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心肌梗塞,又名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因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而引發的心肌壞死。一般會出現長時間的劇烈胸痛和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等癥狀,即便是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也難以完全緩解。對于心肌梗塞患者來說,除了要接受醫院的治療之外,積極做好家庭治療也是促進病情康復的一個重要條件。
1 心肌梗塞是什么?有哪些常見癥狀?
心肌梗塞,即“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是一種好發于中老年人的、較為常見的急性心血管癥候群。其發病機理在于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肌壞死。
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癥狀,在于突然性、持久性的劇烈胸骨后疼痛,以及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等。此外還可出現心律失常、急性休克,心衰等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患者發病后,經休息或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也很難完全緩解癥狀。另外,心肌梗死亦可引發心臟破裂、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心包炎等,而這些并發癥的死亡率也是比較高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心肌梗塞是一種比較兇險的疾病。
2 心肌梗塞應如何確診?
心肌梗塞要想確診,臨床上通常要進行常規(體格)檢查、心電圖和實驗室檢查。
體格檢查:低血壓、面色蒼白,皮膚濕冷、心率增快等。
心電圖:新出現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動態演變。
實驗室檢查:
(1)心肌酶譜:發病3~6小時,可出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鈣蛋白(T或I)升高。現在,采用心肌鈣蛋白I/肌紅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診斷試劑,可作為心肌梗死突發時的快速的輔助診斷,被越來越多的應用。
(2)血液化驗:白細胞數增多,中性粒細胞數增多,嗜酸性粒細胞數減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輕鏈增高。
此外,老年人突發心力衰竭、休克或嚴重心律失常等癥狀,也應考慮到心肌梗塞的可能性,而應及時送往醫院去進一步進行確診。
3 心肌梗塞應進行哪些治療手段?
心肌梗塞的臨床治療,通常以溶栓、縮小梗死面積、穩定血壓、抗心律失常、保護心臟功能、防治并發癥等為主。由于此病發病較急、癥狀危重,因而如果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三早”對于減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質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下列治療手段:
3.1 做好病情監護
患者需臥床休養一到三天,持續進行吸氧并做好心電監護,并持續測量動態血壓,休克患者必要時監測肺毛楔入壓和靜脈壓。
3.2 做好鎮痛工作
心肌梗塞患者常伴隨劇烈的胸痛,因而可以為患者靜脈注射少量嗎啡來進行鎮痛。
3.3 改善血容量
建立靜脈通道,以靜脈補液的方式來改善患者的血容量。
3.4 介入療法
這是在心肌梗塞發病的12小時內,通過進行再灌注的方式來閉塞冠狀動脈,恢復血流,從而有效縮小心梗面積。
3.5 藥物療法
采用阿司匹林口服(若患者無禁忌癥)。若患者出現持續胸痛,在血壓正常的前提下可采用靜脈滴注硝酸甘油。置入藥物支架患者應服用氯吡格雷一年,反之則服用一月。
3.6 抗心律失常
患者應嚴密監控心率。偶發室性早搏無需專門用藥;若出現頻發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動過速則選用利多卡因靜脈注射繼之持續靜脈點滴,嚴重時可選用胺碘酮進行靜脈注射。
4 家庭治療注意事項
一般來講,心肌梗塞的家庭治療是在醫院接受了治療,病情已經相對得到控制且無并發癥發生后,回到家一般需注意下列要點:
(1)根據醫囑定時定量堅持服藥,不要擅自改變藥量。
(2)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采用通便藥物如開塞露等來通便。
(3)戒煙戒酒,不喝咖啡及濃茶,注意飲食。
(4)注意休息,注意保持心情平靜。注意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過度。還要保證睡眠時間,并積極防治失眠。
(5)家中要注意保持通風,地板要注意保持干燥,以免患者不慎滑倒。
(6)注意保持適量鍛煉。在鍛煉時,要結合患者平時的體質和病情康復狀況,選擇一些合適的鍛煉方式,如步行、太極拳等。
(7)定期進行復查。患者定期要去醫院做好對病情的復查。平時如出現不適,也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復診。
作者單位
成都市青羊區新華少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