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趙劍斌 張貝

【摘 要】目的:探討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給予普拉克索的臨床價值。方法:選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來我院就診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給予口服多巴絲肼進行治療,研究組給予多巴絲肼+普拉克索治療,對比治療后兩組的抑郁情緒、睡眠狀況、認知功能、非運動癥狀等評分。結果:治療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抑郁情緒評分、睡眠狀況評分、非運動癥狀評分均優于治療前(P<0.05)。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研究組抑郁情緒評分、睡眠狀況評分、非運動癥狀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對于認知功能評分來說,不論是同組不同時間還是不同組別同時間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以普拉克索對帕金森病患者治療時,可顯著減少其非運動癥狀,并且可顯著改善其睡眠狀況以及抑郁情緒,但是對認知功能的改善并不明顯。
【關鍵詞】普拉克索;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臨床價值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又稱為震顫麻痹,病變的部位主要為黑質及紋狀體。臨床癥狀主要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障礙等運動癥狀,同時還會伴有自主神經障礙、認知障礙、精神障礙、睡眠障礙及嗅覺障礙等非運動癥狀[1]。相比運動癥狀,人們現在越來越關注這些非運動癥狀,因為它們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運動癥狀。本文主要探討對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給予普拉克索的臨床價值。研究內容為: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來我院就診的68例帕金森病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同研究組,各34例。在對照組中,女性12例、男性22例;其年齡在50-81歲之間,平均為(62.01±6.47)歲,病程為3個月-7年,平均為(4.9±0.4)年;在研究組中,女性13例、男性21例;其年齡在51-82歲之間,平均為(62.85±6.07)歲,病程為4個月-7年,平均為(5.2±0.6)年。通過分析對照組和研究組的資料,發現P>0.05,也就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所以兩組可進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多巴絲肼片(美多芭,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0.25g,國藥準字H10930198)進行治療,每次0.25g,每天三次,連續治療3個月;研究組給予多巴絲肼+普拉克索治療,口服鹽酸普拉克索片(森福羅,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國際公司,0.25mg,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10069),初始劑量為每次0.125mg,每天三次,然后每5-7天增加一次劑量,如果患者能夠耐受,每日總劑量可達到1.5mg。連續治療三個月。
1.3 觀察指標
PDSS(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評估治療后兩組的睡眠狀況,失眠、白天太困倦、早醒、幻覺、做噩夢、睡眠總質量等項目,睡眠狀況同分數正相關。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估治療后兩組的抑郁情緒,以8分為界限(8分以內不存在抑郁,8分以上為抑郁),抑郁情緒程度同分數正相關。NMSQuest(非運動癥狀篩查問卷)評估治療后兩組的非運動癥狀,30分總分,非運動癥狀多少同分數正相關。MMSE(簡易精神狀態量表)評估治療后兩組的認知功能,30分總分,認知功能同分數正相關[2]。
1.4 統計學分析
本課題數據統計分析使用SPSS23.0軟件,()表示抑郁情緒、睡眠狀況、認知功能、非運動癥狀等評分,開展t檢驗,當P<0.05,則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比較治療后兩組的抑郁情緒、睡眠狀況、認知功能、非運動癥狀:治療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的抑郁情緒評分、睡眠狀況評分、非運動癥狀評分均優于治療前(P<0.05)。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研究組抑郁情緒評分、睡眠狀況評分、非運動癥狀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對于認知功能評分來說,不論是同組不同時間還是不同組別同時間對比,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近年來的數據調查,在我國50歲之前的人患病較少,而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10萬人中有1700人患有此病,平均的發病年齡為60歲,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其中男性會稍高于女性[3]。帕金森主要的病理性改變為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死亡,從而使紋狀體黑質多巴胺的含量減少,從而發病,對于帕金森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主要與遺傳因素、年齡因素、環境因素及氧化應激因素等有關[4]。帕金森的臨床表現分為運動癥狀及非運動癥狀兩種,運動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障礙等,而非運動癥狀幾乎會波及到全身,帕金森合并抑郁的發生高達80%,并且預后較差;帕金森合并睡眠障礙的發生率約為64%-95%,患者在睡眠中會出現肢體激烈的動作如打架、追殺等,會傷及到旁人,這可能由藥物引起,也可能由于疾病引起;帕金森患者自主神經功能也會出現障礙如便秘、尿頻、尿急、尿失禁等;帕金森患者的嗅覺也會發生改變,如鼻炎、鼻甲肥厚等。這些非運動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甚至超過了運動癥狀,因此,對于帕金森病,人們越來越關注這些非運動癥狀[5]。
多巴胺是腦中一種神經遞質,帕金森病患者腦基底神經節中多巴胺含量不足,因此對于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為對患者的多巴胺功能進行改善,美多芭是治療帕金森病常用的一種藥物,對帕金森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這種藥物對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并不能有效的改善[6]。普拉克索為抗組胺藥,是人工合成的氨苯噻唑的衍生物,是一種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和多巴胺受體D2亞家族結合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和選擇性,并具有完全的內在活性,對D3受體具有優先的親和力[7]。能夠通過興奮紋狀體的多巴胺受體老減輕帕金森患者的運動障礙。同時還能減少毒性過氧化氫及羥自由基的產生,使細胞處在低氧化的狀態,保護患者的神經元。因此,普拉克索不但能夠緩解帕金森患者的運動癥狀,同時對非運動癥狀也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8]。
總之,以普拉克索對帕金森病患者治療時,可顯著減少其非運動癥狀,并且可顯著改善其睡眠狀況以及抑郁情緒,但是對認知功能的改善并不明顯。
參考文獻
[1]貝箏,文國強,陳怡.恩他卡朋與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效果: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23(31):5052-5058.
[2]王立陽,袁文林,孫祥喜,等.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9,38(30):135-137.
[3]白雪,趙婷,董巧云,等.普拉克索輔助行為療法對早發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和非運動癥狀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6):305-306.
[4]潘曉峰,劉文娟.普拉克索聯合行為療法對早發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HAMD UPDRS評分非運動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9,25(8):1240-1243.
[5]劉旭明.普拉克索聯合美多巴治療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療效[J].上海醫藥,2019,40(8):18-20.
[6]朱華偉,屈寶華,鄧建中,等.馬來酸氟伏沙明聯合普拉克索對帕金森性抑郁非運動癥狀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9,22(6):626-633.
[7]潘溢丹.普拉克索聯合認知行為療法對改善早發帕金森病患者非運動癥狀及生活質量的應用價值[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8,21(9):1021-1024.
[8]趙睿,李瓊,張平.血塞通注射液聯合普拉克索改善帕金森病人非運動癥狀的療效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9):1286-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