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巖 任肖 寧麗艷 吳奇飛 黃剛 譚建剛
摘 ? ?要:為了深化對長距離大管徑曲線頂管的管理,對商丘市污水管網和中水管網工程蔡河段長距離大管徑曲線頂管施工管理進行了分析,根據工程施工經驗,從曲線頂管基本施工技術和管理要點論述出發,提出了施工管理要點,為同類曲線頂管工程的施工以及相關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曲線頂管;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文明管理
1 ?前言
曲線頂管施工技術在市政排水管網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該技術不僅有效的減少了施工時對周圍道路環境的影響,而且安全高效、可操作性比較強,解決了由于原有地下構筑物擁擠等原因而不得不增設工作井的問題,極大優化了施工方案。但在實際施工中,由于管理的不完善,不僅直接影響了工程的質量水平,而且若不能及時處理,則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做好相應的管理,以使得施工效率和質量的提高,達到成本的節約以及效益的增加。
2 ?工程概況
河南省商丘市污水管網和中水管網工程蔡河段XW-03至XW-04頂進軸線方向有商丘市立醫院主樓及信號塔,醫院樁基礎分布及信號塔基礎不詳,如強行頂進可能對醫院地基、信號塔基礎造成破壞,形成安全隱患。故該段施工采用曲線頂管工藝,曲線半徑R=876.08m,頂管長度為322.7m,頂管管徑選用內徑為1800mm的鋼筋混凝土“F”承插口管。
本段地下水極為豐富,土層從上到下依次為:全新統素填土([Qml4]);沖洪積粉質粘土;粉質黏土;粉土。頂管斷面土層主要在粉質黏土層和粉土層中,曲線頂管段需穿越粉土層165.23m,工況比較復雜。
3 ?曲線頂管施工管理要點
3.1 ?施工工期管理
工期管理是曲線頂管工程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措施,工期管理需要所有部門共同參與,應將影響施工進度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理清施工中各個分項工程的主次性。運用PERT網絡分析法,通過計算機實時模擬技術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時間進度、資金等要素,以達到各施工項目工期安排的科學與高效。與此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施工考核期,明確工期管理責任,將責任進行細化,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與本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形成具體問責。
3.2 ?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1)材料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健全。由于市場中,鋼筋混凝土“F”承插口管、木墊片、膨潤土等關鍵材料之間有著巨大的價格差異、參差不齊的材料質量、較多的材料供貨商等現實情況,需建立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物資審查小組,對相關材料廠家進行實地勘察,考量其原材以及制作工藝,使得材料的質量達到標準要求以上。
(2)施工中的材料監管。嚴格控制管材、木墊片、膨潤土等材料的進場質量,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見證取樣,試驗送檢,嚴把審核質量關,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時,根據施工生產技術確定材料用量,定額管理,限額發料,既保證施工生產需求,又不造成材料的積壓浪費。
3.3 ?主要技術管理措施
(1)工序控制。在曲線頂管施工開始前,技術部需要編制頂管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來指導頂管的施工過程,技術人員須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施工開始后,針對特殊工序的施工部位,如中繼間的安裝和注漿量的控制,由專業技術員現場指導,確保高質量施工;施工現場設有專人時刻查看施工進程與周圍環境的變化。
(2)頂進參數確定與注漿減摩。施工前建立整體空間模型,綜合考慮土層變化、設備及機頭切削形式、管材形式、后靠背剛度、注漿壓力、頂進速度、曲線半徑及曲線段長度等內容,分析曲線頂管施工在頂進過程中的受力情況。通過試驗段確定注漿摩阻力、最佳注漿量與注漿壓力,得到最大頂進長度從而確定是否設置中繼間。當施工管線長度超過頂進設備的頂力能達到的最大推進距離時,需加設中繼間設備,將頂進管道分成若干個推進區間。以混凝土制管的最大允許頂力作為中繼間頂力的上限,在選取中繼間時,考慮其所能提供的允許頂力的60%,作為設置標準。為達到最佳支承作用的同時且滿足摩阻力的最小限度,膨潤土懸浮液應保證在全部頂進管路線上和全部頂進時間內都有壓入。在圓弧曲線中頂進,混凝土管節會在曲線內外兩側出現一定量的超挖,使得曲線段空隙較大,故應增大觸變泥漿的使用量。
(3)軌跡控制與糾偏。在曲線頂管施工過程中測量技術十分關鍵,由于曲線段較長且曲線半徑較小,工作井和接收井之間無法通視,就必須在管道內合適的位置加設全站儀,并且使用支導坐標法進行測量施工工作。將全站儀安裝在工作井測量平臺和中間測站腳架上進行測量施工,與此同時,采用強制對中方式,以減小測量誤差。在全站儀上和掘進機尾部安裝反光棱鏡,交替使用正倒鏡確定測量距離,以6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每次測距,每個角度觀測兩次測回。誤差糾偏遵循動態糾偏、先糾上下后糾左右、勤測量、多微調的原則,進行嚴格的放樣復核,并做好原始記錄,糾偏角度應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1°。
(4)施工沉降控制。通過對沉降的監測和精心施工,達到頂管施工沿線道路和構筑物安全的目的。將沉降監測點設置在各個路口上,以5米作為間距,其中構筑物的沉降點需要布置在四角的位置,管道軸線處須做加密處理;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勤糾偏以及嚴格的復核工作;在頂管工作井洞口處須采取注漿加固的保障措施。
3.4 ?質量管理措施
(1)施工過程質量動態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執行PDCAS質量動態管理,通過質量管理計劃的及時制定、執行、檢查、糾正、標準化,保證曲線頂管工程質量的實時連續性管理。施工結束時對工程總體做出完整的檢測,確保工程的質量。
(2)關鍵部位質量控制。①對口質量控制。管材吊放在導軌上時管口對接偏差不能大于2mm,按照專項方案安裝木墊片、橡膠圈,并進行全程監控。②防止后靠背發生位移的措施。頂進施工前對井室周圍5米范圍內土體進行注漿加固,頂進過程對后靠背的位移實時監測,若達到臨界值90%時,及時通知技術部門,采取針對性處理方案。③進出洞口高程、軸線控制。導軌安裝嚴格控制偏差,測量結果須監理工程師認可,確保頂進方向準確。頂管進入接收井的預留洞時,應緩慢準確,盡量減少進洞誤差。④防止機頭下跌措施。將前3~5節管道在管道內部用槽鋼進行單向限位連接,限制其垂直方向位移,水平方向不限制,對管道出洞標高需嚴格控制。
3.5 ?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各部門的主體責任,落實具體的工作職責。每項施工細節中嚴格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制度,設計科學的施工管理方案,在施工難度較大的環節須重點管理。不斷加大相關責任主體在施工過程中的監管力度,保證施工現場時刻安全穩定。
(2)施工現場安全隱患排查。從施工圖紙設計環節到竣工驗收環節,根據各個環節特點加強安全管理,做好流程控制,對施工現場潛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調查,通過組織安全培訓活動,加強施工人員區分潛在安全隱患和危險來源的能力以更好地保障安全施工。
4 ?結語
總之,曲線頂管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施工技術,施工過程中涉及諸多管理控制要點,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來施工,以上介紹的管理方式具有實踐性和科學性,可以在曲線頂管工程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吳奇飛.長距離曲線頂管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9.
[2] 楊建浩.大型給水管道施工重點難點與管理[D].浙江工業大學,2012.
[3] 江敏鋒.大口徑曲線頂管工程實例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8(45):116~117.
[4] 石敏魁.市政污水管道曲線頂管施工工藝設計及研究[J].四川建材,2018(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