,因此對防水技術進行了改進,倒水、排水技術獲得了推廣應用。在對住宅進行建造設計時,在住宅內設計好排水系統,使流入住宅的水進行排水處理,避免水滲入建筑內部。對建筑外墻的密封,采用高分子的密封材料,保證密封的良好性。在連接時,對連接處進行內置PE棒處理,避免了外部的水進入住宅內部。對外墻的拐角施用密封膠進行密封處理,并在澆筑處進行干性無收縮水泥的灌漿處理對其進行密封,為建筑的防水提供保障。
3.3 ?吊裝構件的措施
構件在進行技術處理時,分為了干式系統和濕式系統兩種,在進行吊裝作業時,兩者之間的程序有所不同。干式吊裝是先對建筑進行放樣作業,之后吊裝預制構件,然后進行樓板間的灌溉作業,待所有工作完工后再進行外墻的吊裝作業。而濕式吊裝的程序是先進行放樣,然后把預制構件進行吊裝,之后進行澆筑,完工后進行機電工程作業,最后進行樓板灌溉。
3.4 ?構件的安裝施工
裝配式建筑雖然在場地施工方面進行了簡化,但是對構件的安裝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傳統的建筑建造,地基建造完成之后只需按照計劃進行澆筑作業即可,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之后,需要對安裝構件的部位進行連接部位的預處理工作。安裝構件分為兩類技術應用,一類連接方式是現澆式連接,一類是機械式連接。在采用現澆式連接時,其施工條件一般為狹窄地方,并能收獲良好的連接效果。采用現澆式連接方式,需要對澆筑模具進行技術處理,以便能夠順利地進行脫模。機械式連接,對結構的強度、穩定性有保障,不會產生收縮的現象,但是采用這種工藝需要使用高強度的鋼筋。
3.5 ?接縫處理
裝配式建筑,由于是對構件進行組合使用,兩部分之間的接縫是無法避免的。在此類工程中,接縫處理時一項重點工程。接縫工作處理得當,可以建筑的整體性能地得到提高,使建筑更加穩固。接縫嚴密,可以避免在以后使用過程中的建筑開裂,對建筑的密封性能有可靠保障,能夠降低滲漏情況的發生。接縫技術分為干式連接和濕式連接,在具體操作時,要依據建筑的實際情況進行技術的選擇。
3.6 ?對構件使用前的保護
構件在進行了組裝后,還要進行運輸、儲存的工作,在這期間要注意對構件的保護工作。在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構件與運輸車輛的直接接觸帶來的摩擦損傷,也為了避免運輸過程中的顛簸影響,在構件與車輛之間墊加木塊進行保護,能有效避免因運輸帶來的損壞。在儲存時,構件進行疊壓存放時,在構件之間也需進行墊加處理,以此保護構件。一些構件對水分、陽光要求敏感,因而需要進行遮蓋處理,以便保證構件的性能良好。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建筑產業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裝配式住宅建筑在應用范圍方面得到了快速有效的發展,和傳統施工技術相比,裝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優勢,能夠降低能源的消耗以及資金的投入,并提升施工效率,實現了綠色施工。因此,在施工各個過程中,需加強每個環節對質量嚴格的管理與控制,做到環環相扣、精準銜接,從而促進施工單位做好每一項工作,完成整個建筑項目的建筑安裝質量及精度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侯睿.基于裝配式建筑的工程質量控制和監管機制研究[J].工程質量,2018(6):79~80.
[2] 施洪清.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7(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