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春

【摘 要】目的:探討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陰道發生出血現象的相關因素,為有效控制陰道出血現象提供進一步的診斷與治療依據。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00例因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產生出血的臨床患者資料,通過認真觀察患者陰道出血的情況及其過往病例等,探討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陰道發生出血現象的相關因素。結果:通過相關的統計數據發現,子宮內膜的炎癥情況、月經來潮的周期、子宮內的不良殘留物、節育器放置位置不當等引發的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的陰道出血情況。結論: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的陰道出血情況的相關因素有很多,患者可通過適量的口服避孕藥來減緩或避免相關出血癥狀的發生,并需要迅速恢復正常月經周期,避免意外受孕的發生。
【關鍵詞】計劃生育;節育手術;陰道出血;相關影響因素;措施
育齡婦女為避免意外受孕的可能往往會在計劃生育后進行節育手術,以避免因防護措施不到位而導致的再次妊娠的可能[1]。而陰道出血是育齡婦女在進行節育手術后最容易引發的一種并發癥,如果不對陰道出血進行及時的診斷治療,就可能會引起術后感染或不孕等嚴重后果,嚴重時甚至會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本文通過選取100例因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產生出血的臨床患者資料,深入探討影響術后陰道出血的相關因素,并實施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我院診治的100例因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產生出血的臨床患者資料,通過認真觀察患者陰道出血的情況,結合其過往病例進行分析。選取對象的年齡控制在22-40歲范圍內,其平均年齡控制在(31.22±1.5)歲范圍內,且所有選取的患者都已簽署知情告知書。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為探討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陰道發生出血現象的相關因素,可通過設計相關、合理、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在充分對患者隱私進行保護的基本條件下,充分調查與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身心情況、過往病史、流產次數及目前生育情況等。
1.2.2 入選標準
(1)對所有被選取的育齡婦女都必須是第一次進行節育手術的患者;
(2)對所有被選取的育齡婦女都要先進行常規的B超檢查;
(3)完善本院的搶救設施,使其可以充分應對患者緊急治療的相關需要;
(4)對于所有被選取的患者必須登記好完整的入院病歷檔案以及過往病史。
1.2.3 研究方法
對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現出血情況的患者進行常規的B超檢查,并定期檢查患者的傷口恢復情況、子宮內膜的炎癥情況、節育器的放置位置、月經恢復情況、子宮內胚胎殘留等情況,并通過采取適當的治療方法來控制患者的陰道出血情況。一般情況下,沒有出現異常情況的陰道出血現象都可以使用媽富隆或頭孢克肟來進行有效的治療。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統計數據均采用()表示,并通過計算t值來進行檢驗,當P<0.05時,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按照不同的陰道出血時間段對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進行三個主要時間段的分組。其中,在10-18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段內,患者數量為58例;在19-35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段內,患者數量為21例;在超過35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患者數量為21例。通過相關的統計數據和對影響陰道出血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發現:子宮內膜炎是引起10-18天內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月經不調是引起19-35天內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子宮內殘留是引起超出35天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具體統計數據及影響因素如表1所述。
對這100例患者可通過適量的口服避孕藥來減緩或避免相關出血癥狀的發生,并需要迅速恢復正常月經周期,避免意外受孕的發生。通常情況下,患者在服用避孕藥后3-6d內陰道會停止出血,且口服避孕藥后沒有產生其他的不良反應。
3 討論
從我國80年代開始,為有效避免育齡期婦女再次妊娠的可能,通常會采用節育手術,從根本上阻斷育齡婦女的妊娠通道[2]。但從我國90年代開始,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避孕套、事前避孕藥、事后避孕藥、藥物流產等避免或結束妊娠的措施,使其也越來越受到現在大多數女性的歡迎。由于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會給大多數育齡婦女帶來身體或心理上的創傷,而現代化的藥物流產手術也會給育齡婦女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而且可能因為流產手術處理不干凈,導致一定的殘留物還殘留在子宮內,需要再次進行清宮手術以避免陰道出血現象的發生,從而再次造成患者身心上的傷害。當女性需要采取藥物流產措施時,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購買并服用流產藥物,擅自亂服用藥物很容易引發陰道大出血等現象,危害患者身心安全[3]。而截止到目前為止,避孕套的使用是最簡單、最方便的一種避孕手段,但這種避孕手段無法保證100%避孕成功。
在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是最常見的一種術后并發癥,也是給患者身心造成雙重傷害的重要原因。通過相關的統計數據發現,子宮內膜的炎癥情況、月經來潮的周期性、子宮內的不良殘留物、節育器放置位置不當等引發的不良反應等,都會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育齡婦女的陰道出血情況[4]。
在對育齡婦女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如果患者在上環或取環的恢復期間,沒有嚴格遵守醫生的囑付,完善自我管理技巧,不聽醫生的勸告在恢復期內進行性行為運動,很可能導致育齡女性再次懷孕并發生流產,使得患者陰道受到感染并引發陰道出血。當女性發生流產現象后,由于沒辦法立馬恢復到正常月經生理周期,造成患者陰道出血,從而引發患者的子宮內膜產生炎癥;當患者術后子宮內存在一定的殘留物,也會自動降低子宮的收縮功能,造成患者陰道出血;當患者術后發生傷口感染或因節育器位置不當導致患者產生一定的不良反應,也會造成子宮內膜受損,引起節育手術患者發生陰道出血現象。
本文的結果顯示在10-18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段內,患者數量為58例;在19-35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段內,患者數量為21例;在超過35天的陰道出血時間,患者數量為21例。通過相關的統計數據和影響陰道出血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子宮內膜炎是引起10-18天內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月經不調是引起19-35天內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子宮內殘留是引起超出35天計劃生育節育手術患者陰道出血的關鍵性影響因素。由此可見,患者的不同身體體質,會影響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患者的陰道流血時間。如果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患有子宮內膜炎癥狀,為及時抑制陰道出血情況,可先使用抗生素對患者進行炎癥控制,然后結合媽富隆的使用及時停止陰道的出血現象;如果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具有月經不調的癥狀,可通過長期的中藥調理,恢復患者的正常月經周期;如果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存在子宮內殘留的癥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清宮處理,以抑制陰道的出血情況。
總之,對于育齡婦女來說,要不斷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提高對自我身心健康的保護意識,樹立較強的避孕意識以及完善自己的相關避孕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盡量避免流產等不良現象的產生,同時不斷健全自己有關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保護患者自我的身心健康[5-7]。對于需要或想要進行計劃生育節育手術的患者,醫護人員應盡全力對其普及相關的術后護理知識,使患者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意識,做好術后良好的個人護理措施,避免或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產生。同時,育齡婦女應充分樹立潔身自好的自我保護意識,保護好自己的身體。
參考文獻
[1]肖雪瑛.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醫藥前沿,2017,7(5):174-175.
[2]糜靜娟.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相關影響因素[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15):2853-2853.
[3]佀霞.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口服避孕藥止血的效果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42-43.
[4]劉吉敏,孔祥秀.論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相關影響因素[J].現代養生b,2016(11):243.
[5]黃英.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71-71.
[6]姜靖.計劃生育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的相關影響因素分[J].中國農村衛生,2016(10):65-66.
[7]楊燁.分析節育手術后陰道出血的影響因素[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