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儀
舊是一種情懷。
有一畫家朋友,他善于把藏在心底的懷舊情緒傾注出來付諸畫面,他的畫作因此連獲大獎。有人問他為什么總是傾向懷舊和古典的審美意趣,他回答說:把情懷做舊,才耐人尋味。
木匠老丁做家具,喜歡呈現(xiàn)木紋甚至疤痕,他解釋緣由:“記憶是一壇酒,而木紋甚至疤痕才能夠代表那些逝去的舊時光。”
因為老屋改建而—時拆下的舊門環(huán)變成了搶手貨,這些物件承載著某些人獨有的懷舊情懷,讓人可以感受到時間的軌跡與沉淀。
讀李清照的《聲聲慢》,“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首詞就因為一個“舊”字,詞句立刻深邃起來。一行大雁飛過,恰好撞到傷心處,因為那是舊日的相識啊。這舊時熟悉的大雁,是作者的孤獨,是寄托,是懷想,更是眼淚。正因為有了過往愁緒的記取,人生的深度美感才會浮現(xiàn)出來。
情懷舊一些,才會有深度。難怪有年輕人說“隨時準備老去”,我執(zhí)著地認為他們要求老去的不是身體,而是內(nèi)心的情懷。在今天的年輕人中間,一首《東風破》、一句《青花瓷》和一曲《卷珠簾》的流行,便讓我看到了古風古韻的獨特魅力。
在心靈更深的地方,時光的經(jīng)緯線會慢慢變成溫柔的曲線交織在一起,它們似乎不是由物質(zhì)組成,而是由純粹的情感織就。這便是把情懷做舊的魅力所在。人類的情懷有兩個不同階段,剛剛開始時熱烈,后來就慢慢隨著歲月的足跡而慢下來,情懷如果能夠變成寧靜,反而更富深意。在心靈的天幕上,當繽紛的色彩漸漸消退,撫摩著歲月這枚金色果子的紋路甚至上面的瑕疵,很多人也就感受到了詩意棲息的生命況味。
把情懷做舊,是一個把燦爛的峰值調(diào)低的過程,這時,心態(tài)就會淡定從容,黯然中有柔情,好似微風輕輕揉搓樹葉發(fā)出的簌簌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