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月 申雅菁

【摘 要】目的:探討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我院60例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全程健康教育,對比兩組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結論: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護理管理;全程健康教育
腦卒中為常見疾病,也稱之為“腦血管意外”及“中風”,該疾病為急性病變,患者病情惡化較快,確診后,需要為其提供急救處理,最大程度控制好患兒病情,避免持續惡化,再綜合所有情況,為患者提供對癥治療措施,40歲以上群體為其主要患病群體,青年中較少見,多數病患對該疾病的了解程度不足,易出現忽視或過度擔心,使得患者治療依從性下降,療效不理想,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9月我院60例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干預方案不同均分為兩組,30例每組,其中,對照組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41-75)歲,均值(51.22±1.35)歲;觀察組18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42-77)歲,均值(51.26±1.33)歲;兩組年齡及性別資料方面無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根據患者診斷結果,結合實際狀況,為患者提供對癥治療措施,在治療前,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常規宣教工作。
觀察組全程健康教育,常規護理措施與對照組保持一致性,在此基礎上為患者提供全程健康教育方案,內容為[2]:①絕大多數病患缺乏對該病癥的認知,護理人員應做好疾病方面的講解,告知病癥起因、危害、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等,提升認知度。②患病后,病患在心理上會存在震驚、否認、抑郁、反對獨立及適應等過程,為了讓這個過程順利完成過渡,護理人員應主動與病患建立良好關系,予以病患心理疏導、安慰劑鼓勵等,讓病患感受到親切;針對不配合救治者,耐心及詳細講解,讓病患能配合治療。③飲食方面,膽固醇、脂肪及鈉鹽等攝入限制,多食用蔬菜及水果等,戒煙戒酒,避免暴飲暴食,形成良好生活習慣。④用藥前,告知病患及其家屬藥物的作用和可能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嚴格依據醫囑用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評分情況、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采用0-100分問卷答題調查量表對病患治療依從性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病患在治療時,配合度更高,分數越低,病患在治療時,配合度較低。采用0-100分問卷答題調查量表對病患健康知識知曉程度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病患在治療時,對健康知識知曉程度更高,分數越低,病患在治療時,健康知識知曉程度較低。采用0-100分問卷答題調查量表對病患滿意度進行系統調查,分數越高,病患對治療效果越滿意,分數越低,病患對治療效果越不滿意[3]。采用0-42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價量表對病患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系統評估,分數越高,病患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分數越底,病患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輕。采用0-100分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對病患生活質量進行系統評估,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分數越底,生活質量越差。
1.4 統計學處理
將數值輸入SPSS21.0中,平均值用()表示,檢驗用t、X2值表示,百分比用%表示,P值低于0.05時,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評分情況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及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比較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屬于危險性非常高的病癥,導致該病癥的形成原因比較復雜,有病患自身身體素質等內在因素,也有病患所處環境及飲食等外在因素,受到多方面負面因素影響,通向腦部組織的動脈血管形成病變,產生血管阻塞或血管破裂等現象,動脈血管為腦部組織的供血出現嚴重不足,最終使得腦部組織細胞因缺血、缺氧而壞死,腦部功能異常,嚴重者會形成腦死亡,甚至結束生命,應對該病癥形成重視[4]。
隨著我國環境破壞日益嚴重,該病癥患病率逐年升高,有著年輕化的趨勢,對該病癥的了解程度普遍較低,該病癥的病情惡化較快,多數病患及其家屬依從性較低,存在一定顧慮,這些因素會造成該病癥的治療效果不理想,嚴重者,甚至惡化,危及病患生命;當病患為青年時,而且為首次住院,病患的心理狀況會極差,一旦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會形成抗拒治療情緒;此時,病患受到的護理服務水平顯得非常重要,護理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病患治療效果及預后,常規護理服務雖然擁有一定干預效果,但是整體效果不理想,逐漸被其他方案所取代;全程健康教育屬于科學化及人性化和全面化的干預措施,在依據病患對癥救治基礎上,為病患提供心理輔導、飲食指導及用藥指導等宣教工作;通過對比常規護理與全程健康教育在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的運用效果,發現,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結果表明,全程健康教育值得優先選用[5]。
綜上所述,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與常規護理方案比較,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輕,治療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及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更高,首次住院青年腦卒中患者護理管理中值得運用全程健康教育方案。
參考文獻
[1]馮俊艷,張冰倩,何文英,等.微信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7,39(3):474-477.
[2]吳佼佼,馬紅梅,劉春英,等.家庭參與式健康教育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7):763-767.
[3]姚輝,常紅,趙潔,等.手機應用程序在腦卒中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6):626-628.
[4]楊亞娟,費才蓮,荊瑤.應用保護動機理論干預首發青年腦卒中患者健康行為的效果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13):1-5.
[5]葉日春,劉文碩,莫苗苗,等.4C延續性護理管理模式在腦卒中康復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37(3):510-515.