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希芹 伊傳建 周輝
【關鍵詞】經顱磁刺激;腦卒中;偏癱;康復
引言: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會導致患者偏癱、語言障礙、吞咽困難等精神功能障礙,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據國外學者報道,腦卒中至患者偏癱發生率高達51%~73%。現階段,我國已經開始致力于研究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本文選擇我院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60例,分別對其進行經顱磁刺激康復護理以及常規藥物治療,現報告如下:
1.1臨床資料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間,接受住院治療的6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52~58歲,經顱腦CT證實為腦卒中患者,病程10~60天,兩組患者均符合接受康復治療的條件。觀察組進行經顱磁刺激與康復護理相結合的方式,對照組進行單純的藥物治療療法,組間性別、年齡、病情等情況無明顯差異,可以進行統計學差異分析。
1.2方法觀察組采用藥物和康復訓練相結合的方式,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改善循環、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壓、血糖、血糖、血脂以及營養神經等。康復訓練包括執行能力訓練,安排患者進行解繩結、手工制作以及折紙等活動,上述訓練一周5次,每次30分鐘。
實驗組使用依瑞德CCY-1型磁場刺激儀,采用弱磁多部位刺激智能變頻重復性經顱磁刺激技術,通過脈沖磁場作用在刺激部位產生感應電流。通過特定頻率交變電流的輸出刺激腦循環,讓腦循環更暢通改善皮層神經細胞的膜電位,透過顱骨作用于腦細胞和腦血管,進—步影響腦內代謝和神經電活動。經顱磁刺激可以有效調節遞質平衡,增加睡眠,抑制興奮波,增加損傷細胞的可復性,舒張腦血管改善腦內血液循環,增加細胞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干擾和抑制異常腦電、腦磁的發生和傳播,改善情緒不穩定癥狀,促進腦功能的恢復。經顱磁刺激適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神經癥的輔助治療;低頻調頻調幅電脈沖小腦頂核電刺激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適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輔助治療。實驗組使用的依瑞德CCY-1型磁場刺激儀,采用特定的低頻脈沖電流,患者在進行治療前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飲食,為了能夠有效刺激大腦皮質興奮性對其頭皮選用95%酒精和脫脂磨砂膏進行處理,降低頭皮過高電阻對測試結果造成影響。針對不同患者對患側大腦皮層額葉背外側區進行20分鐘的高頻10Hz磁脈沖刺激1200次。實驗組經顱磁刺激并配合運動訓練一個月左右患者可以用手撿拾小物。在給予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運動訓練時,需要康復醫師在旁邊指導,包括肢體擺放、被動運動、按摩、主動運動,步行訓練,可以持續到治療后的1周,每天2次,每次30~40分鐘,提高患者肌體力量,促進神經再生。此外,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復雜的過程,容易產生焦躁的情緒,康復師需要隨時觀察患者的情緒,及時地進行安撫和鼓勵,嘗試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經過8周的康復治療,實驗組和對照組康復結果:經顱磁刺激5天后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敲擊頻率、捏合力以及能測試結果與常規康復治療的對照組相比有明顯提升,對比結果如下表1所示。腦卒中屬于急性腦血管疾病,會影響到患者運動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神經系統,因此應該盡早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功能恢復和預防復發是康復護理的重點。患者在經過重復經顱磁刺激后,對大腦皮質進行有效調節,改善腦細胞代謝和腦血流,調節離子平衡,促進突觸重塑,抑制細胞程序性死亡,影響多種神經遞質的傳遞等機制干預皮質功能網絡重建,有利于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改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磁場刺激儀的原理是根據電磁感應定律,通過給高壓儲能電容充電,在短時間內向刺激線圈放電,電流在線圈周圍產生變化的磁場,這種磁場可穿過頭顱,在顱內控制神經誘發感應電場和電流,達到刺激和興奮大腦內部神經的目的。用于人體中樞神經和外周神經功能的檢測、評定及治療。經顱磁刺激康復護理能夠有效幫助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運動功能,通過康復運動和訓練,腦卒中偏癱患者手功敲擊頻率、捏合力以及能測試結果顯著,值得進行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