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飛揚
【摘 要】近年來我國針對殘疾人康復服務的重視度在不斷提升,但是現階段我國就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中還存有較多問題,例如服務模式單一化問題嚴重、供需矛盾問題突出、多項管理不規范等。此類現狀產生原因主要是受到區域經濟環境、康復資源總量、康復政策實踐成效、殘疾人個人因素等綜合影響,因此今后的老年殘疾人康復事業發展中相關管理部門應注重強化服務機構建設,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引入社會各界全面參與其中,補充康復資金主要來源,保障康復服務提供水平全面提升。
【關鍵詞】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困境;對策
老年殘疾人由于行動不變、生理缺陷等原因對康復服務提供的各項需求較為迫切,依賴性較大,所以當前要注重全面強化殘疾人康復保障建設,降低老年殘疾人身體痛苦,使其生理機能良好恢復,防止其不斷惡化,是全面提升老年殘疾人生活質量、全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康復服務保障事業是一項長遠發展工程,在各項工作全面開展中要明確各方責任主體,保障各項服務機制能全面落實。當前要在已有康復服務基礎上,不斷建立優化新型康復保障機制,對殘疾人生存發展提供保障,促使老年殘疾人能更好地融入到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中。
1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中存在的困境分析
1.1 缺乏針對性法律保障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中,康復保障全面實現對相關法律體系具有較高要求,現階段我國多數地區都設定了各項管理制度與相關法律來保障老年殘疾人康復保障工作全面開展,但是部分工作中仍舊存有較多問題,導致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滿足。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缺乏針對性法律保障,在康復立法工作開展中各項工作相對落后,設定康復立法層次相對較低,尚未制定針對性法律。對應的法律責任不夠明確,致使部門執法管理部門在各項實踐工作開展中缺乏完備制度提供保障,未能定期進行檢查,而是通過社會道德與輿論監督[1]。
1.2 管理部門缺乏重視
殘疾人服務相關管理部門針對殘疾人康復服務保障缺乏較高重視,僅僅將殘疾人康復服務保障視為是傳統社會發展救濟重要組成部分,將其服務限定在物質服務保障中,注重物質保障,忽視了社會全面參與,未能從殘疾人自身發展特征出發,為老年殘疾人康復需求提供多樣化服務。殘疾人康復事業是多方位工作,能幫助較多老年殘疾人生理機能能全面提升,提高基本生活質量[2]。單方面將此項工作視為是物質保障性工作,康復保障工作將難以全面完成。
1.3 社區支持力度有待強化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主體主要是殘疾人所在社區,通過在社區熟悉環境以及高標準的康復治療中,充分發揮社區資源應用價值基礎上,殘疾人康復質量與生活質量能全面提升。通過具體調查能得出,目前部分區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有康復室,但是較多康復醫師要通過有償措施進行康復指導,難以在眾多老年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恢復中起到重要作用,加上已有的部分健身器材在殘疾人日常康復鍛煉中難以發揮有效作用,導致社區的康復服務提供對老年殘疾人的積極影響不大[3]。
1.4 康復服務內容不完善,專業服務機構與人員欠缺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中大多為低層次服務,不能滿足老年殘疾人多樣化康復需求。康復服務項目有限,僅僅對部分肢體殘疾的老年人提供相應的康復訓練,對于聽力、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老年殘疾人難以提供針對性幫助。不同老年殘疾人針對各類康復服務具有不同要求,在康復服務提供過程中對老年殘疾人進行統一化管理,采取相同服務,不能實現專業化、精細化服務分工,服務管理模式比較混亂。多數康復機構存在職責劃分不明確,設定的服務標準不統一,加上當前針對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機構未能擬定資格審批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等,諸多服務提供不能對機構運行資產進行精細化清算,不僅會消耗浪費國家財政資金,還嚴重降低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導致殘疾人康復保障事業難以全面發展[4]。
2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發展對策探析
2.1 確立政府職責,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責任分擔機制
