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四川省安監局
2018年1月18日,四川川煤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平煤礦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38萬元。
2018年1月18日15時20分,四川川煤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平煤礦(以下簡稱“太平煤礦”)發生一起頂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38萬元。
2018年1月18日15時20分,四川川煤華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太平煤礦進行作業時,4名工作人員在工作面距下安全出口93 m處打底板松動爆破眼,1人在距下安全出口63 m處給炮眼裝藥,2人坐在距下安全出口97 m處采煤機銷軌上休息,2人在距下安全出口79 m附近更換液壓支架水管,1人沿工作面往下走到距下安全出口122 m處。此時,距下安全出口122~126.5 m處的空頂區域發生冒頂。
通過調查認定,太平煤礦“1·18”頂板事故是一起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31112綜采工作面端面距超過《作業規程》規定,大面積空頂導致頂板冒落,冒落物沖垮擋矸防墜設施,將在下段作業的人員打傷,導致事故發生。
一是現場管理人員違章指揮。《31112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規定工作面最大控頂距4.18 m,最小控頂距3.58 m,梁端距≤0.34 m,移架步距0.6 m。采煤機割煤后,要及時移架,防止長時間空頂。所有人員在作業時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事故當班礦安監科執法小分隊發現31112綜采工作面距下安全出口55 m到上安全出口頂板暴露面積超過規定等隱患,現場向綜采下發了《安全隱患整改通知單》,要求隱患處理完再生產。二隊隊長在工作面空頂區域端面距超過規定且未采取臨時支護、擋矸及防墜設施打設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安排人員進入煤壁側進行生產作業。
二是現場作業人員違章作業。《31112綜采工作面爆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中規定:“人員進入煤壁側工作時,支架必須達最小控頂護頂,端面距超規定時必須打設臨時支護(端面距≤0.34 m)”“臨時支護采用單體帶帽點柱,木帽規格0.3 m×0.3 m,單體柱排距為1.0 m×1.0 m,當頂板破碎時柱距縮小為0.8 m”。事故發生前,距工作面下安全出口63~140.8 m段空頂距離達0.6~1.5 m,且未打設臨時支護。《31112綜采工作面的作業規程》規定:“工作面片幫深度超過一個載深時(0.6 m),要及時移架護頂;工作面片幫深度超過1.6 m時,要用板梁或木料一端插入支架前梁上方,另一端抵住煤壁,并利用單體液壓支柱打帖幫柱”,而停放采煤機上滾筒處液壓支架端頭距最大處達2~2.5 m,現場未取上述措施。《31112綜采工作面爆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規定:“打眼前,在作業人員上、下方≤5 m處打設好走向防飛石及防墜落防護裝置,即從煤壁至加高擋煤板之間增設防飛石護欄”,且規定:“防護設施采用單體上方鋪設ф≥14 cm半圓木,半圓木鋪設距離不大于0.2 m,半圓木上方鋪設金屬網防飛石傷人;單體柱距為0.2 m”,實際工作面刮板運輸機擋矸板與煤壁間距3 m左右,每組擋矸設施僅打設3根單體支柱。《31112綜采工作面爆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規定,打眼前將采煤機開至作業點以上15 m處,實際打眼時采煤機下滾筒位于距下安全出口126.5 m處,打眼作業地點位于距下安全出口93 m處,采煤機下滾筒與作業地點之間間距超過30 m。《31112綜采工作面爆破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規定,嚴禁平行作業,實際距下安全出口93 m處在打眼,距下安全出口63 m處在裝炸藥。
三是隱患整改不到位。事故發生前,礦安監科執法小分隊就發現31112綜采工作面距下安全出口55 m到上安全出口頂板暴露面積超過規定(最大處端面距達2~2.5 m)等隱患,向該采煤隊下達了整改通知書,該隊整改后空頂距離仍達0.6~1.5 m,未將端面距縮小到0.34 m以內。
