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世勇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鏡技術在老年穿孔性闌尾炎中所起到的干預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所接納治療的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患者5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5例,采用常規治療)以及觀察組(25例,采用腹腔鏡治療),并對兩組患者的最終治療結果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結果: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相對于對照組而言較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腹腔鏡技術能夠有效改善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病情,具有著諸多治療優勢,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運用。
【關鍵詞】腹腔鏡;老年穿孔性闌尾炎;臨床療效
闌尾炎是臨床多見且高發的疾病之一,通常該病的發生并不易被人察覺,因此逐步發展為老年穿孔性闌尾炎。而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該病的發生也城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積極對該病進行治療成為了討論要點之一[1]。本研究則是對腹腔鏡在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治療中所起到的干預效果進行探究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8.03-2019.03期間所接納治療的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70.23±0.32)歲。采用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25例(男15例(年齡(68.64±1.32)歲),女10例(年齡(68.01±0.59)歲))以及觀察組25例(男15例(年齡(69.64±0.31)歲),女10例(年齡(67.01±1.59)歲))。兩組患者均通過相關檢查確診為老年穿孔性闌尾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曉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此完全知曉并批準該研究。
1.2 方法
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治療方式,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而觀察組則采用腹腔鏡術來進行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2.1 傳統開腹手術
對照組采用傳統開腹式手術:麻醉方式選用連續硬膜外麻醉,在麻醉生效字后,選取患者右側骼前上棘、臍連線中外1/3部位作為手術創口制造點,于該處制造約5cm左右的切口,后對患者的闌尾進行分離和雙重結扎,切斷患者闌尾近端處,后對闌尾殘端進行處理。術后采用甲硝唑對患者腹腔進行沖洗,并給予患者常規抗感染和引流處理。
1.2.2 腹腔鏡手術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手術來進行治療:麻醉方式采用全身麻醉,將其體位擺放為頭低腳高的姿勢,在患者麻醉生效之后,觀察口選取患者臍部上緣制作約1mc弧形切口,后將氣腹針置入并將二氧化碳充入,將患者腹壓控制在2.8kPa左右。后將氣腹針取出嗎,將直徑約為10mm左右的腹腔鏡進行插入并對患者腹腔進行探查。后取患者臍部旁麥氏點上側制造10mm左右的切口作為主操作孔,取患者臍部下緣約5cm制作5mm左右的切口作為副操作孔。后將10mm、5mm腹腔鏡鞘進行分別置入。對患者腹腔內的膿液以及內滲液實行沖洗后,沿患者結腸帶探尋至闌尾部分,將闌尾四周粘連進行分離。后將患者體位更換為頭高腳低的左側臥位,將其闌尾采用抓鉗進行提起操作,后采用超聲刀隔斷其系膜,雙重結扎其闌尾根部[2]。將結扎部分約0.5cm將闌尾切斷之后,于其殘端進行電凝處理,并在沖洗其腹腔之后縫合患者傷口。
1.3 療效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進行數據的統計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率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以(P<0.05)為數據差異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
觀察組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相對于對照組而言較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觀察組手術時間同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幾率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穿孔性闌尾炎是外科急腹癥中的一種疾病,其同時也屬于闌尾炎類型之一。穿孔性闌尾炎存在著病情變化相對較快且病情發生率較高的特點,但該病的臨床表現多依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患者往往病情表現存在個體化差異。且該病若是治療不當則有可能會導致多種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3]。
老年人穿孔性闌尾炎尚未存在典型表現,因此通常要求臨床醫生能夠具備著敏銳的判斷能力以及高度的責任心,才能有效對該病起到良好的判斷和治療。臨床目前對于老年人穿孔性闌尾炎通常是采用開腹手術來對患者進行治療,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齡較大且身體各方面技能衰退,因此開腹手術會導致患者手術壓力過大、創傷面較大,對老年患者而言并不能渠道最佳治療效果[4]。
隨著臨床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腹腔鏡技術成為了臨床上廣泛且常見的醫療技術,且通過相關的資料顯示,腹腔鏡技術能夠在穿孔性闌尾炎治療中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相對于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其對患者所造成的創傷相對較小,可以稱之為微創手術,能夠降低器械對患者腹腔造成的損傷以及干擾,緩解了患者在術后的劇烈疼痛感,以此降低鎮痛藥物的使用頻率。此外,通過研究資料顯示,由于腹腔鏡具備套管隔離設備,且避免了膿液和穿孔闌尾對患者腹部切口的接觸,因此降低了患者切口在術后發生感染的狀況,即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所導致的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相對而言較少[5]。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術后除了手術時間和對照組無明顯差異之外,其下床活動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幾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能夠有效改善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患者的病情,縮短其術后的康復時間,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幾率。
綜上所述,對老年穿孔性闌尾炎患者實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縮短了患者的治療時間,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寧日旭.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0):156-157.
[2]王輝華,梁曉宇,鄒永鋒.基層醫院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2017,28(9):1519-1520.
[3]任偉鵬,張升敏.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比較[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7,38(3):70-72.
[4]吳榮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治療穿孔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323-324.
[5]趙宏升.腹腔鏡與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穿孔性闌尾炎的療效對比[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