首先,要立法先行,全面推動法制化建設。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保障工作開展中,政府部門要提高其穩定性、規范性。現有社會保障領域中設定的各項制度多項條例剛性約束力不足,對康復事業發展進程具有較大影響。通過法律層面對康復制度進行確立,這樣各項工作開展中有法可依。針對老年殘疾人醫療救助、康復治療、精神慰藉等各項需求,當前要建立更為完善的殘疾人康復服務法律保障體系。在后續實踐過程中逐步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制定長期康復機構轉介制度、康復服務成效評估制度、人員培訓制度、第三方評估運作制度等。而后,要設定今后發展規劃,補充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所以今后較長一段時間發展中,我國要給予國家層面上建立完善殘疾人康復津貼制度,康復護理津貼制度,為各類殘疾人提供相應的護理補貼。真正能實現“全國統一、按級定標、允許差別”的補助標準,從本質上緩解更多老年殘疾人日常資金需求,為其接受更優質的康復服務補充穩定的資金來源。
2.2 增強社區康復意識,全面強化老年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
現階段要注重全面提升殘疾人康復預防意識,從相關科學研究活動中能得出,多數殘疾可以預防,通過針對性技術措施能促使50%以上殘疾得到有效控制與延遲發生。在完整的康復服務計劃設定中要注重選取各項預防性措施對殘疾發生率進行降低,有助于殘疾人群生活自理,還能全面降低康復服務基本壓力,節約更多康復資源,提高廣大殘疾人生活質量。當前社區要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為廣大老年殘疾人宣傳多項自我康復相關知識,提高殘疾人康復意識,也能重點突出社區在康復服務層面上的人文關懷。社區是眾多老年殘疾人主要活動區域,目前社區要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對各項資源進行整合,綜合處理社會資源、殘聯系統、政府資源之間的對應關系。針對老年殘疾人多樣化的康復服務要求,要在充分整合資源基礎上建立多層次康復服務網絡。首先是建立純福利性社區康復服務、其次是設立鄰居互助康復服務、最后是有償康復服務,依照不同殘疾人群體提供對應康復服務。全面提高服務水平需要實現資金多元化應用,整合國家撥款、慈善捐贈等方式。政府部門針對民間投資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要建立良好的政策運行環境,全面推動民辦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在老年殘疾人康復保障事業建設中,政府部門積極轉變自身職能,全面優化傳統政府部門包辦、包管機制,選取政府主導管理,社會參與其中的模式。
2.3 注重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形成科學化康復服務機制
當前要全面結合區域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現狀,對社區已有服務資源進行分析,在現有衛生資源基礎上設定康復中心,全面滿足康復服務多樣化要求。其次,社區康復機構建設中要依照就近原則,將康復機構設定在便于較多老年殘疾人能到達的區域。在此基礎上,從國家層面、政府層面上都要擴大投入,全面推動殘疾人康復服務發展[5]。
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人員是各項服務工作開展主體,因此要全面提升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人才隊伍基本素質進行優化,保障康復服務能踐行到實處。推動康復隊伍建設中,要補充服務人員綜合待遇,提高其待遇水平。各個康復機構要結合自身發展現狀設定不同區域,補充更多康復服務。行業相關管理部門要建立更為統一化的行業協會,全面強化人才隊伍培訓。強化社區康復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建立完善志愿者服務機制,補充專業人才隊伍人數。建立完善康復人才隊伍職稱評審體系,要融入康復服務人員日常工作綜合表現以及殘疾人康復服務評價。
3 結語
綜合上述,目前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提供中存在較多困境,要想解決問題走出困境就要全面強化老年殘疾人康復機構建設、注重殘疾人康復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擴大社會參與性、補充資金來源和康復資源、優化傳統老年殘疾人康復服務水平,由此推動我國老年殘疾人康復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顧志剛.提供個性化服務促進農村殘疾人的職業康復[J].農村科學實驗,2019(12):115,90.
[2]管鳳仙.社會養老機構醫療康復服務問題與對策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9):279.
[3]李默,趙健,張琛.國內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及康復服務現狀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5):226.
[4]吳殿臣,董娜.康復醫療服務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特別健康,2019(17):117-118.
[5]王瓊,尹憲明.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康復服務現狀調查與分析[J].特別健康,2018(2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