四是管理人員未認真履職。調查取證時發現,31112綜采工作面煤層從2017年11月遇煤層變薄等地質構造以來,人員進入煤壁側作業前未按規定打設臨時支護、未按規定打設飛石及防墜落設施。而礦級管理人員在11月和12月期間到該采面檢查達29人次,均未發現和及時糾正上述違章行為。2017年12月4日、12月21日,2018年1月4日、1月10日,攀煤(集團)公司對31112綜采工作面檢查中發現工作面支架間隙超大,防飛石擋板未常閉,防飛石網連接質量差,架間活石浮塊多、缺擋矸網等問題反復出現,但未引起足夠重視,沒有采取切實措施從源頭治理。31112綜采工作面共安設有17組支架測壓裝置,但從2018年1月14-18日期間每天有12~13組傳感器不顯示數據,所顯示的數據中,每天只有1~7個數據達到其作業規程規定的24 MPa,未及時采取措施(其中,第15號測壓裝置顯示1月16日和17日的液壓支架左、右柱平均初撐力和平均工作阻力小于10 MPa,最低平均值僅1.2 MPa;1月18日的液壓支架左、右柱平均初撐力和平均工作阻力小于24 MPa,最低平均值僅 15.2 MPa)。

煤層情況

煤層頂底板情況
五是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到位。《攀煤(集團)公司礦井安全生產隱患分級》將“在支護不可靠或者空頂下作業”列入A級隱患,按照太平煤礦《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規定“公司規定的A級事故隱患由副礦長督促責任單位(科室)落實整改”,但當班該工作面發現的A級隱患未按規定向相關人員報告并建檔督辦,調度室接到A級隱患匯報后,未通知相關責任人。公司《事故隱患排查制度》第二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礦井必須每月向公司書面報告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情況,實際礦井只向公司上報《安全工作通報》。太平煤礦包保管理辦法規定,包保組每月參加一次被包保單位的班子會議,實際此項工作未開展。太平煤礦2017年4月6日下達了《關于印發〈互動式班前會制度〉等七項制度的通知》,但貫徹落實不到位,《安全約談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大課制度》基本都只有要求、沒有落實。太平煤礦《安全辦公會議制度》規定安全例會每周五下午3點召開,實際每旬召開一次。
六是安全教育不到位。煤礦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不力,未讓安全意識入心入腦,導致習慣性違章行為存在。
一是要進一步開展煤礦安全專項整治。要高度重視煤礦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太平煤礦安全生產實際制定整治方案,重點整治支護設計不符合規程和礦井實際、規程措施培訓不到位、作業人員不熟悉及現場未得到貫徹執行、不按作業規程管理頂幫、存在采掘面空頂作業等頂板管理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不明確等問題。攀枝花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要進一步督促煤礦細化整治方案,全覆蓋不留死角地排查問題和隱患,嚴格按照“五落實”要求組織整改,務必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整治內容。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充分發揮跟班隊干部、班組長、安全員的作用,督促現場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規程、措施作業,加大反“三違”力度,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進一步提升大傾角綜采工作面的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作業人員素質和操作水平,提升擋矸防墜落安全防護設施的可靠性,提升技術措施的針對性、實用性、可操作性。進一步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切實增強風險辨識和風險管控能力,認真開展年度風險辨識和專項風險辨識;建立健全崗位安全風險清單,進一步落實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
三是要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充分利用班前安全教育(班前會)、安全警示教育等方式提升職工安全意識。加強班組建設,優化勞動組織,發揮班組安全第一道防線作用。加強工人對規程、措施的培訓教育,確保工人熟悉崗位職責、熟練掌握崗位技能。
四是要進一步加大現場安全管理力度。攀枝花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及所屬煤礦要加大管理力度,特別是要加強基層管理人員履職情況的監督考核;進一步健全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考核,對履職不到位、制度不落實的,要加大執法及責任追究力度,有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