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群 葉科容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干預;胃癌;化療;心理情緒
在醫療機構臨床治療的各類疾病中,胃癌是一種位于患者體內的惡性腫瘤,通常的治療手段就是化療,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還會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造成身體器官局部反應不良,如頭發脫落等。本文就是解決針對性護理還有常規性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問題,通過探明、探清兩種護理方式對患者心理情緒的影響,來幫助胃癌患者選擇護理理療技術,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在醫院的住院統計資料中,找到本醫療機構在2018年到2019年胃癌化療患者的登記資料,對這些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最好能制作成表格或圖形,方便人們進行觀察對比。最好對患者身體的各個方面進行一定的數據統計,因為各種各樣的病因及治療方式使得胃癌化療患者的數據量將會對統計分析造成很大的困難。所以,理應在患者的各項條件進行限制。就像男女的實際年齡、患病的時長、治療的歷程,要進行限制,方便數據的統計分析,對一些數據要嚴格審計,比如患病后的治療經歷。如取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40-75(52.25±12.25)歲,患病時長(短期、中期、長期),治療歷程(3年以下、3年到7年之間、7年以上)等。
1.2方法對本次研究,我們的醫護人員要加以重視,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同時我們對兩組人員的基本情況做出調查研究,保證本次研究的順利進行。本次調查研究的具體措施為第一我們要在研究之前讓患者對本次試驗的具有一定的了解,第二點我們在實施時對兩組每天的數據進行統計,方便后期的觀察和對比。第三點成立專門的護理小組,成員為2名臨床醫師、4名護理人員,均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即良好的溝通能力,組織相關培訓,要求小組成員參與,進一步強化疾病、護理等方面理論知識。這些因素對醫生的治療帶來極大障礙。所以,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具體行為表現而采用相應護理手段,首當其沖的是幫助患者重建信心,護理人員應給病人仔細耐心講述各種內科護理方式的具體實施步驟和方法,以致病人對手術成功有充足的信心;術后護理:病人在手術后的幾天或更長時間里不能看到任何物體,所以在根據醫生的治療方案對病人進行恢復治療和臨床護理之外,護理人員還應該盡量抽出較多時間和患者交流,降低病人的孤獨感,并且幫助病人建立自信心。
1.3觀察指標不管患者接受哪種護理,都要對病人的心理情況變化進行記錄,重點是記下病人接受護理后是否會感到身體不適、身體部位的疼痛程度、接受護理后后病人心理變化、還有是否會因為生活水平方面的不滿意讓治療效果都受到影響。時常詢問患者的心情,尤其不要讓患者具有自己受到冷落的心理,這樣對患者的治療極為不利,最好能夠做出系統的統計,讓醫療機構對患者實施的理療效果評定依據有所憑借。通過對50例、兩組患者接受手術和護理治療的前后進行積極地交流,幫助患者有效的緩解心理及情緒上的不安、緊張等。在前后都要有觀察人員在旁,緊張情緒以1到70為觀察指標,以35為兩種情緒的界限。焦慮情緒以1到到50為觀察指標,以25為兩種情緒的界限。抑郁情緒以1到10為觀察指標,以5為兩種情緒的界限。
1.4統計學方法以上為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通過將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得到表示兩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護理方式前后的的心理情緒的數據。對照組和實驗組按患者在分別接受到常規護理和針對性護理后的數據在細微之處具有不同,數據本身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數據整理后可以得到對照組緊張情緒評分平均為62,焦慮情緒評分平均為43.3,抑郁情緒評分平均為8。實驗組緊張情緒評分平均為37,焦慮情緒評分平均為27.6,抑郁情緒評分平均為5.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實驗組患者在各種負面情緒上的評分都比對照組患者的評分低,所以說,接受針對性護理的患者在情緒和心理上都會受到很大程度上的照顧。能夠說明針對性護理可以幫助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具有臨床醫療技術價值。
不僅是胃癌患者,很多接受化療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現身體局部出現這樣的變化都會難以接受,尤其是女性對自己的頭發的打理很上心,如果在醫生哪里知道自己在接受化療期間會發生頭發脫落甚至長期脫落的情況,對廣大女性同胞來說都會是短期內難以接受。在患者情緒波動很大的情況下進行的治療,很難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在患者心理就會出現疑問了:我都已經知道并承受化療的代價了,才發現手術的效果并不理想。心情能變好才是—件奇怪的事,患者的情緒對后續的各種治療方式都會存在影響,所以才要從別的角度考慮患者的心情在接受手術之后,不會發生太大的波動,充分照顧患者的情緒。
就像上文所敘述的那樣,只有充分照顧好患者的情緒,才能保證較高的治療效果、理療效果。針對性護理在照顧患者情緒這方面就非常好,它充分的照顧了患者在治療期間的方方面面,可以說采用一種強硬的關懷,讓患者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想那些悲觀的事情,讓患者的心有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