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君
2019年,北京市安全生產聯合會將通過設立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對北京市從事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評審專家、評審員和評審機構實行行業自律和誠信管理。

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唐明明(后排右一)參加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委員會籌備研討會
2018年7月,北京市安全生產聯合會(以下簡稱“北京市安聯”)召開三屆二次常務理事會暨第三次全體理事會,表決通過了關于成立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委員會的議題。
預計2019年2月,北京市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自律委”)將正式成立。其將對北京市從事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評審專家、評審員和評審機構實行行業自律和誠信管理。
為什么要成立自律委?它將開展哪些工作?將使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行業發生哪些變化?近日,本刊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對這些問題一一作了解答。
2014年以來,北京市開始推動企業進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如何評判企業標準化建設是否達標,就需要進行評審。隨之,就慢慢形成了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行業,評審單位、評審員、評審專家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據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北京市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達標的四年中,也促進了安全生產中介服務市場的發展,逐漸培育了50余家評審單位。通過對評審單位建立一系列的約束機制,有效規范了標準化評審的過程管理,提升了評審質量。
2018年,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原北京市安監局)提出標準化工作強融合(整合各種有利于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資源要素)的思路,對標準化創建工作提質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認為,對標準化創建中強制性標準、條款的評審落實、評審單位的有效管理等需要進一步改進提升。
作為標準化評審組織單位,北京市安聯在近幾年開展工作時,發現部分評審單位為完成項目,存在隱瞞企業安全隱患,甚至弄虛作假的現象,未真實反映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還有在評審過程中偷工減料,評審時間和過程控制不達標,評審質量不高的問題;部分評審單位故意壓低成本,惡性競爭,存在明顯高于或低于市場價格、評審亂收費的現象,極大地影響了標準化評審市場的健康發展。
目前采取的約談、通報等手段,對評審單位、評審員以及評審專家的監督力度略顯不足,未能觸及其核心利益。對存在問題的評審單位,沒有處罰依據,行政手段不足。
“經過幾年的運行,標準化建設工作進入了快車道,標準化評審市場逐步形成,具備了行業自律管理的基本條件,成立自律委也是順勢而為。”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說。
自律委作為北京市安全生產聯合會的分支機構,主要負責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自律管理的制度建設,以及對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實施自律監督。
具體來說,包括對從事標準化評審的單位、評審員、評審專家進行備案,對上述單位和人員的履約行為進行考核,接受社會監督,調查舉報情況,對失信行為進行懲戒。
據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自律委已初步完成了頂層設計及制度建設,形成了以1個基本制度,即《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工作規范》為主,自律公約、備案辦法、信用分級工作規范9個支撐文件為輔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了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行業誠信自律管理“1+9”框架結構(3個自律公約、3個備案辦法、3個信用分級工作規范),具備進入實際操作環節的初始條件。
其中,《標準化評審誠信自律管理工作規范》是行業自律管理的綱領性文件,自律公約、備案辦法、信用分級工作規范各有3個,分別針對評審單位、評審員、評審專家有不同的規定要求。
“自律委在開展工作時,秉承主動公開承諾,自愿加入誠信自律管理的模式,并非強制。”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說道,自愿接受標準化評審自律和誠信管理的評審單位、評審員、評審專家需主動公開承諾并向社會公示;在具備《北京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管理辦法》(京安發〔2017〕13號)和配套的《關于印發〈北京市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組織單位管理辦法〉等標準化工作制度的通知》(京安辦發〔2017〕38號)要求的基本條件和專業工作的基本水平上,自愿申請標準化評審業務范圍和專業工作領域,并開展相關評審工作。
自律委則會對自愿加入行業自律和誠信管理的單位、人員進行考核管理、信用公示、綜合評級。據悉,評審單位、評審員、評審專家年度考核合格且自愿提出誠信評級申請的,將納入評級范圍,向社會公示結果,并納入安全生產領域公開招投標、政府購買服務等項目承接條件內。對信譽良好的單位或個人,提出表揚,納入系統評先評優范圍,增大正面宣傳和選樹指標額度;對于存在失信行為的,暫停或取消工作資格;對失信情況嚴重或涉嫌違規的,將提請政府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相比政府監管的種種行政手段,行業自律管理的約束手段目前相對較弱,所以要大力提倡。
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總結分析為4方面。一是有利于運用市場手段進行自主調節。建立市場主導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行業模式,推動標準化建設企業、評審單位及評審員自覺自發約束不良行為,維護行業利益,優勝劣汰,自主調節。
二是有利于吸引更多資源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通過倡導評審單位自我承諾,共同遵守公平有序競爭、規范執業的行業準則,逐步建立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行業動力,規范專業技術服務市場,吸引更多社會專業力量和資源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
三是有利于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法律風險。相對于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在降低監管負擔和規制成本、避免市場主體與監管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高專業性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團體可協調相關市場主體,以強制性標準為主體,吸納推薦性標準和企業標準,制定更加嚴格規范的安全生產團體標準,在行業內推行,提高標準化創建門檻和達標質量,供政府部門分級監管時參考,對誠信守諾的標準化企業減少執法檢查頻次,降低行政成本。
四是有利于促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可持續發展。建立標準化評審行業自律管理,培育安全生產產業化進一步發展,構建起企業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治理體系,能夠提升企業、評審單位、評審員參與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北京市安聯秘書處有關負責人透露,2019年,自律委將按照先建后統的原則,建立3~4個專業自律委員會,通過團體標準制定和誠信評級創建等活動,引導技術服務機構、中介組織等有序參與市場競爭,在機構管理、技術服務、職業道德等方面實現統一標準、自律管理,形成產業發展自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